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公布新一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成功获评。

脑梗死静脉溶栓DNT最短时间仅14分钟,近3年科室出院人次年均增长幅度8%,门诊增长幅度年均15%,且2023年后增长幅度明显提升……近年来,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秉承中西医并重的理念,积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将中医药特色贯穿脑卒中患者从就诊到出院全流程,书写出一份惠及民生的健康“答卷”。

抓住黄金救治期

卒中中心全力守护患者“脑健康”

2022年6月,五十余岁的周大爷(化名)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身体偏瘫症状,家人怀疑是中风,立即将其送至垫江县中医院。

入院后,医院立即启动急性脑卒中绿色救治通道,临床诊断周大爷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脑病科团队为他紧急进行了急诊动脉取栓治疗,血栓被顺利取出。随后周大爷神志恢复清醒,在科室医生的救治下仅14天就能独立行走,并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周大爷只是医院脑病科打通生命“绿色通道”,高质量服务患者的受益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脑电图检查。垫江县中医院供图

据悉,作为垫江县卒中中心,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医院专门开设卒中防治门诊,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全流程、全周期管理;与急诊科协作畅通绿色通道,优化静脉溶栓相关流程,争分夺秒挽救卒中患者生命。

数据显示,医院脑病科每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约500例,目前已完成脑梗死静脉溶栓数百例,脑梗死静脉溶栓DNT(指脑梗死患者入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的时间)中位数为38分钟,最短时间为14分钟。

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主任李艳景表示,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脑梗死一旦发生,每延误1分钟救治,脑细胞将多死亡190万个。但如果在黄金窗口期及时溶栓取栓,疏通堵塞的血管,就能有效挽救大脑功能,因此,在发现患者有卒中症状时要抓紧送往医院。同时,医院针对卒中患者畅通绿色通道,脑卒中患者可以先治疗后付费,优先检查、诊断、救治。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防、治、康”一体化诊疗模式

65岁的脑卒中患者张奶奶(化名)在医院脑病科住院康复期间出现了便秘等肠胃不适症状,科室医生根据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中药处方,通过中药外敷改善了张奶奶的便秘问题。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住院半个月后,张奶奶不仅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其他并发症也恢复状况良好,张奶奶的生活回到了正轨。“没有留下后遗症,比预想中的恢复得更好,很满意。”出院时,张奶奶及家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医生团队查房。垫江县中医院供图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能够达到更好地治疗和康复效果。”李艳景介绍,在通过溶栓、介入等方式为患者快速打通血管后,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及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缩短住院周期,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体验到最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作为中医院的脑病科,医院脑病科在保持西医持续发展的同时,着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把中西医并重作为科室建设的基本思路,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脑血管病“防、治、康”一体化诊疗模式。

在脑血管病预防方面,科室全面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定期进社区、进单位,与体检中心联合进行义诊,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科普、自制中药代饮茶降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

在治疗方面,脑病科始终围绕优势病种开展新技术与中医特色疗法,持续优化诊疗方案,大力推进急性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中药早期治疗,以控制脑水肿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针对老年性疾病,围绕中风患者便秘、纳差等脾胃功能紊乱问题,新开展中医特色疗法3项,将中医药贯穿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全流程,推动中医药在患者疾病诊疗过程中的运用。

在康复上,科室配备专职康复理疗师,积极推进早期床旁康复,新开展语言康复、吞咽功能训练等急性脑梗死早期床旁康复项目3项;同时建立病人档案以便跟踪回访,实现心脑血管患者的全流程全周期管理。

目前,科室有在研诊疗技术3项,在研协定处方4个,是垫江县脑血管病开展现代技术和中医特色技术种类最多的科室,区域群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科室先后被评为院优秀科室、垫江县卒中中心、重庆市巾帼文明岗,国家脑防委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事实上,垫江县中医院脑病科取得的成绩只是垫江县中医院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垫江县中医院一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医院拥有国家卫健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重庆市中医名科1个、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14个,开展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组建中医肿瘤、外周血管、脑血管等6个专业协作组,实现多学科协同服务,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垫江县中医院院长万成绪表示,接下来,医院将以建设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为契机,继续加大对各专科建设的扶持力度,为垫江及周边区县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韩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