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影探(ID:ttyingtan)

作者:老白

“中国版《指环王》”

“中国人自己的史诗故事”

“踹开中国史诗神话大片的大门”

口号喊得很响,期待值被拉得很高。

豆瓣评分从开分的7.7,上映5天后上升到7.8。

但票房表现实在一言难尽。

导演乌尔善在首映现场称,“第二部第三部已经拍摄剪辑完成,如果第一部能回本,明年暑期档就能看到第二部。”

就目前看,《封神》回本还是有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神》是叫好不叫座?本身质量行不行?

一起来聊聊——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2023.7.20.中国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爹中爹

虽然打着“封神”的名号,但影片和原著其实已经相去甚远。

电影基本上只保留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武王伐纣的大致框架,核心已经变了。

明君昏君之争,变成了更为现代通俗的正义VS邪恶。

武王伐纣,也成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爹的现代故事。

一句话剧透就是:

我假爹杀他真爹,我假爹要我杀我真爹,我杀我假爹。

真·die中die,堪称中国版《爹的多元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规矩,简单说说改动后的剧情。

冀州候苏护抗拒圣旨,不肯将女儿妲己送入宫中做妾。

殷寿,也就是后来的纣王,奉旨讨伐苏护。

大战途中,被封印在地底的狐妖意外被殷寿之血解救。

狐妖附身于已死的妲己身上,被带回朝歌。

没过几天,庆功宴上,太子殷启借着舞剑之名,突然刺死了亲爹帝乙。

这一行为招致天谴,举国上下灾厄连连,生灵涂炭,情况危急。纣王则大义凛然地宣布,将效仿成汤先祖,修祭天台,自焚以平天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昆仑山上众仙开会,商讨如何帮助人间渡过此劫。

姜子牙奉师命持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

由天下共主开榜封神,便能消除天谴,拯救众生。

自然是先找纣王。

但姜子牙发现,纣王当初说的,和他现在做的,好像有些不太一样。修建祭天台,似乎只是纣王用来找到免于一死的方法的缓兵之计。

果不其然,随着剧情的进展,纣王的狼子野心也渐渐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缺点

先来聊聊影片的优点(下文涉及部分剧透)。

首先,《封神1》(《封神第一部》,以下简称《封神1》)是一部真正在老老实实拍中国奇幻大片的电影。

众所周知,喊“史诗”的中国电影很多,但基本上都成了中国史诗级烂片(《阿修罗》《图兰朵》等给观众带来史诗级阴影)

要么特效渣到让人怀疑投资方在拍片洗钱,要么审美奇葩到让人无力吐槽。

而至少在这两方面,《封神1》做得还算不错。

虽然特效发挥很不稳定,有些方很惊艳,但仍然有好几处像是页游CG,比如带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雷震子。

但整体而言,它如果称第二,中国目前大概也没有人敢称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化道方面,《封神1》的质感也做得很足。

符不符合史实且另说,但至少审美算是在线。

就拿杨戬来说——

时隔多年,我仍然会想起那天被《封神传奇》亮瞎眼的恐惧。如今再看《封神1》里仙气飘飘还略带中二少年气质的杨戬,如重见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神传奇》,杨戬

大场面,《封神1》也有。

开场纣王攻城,万马齐飞,箭雨呼啸,场面十分震撼。

结尾救法场稍逊,但也算拍得有模有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封神1》对于原著的改编,还蛮有新意的。

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影片新增了一个既复古又现代的概念:

质子。

各方诸侯,必须挑选自己的一位儿子送入朝歌,当成人质,此为质子。

姬昌的儿子姬发,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本片的主角。

纣王是他的养父,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是他的精神偶像。

而第一部讲的,其实就是姬发精神偶像塌房,发现英雄是邪神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父子”这层关系的存在,让影片也带上了反抗父权的意味。

众所周知,父权的终极形态,便是皇帝。

而影片还在此基础上更近了一步——

影响和操控主角姬发的,是一种精神控制,一种意识形态。

这远比对抗现实层面的压迫要难得多,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是你自己。

添此一笔,让整个故事有了更加抓人,也更加现代的戏剧性。

不得不说,导演在改编上的眼光,确实毒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影片的缺点也不少。

实际上大部分也不算是什么硬伤,而是让人忍不住想吐槽的一些细节。

比如,开场大战,导演花了很多心思去拍。

光是找好看的马,训练演员骑马,便不知耗时耗力几何。

但这高耸的冰墙,一片白茫茫的场景,后面甚至还加入了火的元素......

