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万里长城横亘在中国北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坚强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过长城的人会发现,长城并不是一路高耸入云的壁垒,而是平均仅高七八米的砖瓦城墙,保存至今的秦代长城更是只有垒砌的石块和土堆。

有人就会疑惑,这么矮的长城到底防住了什么?秦始皇大规模征发民夫修筑长城到底有何意义?

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的长城始建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征伐不断,因此互相修建城墙来抵御对方。

其中燕、秦、赵三国还与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匈奴相邻,因此三国又修建了抵御匈奴南下的“拒胡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将北方边境地区的长城通过修补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秦长城。

自此之后的封建历朝历代,长城的战略目的便是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和掠夺。

在土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农耕生活比游牧生活有着更高、更稳定的粮食产量,能更多养活人口。

产出更低、更不稳定的游牧生活更加惧怕天灾,很容易因为环境的恶化而导致生活困难。

因此在遭遇天灾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往往会选择大规模迁徙,或者向中原农耕民族展开资源掠夺。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有抵御北方草原民族入侵掠夺的需要,但专门为此扩充军备并不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一朝发动了三次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收复了河套和河西地区,但同时也打光了文景之治四十年的积蓄,百姓食不果腹,纷纷揭竿起义。

汉武帝发布轮台罪己诏后,放弃了继续扩军,还是选择了修筑长城,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斗争,其实是一种投入产出比的博弈。

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生产方式的特点使他们天然地缺少相当多的基本生活物资:锅碗瓢盆、调料茶叶、丝绸笔墨……而每次缺乏物资便进行劫掠有不小的风险,一旦被中原王朝围歼将得不偿失。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游牧民族会和中原采取互市的方式进行贸易,通过提供马匹、牛羊等中原地区缺少的物资来换取自己所需的必需品。

只有互市受阻,或天灾导致生活难以为继,草原民族才会劫掠边境。

在劫掠时,草原民族的原则是“抢了就跑”“宁肯少抢不能被抓”,如此,中原王朝即使布置了防卫军队,也会被草原骑兵靠着冲击力和速度逃之夭夭。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中原王朝如果希望靠正面作战长期抵抗草原民族,需要投入巨大的军备支出保证整条防线庞大的军队、战马和粮草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草原民族对中原的袭扰是周期性、有间隔的,但中原王朝如果想靠武装对抗则需要长期处于战备状态,长此以往将对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二、绊马索、信号塔、封锁线、粘合剂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草原民族南下的优势就在于骑兵的冲击力和进攻方向、进攻位置的随机性,这两点又相辅相成。

骑兵的使用可以快速在中原腹地穿插,极大减少掠夺的风险;随机的进攻位置让防御部队必须蔓延整个边境线,且彼此之间无法呼应,骑兵的使用又放大了中原部队反应的迟缓。

因此要想抵御北方民族的攻势,一要削弱骑兵、将其困住,二要反应迅速、联合行动。长城恰恰能完美起到上述的作用。

首先,长城是绊马索。长城的平均高度不足十米,且多是砖瓦土石,人要攀爬过来并不困难,但却阻隔了战马的顺利通过。

再加上长城多建在山岭之上,本身骑兵就难以展开大规模的行动。只要马起不到作用,草原的部队便丧失了机动性和冲击力的优势,在难以及时返回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中原的步兵部队围歼。

前面也提到,草原民族的掠夺本质上是投入产出比的考量,既然跨过长城掠夺物资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在出兵之前就需要多加考虑了。

那如果草原民族不计成本地舍弃马匹强行进攻,长城能抵挡住吗?这便涉及长城的另一个作用——信号塔。

长城上每隔几十到上百米即有堡垒,一旦该段长城受到攻击,堡垒内的守军便可迅速反应。

除此之外,每个堡垒内部均设有烽火台,点燃烽火后一可召集相邻堡垒的守军前来援助,更重要的是可以通知内陆地区及早做好战斗准备。

没有马匹的草原部队一旦进入长城,便会面对严阵以待的中原部队,难以逃出生天。

修建了长城,对草原民族的防备仅需要日常维护和更迭堡垒守军即可,且内陆地区不需要处于战备状态,可以正常生产。

长城以并不高的军备投入,极大地稳定了北线的边防,正如汪遵所写:“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自秦统一六国,天下一统便扎根在中原王朝的基因里。中原大乱时,草原部落可以斡旋在数个中原政权之间,以兵势相助来换取必需的物资。

但一旦中原一统,长城便起到了另一个建造之初未曾想过的作用——对草原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封锁。

自西北到辽东,中原王朝打造了一条万里封锁线,草原民族想要换得生活物资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劫掠的倾向,但劫掠又得不偿失,草原民族在战略上处于极度被动。

劫掠代价的升高倒逼着草原的小部落开始团结起来,才能有发动更大规模劫掠的体量。

在团结起来之后,草原也能以一个整体与中原王朝开展互市贸易,这其实降低了劫掠的必要性,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城的修建相当于粘合剂,使得草原各部落团结起来,与中原的统一王朝进行博弈。

三、修长城为何“害惨”了欧洲?

有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的长城持否定态度,其中一个理由便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害惨了欧洲。

那么这数千年前的东方壁垒如何与西方产生了联系呢?

前文所述,长城使草原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骤减。

然而,一旦遭遇天灾草原民族便只能选择大规模的迁徙,寻找水草丰茂之地。

大多古代草原民族的核心活动区位于今天的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高原,向北将进入苦寒之地,向南难以跨过长城,向东则是大兴安岭的森林和东北的大量湖泊。

因此向西便成了大多数草原民族的迁徙方向。

以汉朝时期的匈奴为例,匈奴选择西迁之后与西域诸国发生冲突。

西域诸国的实力偏弱、面积又小,被攻陷后只得西奔;同时西域的气候和地理不宜放牧,因此经过与西域的混战后,匈奴和西域各族一同继续向西。

穿过西域之后,便进入了中亚和东欧,东欧平原面积广大,水源丰富,牧草充盈,是放牧的绝佳地点。

匈奴的铁蹄征服了这片水草,自然也征服了这里的欧洲政权(由日耳曼人建立)。

无家可归的日耳曼人也只得向西开拓,最终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

因此,有的专家认为正是长城的修建引发了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了欧洲的天翻地覆。

当然,此种说法是否合理目前尚存争议。

在我们眼中,长城是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民族勇敢、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直至今日,长城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成为中华血脉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史记》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