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小贝爱教育

多所985名校,在河南出现缺额情况。

2023高考的帷幕在大家的关注中顺利落幕了,每年的高考都会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大家对于高考的关注会这么高,和高考是大家共同的回忆,容易引发大家的共鸣是光的。

同时还和高考这一重要考试,可以改变考生们的人生转折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切都因高考对于学生们足够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是属于全国性的重要考试,但各大省市内考生们面临的高考压力是有着差别的,因为各大省市考生规模大小是不同。

像河南这般大家公认的考生大省,其省内的考生间的竞争程度自然机会比其他省市内要激烈很多,各大省市已经进入到了投档录取的后半段,考生们都完成了志愿的报考。

考生们志愿报考期间,对于信息的掌握要及时些,特别是关于985名校的,考生掌握及时的话,就会可以抓住能报考985名校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考生要飘了?29所985扎堆“爆冷”,西安交大的缺额达51.52%

从相关消息来看,大家公认考生大省河南,呈现出一种河南考生要飘”的状态?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难,因为2023高考中有29所985在河南省内扎堆“爆冷”。

其中西安交大的缺额达51.52%,理科缺额17个名额,在河南省内的招生计划是33个,有一半左右的名额都出现了空缺。

湖大的缺额是48.94%,和其他的985名校相比是比较高的,湖大缺额的也是理科,有23个名额,计划招生47个,山大的缺额也是高的,文科是1个,理科是10个,计划招生24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大的缺额是44.74%,理科缺额17个,计划招生是38个,东大的缺额也是偏高的,比例是43.33%,吉大的缺额比例是39.51%,文科和理科的缺额名额是32个,计划招生81个。

中南大学、厦大、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几所985名校的缺额比例都在30%以上,有的是属于文科和理科都是缺额,有的只是文科缺额。

浙大、山大(威海校区)、同济大学、华中大、中国农大、人民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缺额比例超过了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大学、西北农林、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和大连理工(盘锦校区)的缺额比例是在10%—20%之间的程度。

川大、武大、天大、南大和电子科大5所985名校的缺额比例是低于10%的,和入选的其他985名校相比是属于缺额比较少的,其缺额的都是属于理科。

而且缺额的数量都是只有两三个,这是属于985名校在河南省内的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缺额情况,985名校对于考生们的吸引力肯定是最强的。

由于河南省内没有一所985名校,所以河南考生想考985名校就只能往外省市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85名校分布越多省市,对考生吸引力就会越大

本省市内没有985名校,只好往外省市考的考生,自然是985名校分布越多的省市,对考生的吸引力就会越大。

从各大省市内985高校的分布情况来看,北京对于考生吸引力是最强的,因为北京分布985名校最多的,高达8所,然后是上海,上海分布4所985名校。

北京和上海属于一线的大城市,是很多考生们都想去考往的理想城市,考生可以顺利考入北京和上海去读大学,未来大学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的可能是比较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一线城市在985高校的分布上属于第一梯队了,陕西和湖南是属于第二梯队,陕西和湖南都分布3所985名校。

四川、山东、辽宁、江苏、广东、湖北和天津是第三梯队,省市内有2所985名校,吉林、甘肃、福建、重庆、黑龙江、安徽和浙江是第四梯队,省市内分布1所985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85名校是高分考生专属,大部分考生直接失去了报考资格

985名校在各大省市内的录取率是并不高的,是属于很有限的,不同省市内是只有高考位次排名靠前高分考生才有可以考入985名校机会。

说985名校是高分考生的专属是完全不为过的,大部分的考生是直接失去了报考资格的状态,如果考生在省市内的位次排名比985高校的最低投档位次要低很多。

那考生们就没有报考的机会了,就算是报考了也是白报了,同时还会浪费考生一个志愿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结语:

29所985名校在河南省内都出现缺额的情况,和高校在河南放出来的都是像考古和心理学等这类偏冷门的专业有关的,对于这类偏冷专业是有的考生没有人愿意去的专业。

还和河南全省一百多万考生,录取人数只有三五十个的,大家变得不知道怎么报也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觉得29所985名校在河南省缺额是什么?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