我只想说:朋友,你是否在找《冰与火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因为要铺垫世界观,也导致第一部拍不了更多的大战。

闻太师讨伐西岐,众神仙斗法的精彩战斗场面,都在后面二三部。

对于很多冲着“史诗战争”而来的观众来说,难免会感到有些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很多剧情上的逻辑也很奇怪。

比如杨戬和哪吒。

造型、战斗,帅归帅,但这两人基本全程都在送快递。

而且,为什么每次送东西,这俩都得一起?

我寻思着,杨戬每次好像也没拿东西啊,难不成哪吒是路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姜子牙。

在前面他还急得要死,不肯休息片刻,因为每天都有人因天谴而死。

但最后彩蛋里,怎么就开始悠哉悠哉地钓起鱼来了?

为了重现名场面而罔顾逻辑,多少有些因小失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导演的某些恶趣味,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比如,影片号称“充满男性气息”。

但就成片的效果来看,谁家男性气息会玩捆绑,还专门把胸给凸显出来?

这确定是凸显的是男性气息?

这确定不是壮硕版本的郭敬明审美?

谁教你这么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又比如妲己的设定。

影片去除了她“红颜祸水”的设定,让她更像纯情小狐狸。

但,影片却又无法抛弃妲己魅惑的设定。

前期的宣传便是如此,摆明了拿她来当性感神秘嘉宾。

影片中也有不少带上了性意味的镜头。

甚至还有一段虽未明说,但尺度极大的三人合奏戏。

为什么舞尽鼓停之时,妲己非常明显地叫了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纣王的表情看起来那么奇怪?

为什么纣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对伯邑考说:你让我很开心?

为什么妲己要跑进雨里,仿佛受到了某种洗礼?

看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想想,这段到底在拍什么(当然,也可能是我瞎想)。

既要人家纯情,又要人家性感,既要人家忠贞,又要人家风骚。

所谓的女性角色的推陈出新,或许又只是一种错觉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全片最大的问题还是,主角姬发被拍得根本就不像主角。

且不说几位年轻男主长得都差不多,让人有些脸盲。

姬发的内心思想,基本全靠旁白念:我要做像纣王一样的大英雄。

这句话起码被换着花样说了三四遍,生怕观众不明白角色行为动机。

但,具体到情节中,只有开场纣王带着他们讨伐苏护,带了这么一点意思。

姬发对纣王的崇拜之情,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

后面的反叛弑父,自然也不具备什么情感说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完纣王拍殷郊,拍完殷郊拍姜子牙。

直到影片过半,叙事视角才转回到主角姬发身上。

反倒是作为配角的殷郊,从崇拜纣王到认清真相,拍得明明白白,戏份充足。

片中甚至还专门安排了一段姜子牙和他的辩论戏,直接拍出了殷郊的纠结。

这让一旁的主角姬发,就显得很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始?结束?


最后,吐槽归吐槽。

整体而言,《封神1》还是值得一看的。

毕竟,这真的是这么多年极少数认认真真在拍中国奇幻故事的电影。

但或许是因为此前被伤过太多次,观众对《封神1》的热情并不怎么高。2012年宣布计划时,奇幻大片还是能卖的阶段。

等到2018年开机,随后便碰到了《阿修罗》《诛仙》等一大堆史诗级烂片。观众对于此类影片的信任已经被消磨殆尽,《封神1》属实是有些生不逢时。

过于认真的拍法,再加上第一部需要铺世界观的关系,也导致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玩梗营销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修罗》

我猜,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最近片方放出了闻太师班师回朝的彩蛋。

靠第二部大战的噱头来吸引观众,实乃没有办法的办法。

讲真,我还挺想看后面的大破十绝阵,各路神仙决战斗法的场面。

但是照目前的票房情况来看,似乎是有一点困难。

影片的二三部能否顺利上映,仍然取决于第一部的票房成绩。

照坊间本片近10亿成本的说法,第一部大概率要亏麻。

中国史诗神话大片的门,还没踹开,就似乎已经要被关上了。

(院线上映中)

关于作者:影探(ID:ttyingtan),刷剧淘片看综艺,深度解析神吐槽,千万影迷都在这里!转载请联系影探(ID:ttyingtan)授权。

- THE END-

点击关注"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