他靠着一款锅炉清洗剂,洗成了国企最牛掌舵人。他主导百亿并购,一举打破蛋氨酸外资垄断,让美国人深深忌惮,他就是蓝星化工的创始人任建新。

洗锅炉看似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任建新创立的蓝星,以及他主导研发的清洗剂,却成了大到工业锅炉,小到家用厨具的最重要的清洗剂。

任建新曾执掌百亿国企,年薪却只有22万元,还将自己创立的企业上交国家,一生都在为国付出。本期创始人观察就来带大家走进任建新的创业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水垢的大利润

1958年,任建新生于甘肃兰州。此君从小家境一般,但学习天赋相当不错,考入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不久任建新就参加了工作,只不过他早年的工作经历比较杂乱。

在70年代初他先是当过公社的书记,后来又被调去兰州当技术干部,在80年代又当过几年的档案管理员。

工作经历杂也不一定是坏事,这让任建新在管理和技术岗位都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果然在1984年,任建新的机会就来了,当时的他拥有了一个自己创立公司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建新在兰州化工部搞机械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研究所的锅炉经常更换管道,但那些铜质管道的使用寿命往往高达几十年,不应该更换的如此频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任建新跑去询问锅炉工人,得到的回答是:由于当地水质太硬,导致锅炉的水管经常被大量水垢堵塞,但这些钙质水垢又极难清理,干脆就把整根管子换掉。

听到这番回答的任建新认为这样做相当浪费,此时他正好又有充足的研发条件。那么能自己研发一款专门清理锅炉的药剂或是机械,来解决这个不起眼却棘手的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建新行动力相当强,在有了想法之后他当即召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而任建新也不愧是学霸,很快就研发出了一款专用的锅炉清洗剂。

结果在任建新将产品和自己的想法交给领导面前时,领导却对他的做法表示否定。原来当时化工部本身要处理的事情就不少,犯不上为了一些水垢就专门弄出一个项目。

不过领导在最后建议他,如果真的认为这种清洗剂有市场的话,不如去独立建厂试试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洗锅炉洗出千万财富

在得到领导的建议后,任建新果断申请了1万元的创业经费,在当地创立了一家专门搞化工清洗的公司,并将其命名为蓝星。

蓝星的创立并不顺利,任建新毕竟是个技术人才,在做生意方面他的水平还差点火候。因此任建新轻松解决了技术和生产的问题,却在销售上面犯了难。

当时中国不少民企和国企都有大量锅炉,清洗剂的市场按理说还是很大的。但就是没人重视蓝星的清洗业务,认为些许水垢无伤大雅,导致蓝星一时间难以找到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任建新想到了一个不算高明的主意,那就是赔本赚吆喝。任建新先是搬出了自己研究院的名号,然后打出了免费洗锅炉的广告。

人都有占小便宜的本能,因此在任建新喊出免费洗锅炉后,就有不少企业找到了他。任建新也没有因为免费就怠慢,他带领团队将工厂的锅炉用清洗剂轻松洗的干干净净。

清理过后的锅炉生产效率果然提高,给企业省下了不少成本。这时候这些企业家才意识到这款清洗剂的商业价值,纷纷向蓝星抛出订单。任建新的初次创业,就此大获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短短一年之后,蓝星仅靠着洗锅炉的业务就赚到了2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他顺便卖出去的清洗剂配套产品,将本钱轻松翻了几十倍。

不过此时的任建新却没有太过高兴,因为此时他的清洗剂并不完美,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洗剂中的重要原料蛋氨酸,其生产方式一直被外国企业垄断。

国内类似的清洗公司想要正常生产,都必须从外国高价进口原料,这让任建新相当不满。在尝试过几次自主研发无果后,任建新暂时也拿这个小小的蛋氨酸没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横全球的并购高手

在1984到1989年期间,蓝星不仅拿下了全国近半数的专业清洗市场,还并购了不少同行企业,让任建新商业操作的能力显著提升。

到了1992年,蓝星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专业清洗品牌了。不过此时任建新依然没有忘了蛋氨酸这茬事。

任建新认为想要搞出蛋氨酸也未必一定要自主研发,将那些生产原料的外国企业直接收购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这样的想法听起来相当豪横,但蓝星的确有这样干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96年,蓝星就在深交所顺利上市,拿到了不少融资。除此之外任建新还在十年间兼并了几十家国有的化工企业,到了2004年,蓝星还拿下了知名国企昊华化工。

任建新将数十家企业整合进了中国化工集团,规模已经相当庞大。而在经历过几十次并购后,任建新也早就被锻炼成了商界熟手,此时的他已经有底气和信心,向海外拓展了。

2006年,蓝星以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法国化工企业安迪苏,顺利拿下了蛋氨酸原材料的生产渠道,此举把美国人狠的牙痒痒,因为之前一直是美国在垄断中国的蛋氨酸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搞定了一个蛋氨酸还不够,任建新认为中国化工有实力,也有必要在全球市场拓展影响力。于是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他邀请了黑石集团入股投资,收购挪威埃肯公司。

以及法国罗地亚公司和澳大利亚凯诺思公司,让中国化工的生产销售体系遍布全球,极大扩张了企业的营收以及影响力,被集团上下公认为最牛掌门人。

时至今日,中国化工已经有着1500多亿元的年营收,产品遍布全球。而任建新这位低调的掌门人则在2018年就已经功成身退,开始享受退休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任建新在中国化学这个千亿企业工作期间,其年薪也不过22万,说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也不为过。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