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前突然疫情放开后,到现在好像疫情这三年的所有紧张就这么突然的平静了下来,又好似什么也没有留下。
现在,被疫情封闭了三年的人们,都纷纷开启了自己喜欢的路线,去旅游、去看演出会,仿佛是要把这三年的所有遗憾都补回来。
前几天,网上有一位女孩的演唱会门票被妈妈隐藏起来的事件,引起了全网窒息,这种苦教育的背后,还要残害多少人?

这位女孩由于从来没有去看过一次偶像的演唱会,便想利用这次高考结束的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我们都知道,演唱会门票只要一出售,不到十来秒就被抢完了,没抢到票的粉丝只能在心里祈祷能抢到票。
而女孩,在高考结束后奋战了一个礼拜,才胆战心惊的抢到了偶像的演出会门票。
结果,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妈妈亲手打破了这份美好。
15号那天,女孩把灯牌准备好了,化妆也学会了,衣服挑选好了,入场门票有了,住宿也解决了,来回票买好了。
这精心准备好的一切,似乎就在对偶像诉说——哪怕距离很遥远,但我会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
后面,她去到演唱会现场正打算刷票进场时,发现门票不见了。
一气之下,她直接把包里的所有东西全部倒在地上,依旧找不到票。
不远千里来到现场,离进场看偶像演出只剩下一扇门,结果却因没有门票进不去,急得女生直接蹲在地上痛哭。
周围的粉丝们看到女孩蹲在地上痛哭,连忙上前安慰,得知原因后都在臭骂“偷票者”一生都不得好好过。

两天后,妈妈从房间里拿出演出门票,并对女孩说: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把票还给你当作纪念吧。”
那一瞬间,女孩的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原来是妈妈把票偷偷藏起来了。
于是女孩忍不住质问妈妈:
“因为你的青春有遗憾,所以也想让我体验对吧?”
妈妈毫不犹豫地直接回答:
“是的。自己当年就是这样被管着才有了现在的成功,能理解妈妈吧?”

这段对话是多么恐怖啊,她甚至都不在意浪费这2000块钱,只是单纯的为了扼杀孩子的快乐,惩罚孩子享受了父母以前没有享受到的生活!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嘲讽道:
“钱都花了,还把票藏起来了,这什么大聪明,还说自己成功呢”
“因为她淋过雨,所以不允许你有伞”
“等她长大了你问她,问她恨不恨她母亲当年那么对她,然后问她觉不觉得自己也会讨厌她?”
是啊,妈妈总会一次又一次杀掉女儿,好像她曾经一次又一次杀掉自己。
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不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让孩子体验自己曾经吃的苦。
这是父母潜意识里对贫穷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把这种焦虑投射给孩子,希望孩子和他们一样体会窘迫的感觉,让孩子理解自己曾经的艰难。
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总是觉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当他们看到年轻人过的舒服一点,享受一下生活,都会觉得是种罪恶!
但事实上,普通人苦头吃尽,也未必能成为人上人。
给孩子“吃苦”教育,是否有必要呢?
常听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娇生惯养,都吃不了苦。
什么事都不用做,走几步路都嫌累,稍微做一点体力活就不行了。
可为了让孩子体验吃苦,刻意去给孩子制造苦难,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前几天,网上有这样的一个视频引发全网愤怒。

视频中,女孩双手抱臂交叉于胸前,一脸面无表情地靠在硬座旁,眼睛时不时在留意车厢有没有人要过道,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的委屈和无助。
但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前方正坐着一对母女,那位女生的年龄差不多跟她相仿...
那么,女孩为什么要站着呢?
原因是,这位女孩在高考结束后,对妈妈提出了一点小要求,那就是想让妈妈让她出远门出游一次。
妈妈当然没有直接拒绝女儿的小要求,而是先同意了。
结果,在出游坐火车那天,妈妈的做法让女孩感到非常的失望。
妈妈买了一张站票,一张硬座,而女儿的票正好是站票。
所以在上车之后,女儿看到妈妈一副:“我是你妈,我这样做其实都是为你好”的样子,越看越觉得无语,只好默默地闭上嘴巴对妈妈翻了翻白眼。
妈妈看到女儿对她的安排感到不满意,便恼羞成怒地录下女儿生闷气的画面,并把这个视频发布到网上,且配文道: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了,下次继续!!”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这种做法,隔着屏幕都能感到满满的窒息。
为此,有不少网友纷纷发出疑问:
“为啥要买无座车票,又不是什么急事,出门提前规划啊!”
结果,妈妈的回答让人大铁眼镜:
“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显而易见,这些方式都是家长利用自己身份的优势,通过让孩子感到恐惧、痛苦,从而达到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目的。
但通过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是管教,是伤害。
因为刻意给孩子制造苦教育的后果是,孩子们除了皮肉之苦,并无其他收获。
当然,吃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吃苦,而是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
吃低级的苦,就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而吃高级的苦,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前几天,在热搜上看到一则新闻。

江西九江有一位父亲每次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两个女儿都心不在焉,一边玩一边写作业,爸爸讲了七八遍还是不明白,气得老父亲崩溃锤墙,直呼“教不了”。
紧接着,父亲为了让孩子知道读书的意义在何处,就让两个女儿拿上垃圾袋出门去“捡垃圾”。
孩子不赞同父亲的这个做法,就一边哭一边反抗辱骂道:
“你是不是有毛病,你脑子进水了吗?”
看到这位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网友直截了当地提出:你不是在教育孩子,你只是在制造痛苦。
对此,还有官方也针对此现象发起了投票:
“吃苦教育真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吗?”

其中,有1325位网友认为,现在给孩子实施吃苦教育,其实也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轻松些;
也有1717位网友认为,有的人读书真的没有天赋,父母该放手就放手;
然而,不赞同父母刻意给孩子制造苦教育的票数却占了一大半。
是啊,普通家庭真没必要刻意给孩子制造苦难,因为他的出生本就是苦难了。
相比之下,比起给孩子制造苦教育的家长,以下这位家长的做法更值得一看。

有一位妈妈说,小时候她的母亲总对她说,女孩子不要学坏,要乖一点,要懂得勤俭节约,要理解父母赚钱的不容易。
她理解母亲做的一切,其实是为了她好,但她并不喜欢这种“苦教育。”
如今,她已经当了妈妈,不会选择让孩子去走她走的路,而是让孩子自由成长。
比如,如果第二天要上学,只要孩子想看电影看到12点,她也不会阻止;
哪怕孩子吃雪糕容易引起感冒,只要孩子想吃,体验一次雪糕带来的快乐又何妨呢;
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要求要抄写10遍,那么她会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人各分一半写;
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心仪的男生,她不会去责骂孩子,只会激励孩子将这份喜欢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做她的女儿,可以谈恋爱、纹身、抽烟、喝酒,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只要孩子不后悔,她都不会阻止。
因为在她的观念里,孩子只是她的孩子,不是她的作品,孩子的生命永远属于孩子自己。
而最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记得纪伯伦在散文诗《孩子》中说道:
“你的儿女借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能给予他们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是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谁的谁,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只是他自己。
如果你始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无异于是在毁灭他的人生。
所以,不要试图去安排孩子的未来,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