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根本就不是因为白起杀戮战俘才这么做的,而是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铺路:杯酒释兵权

兵变夺权称帝,根基不稳

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后,继位的只是年仅7岁的幼子柴宗训,政权内部瞬间暗流涌动。

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深受柴荣倚重,又有托孤重任,在朝中威望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关键时刻,他谎报契丹侵犯边境,需要领兵北上拒敌,骗取了后周所有兵马的掌控权。

带着军队走到陈桥驿的时候,联合心腹将领,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誓言,掌握军心,统一口径,带着军队又大摇大摆的回到都城开封,直接把皇帝赶下台,自己登基称帝,取代后周,建立大宋。

原本后周当时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周边国家基本上都被柴荣打残了,只差临门一脚就能一统天下。赵匡胤捡了这个便宜,拿着柴荣攒下的资本,基本上完成了中原大地的统一。

但是赵匡胤却没有像以前的历代大一统开国帝王一样,马上充满雄心壮志的治理国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得解决掉一个火烧眉毛的问题才能谈以后。

赵匡胤是历史上最得位不正的帝王,其他朝代的开国帝王虽然或多或少都有谋朝篡位的意思,但他们好歹有个缓冲期,都是通过一步步加封官职,到封无可封的时候,通过禅让取而代之,给了前朝皇室很大的体面,给自己的表面功夫做的很不错。

可是赵匡胤不同,他是骗得所有兵权之后,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一丝缓冲地带,直接带兵推翻了前朝统治,而且和其他的朝代不同的是,别人推翻的是暴政,他推翻的却是一个蒸蒸日上深得民心的强大政权,还是以托孤大臣的身份,人品上是严重不过关的,也是不得民心的,吃相太过难看。

其实, 这与赵匡胤所处的时代有关。

五代十国的风气让赵匡胤容不下有兵权的武将

赵匡胤所在的后周是五代十国的乱世,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君臣礼仪道德,也没有诚信和责任。处处都是背叛与伤害,每一个政权都是前朝拥有兵权的武将造反建立的,不管是郭威建立的后周,还是赵匡胤建立的大宋,都是如此。因为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而且还流传着一句很流行的话:皇帝也,兵强马壮者为之。

只要你有兵权,就可以当皇帝,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当权者的思想共识。

赵匡胤能当皇帝,与这个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因为他多么得民心,也不是因为他多么受人拥戴,只是因为他有兵权,再加上几个心腹将领的带动,大家伙儿很容易就拥立他建立新的政权,他和曾经的那些人建立政权没什么区别。

他当了皇帝之后,权力就得下放,军中也会出现新的掌权者,不出意外的话,赵匡胤很快就会变成那个被推翻的对象,就像那韭菜一样,割过一茬又一茬。

但是,哪个开国皇帝不想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赵匡胤也想。

坐在皇帝的位置上,赵匡胤除了拥有和以往的开国皇帝一样的喜悦之情外,更多的是焦躁、惊慌,那些手握兵权的武将就像是一把悬挂在头顶的铡刀,随时都会落下来让他人头落地。

赵匡胤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因为他要改变这种局势,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但他也不想大肆杀害功臣,不是他有多么善良,而是形势不允许。

第一,这些人手握兵权,要是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临死反扑,很有可能会给别的野心家可趁之机;

第二,国家新建,如果刚开始就尽数杀害功臣,很容易失尽人心,国家不稳。

这些都是赵匡胤不愿意看到的,他的目的很简单,解除威胁,消除隐患就可以。没必要杀戮,只要夺了武将的兵权就可以了。

那就得想一个稳妥的办法,经过冥思苦想,赵匡胤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用白起的事情和武将沟通,为解除兵权消除威胁做准备

这一天下朝后,他带领着文武百官来参观武庙,瞻仰那些先贤名将的风采。

路过白起雕像的时候,原本喜笑颜开的赵匡胤却突然沉下脸怒道,“肆意坑杀俘虏的残暴之徒,有何面目立于庙堂享受后世香火”。

随后,赵匡胤命人把白起的雕像扔出了武庙。

众多武将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白起坑杀战俘,无非就是长平之战的那次。谁都知道,白起那是迫不得已。

长平之战,对峙三年之久,秦国虽胜,却也损失惨重。赵国的军队是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和秦军抗衡的存在。

当时的40万俘虏战力强悍,人数是秦军数倍, 粮草不足,又在千里之外,根本无法押送俘虏,但是又不能放,为了国家的大计,唯一的做法就是白起的做法。

虽然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让白起遗臭万年,但是处在那个位置,他别无选择。

身为军人,保家卫国是使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身为统帅,愚蠢的善良是最大的恶毒,战场上,统帅要的不是善良,而是杀伐果断,军令如山。

白起的做法,亏待了自己,却成就了一个没有对手的大秦帝国,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是每一个为国为家的将领心中的楷模。

只要是一心为国的将领,遇到这种情况,都该这么做。

这个道理,不只是赵匡胤手底下的武将石守信等人明白,武将出身又熟读前史的赵匡胤更明白。说白起残暴,有些冤枉。

可是赵匡胤还是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对白起的厌恶丝毫不加掩饰。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赵匡胤想表达的意思是,排斥有生杀大权而且功劳大的武将。

这个信号一传达出来,很多掌握兵权的开国将领心里已经有些明白过来该怎么做了,也就有了思想准备,至于还不明白的,那也就没有明白的必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赵匡胤有下一步行动的时候,他们这些将领自然知道该怎么配合皇帝迎合他的喜好,兵权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他们也想早日丢出去。

只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也会担心一个问题:交出兵权,他们的的命运如何?

这是一个很严重很敏感的问题,封建王朝开国,那些开国武将的命运各有不同,这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也因此,在交出兵权的时候,有些人肯定会有所犹豫。

但是赵匡胤替他们想得很周到,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自然要让他们放心。

在移除白起雕像时,赵匡胤还命人移除了关羽张飞等十几个人的雕像,这些人包括白起在内,除了功劳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不得善终。

赵匡胤移出他们,表示武庙供着的全都是善终的武将,然后又把自己的开国武将石守信等人的雕像放了进去,间接的告诉他们:放心,我会给你们善终。

那么这样一来,赵匡胤的意思很明显了,他不是要卸磨杀驴,只是想收回兵权。

赵匡胤看似什么都说了,又像是什么都没说。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给人留下话柄,这一招真的很高明。

一切水到渠成,紧接着办了一场酒宴,赵匡胤提起兵权问题,武将们很识趣的主动交出,也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和平解决,君臣和睦,简直完美。

只是这种完美是有时效性的,可惜赵匡胤没有想到这一点,对武将兵权的压制应该有一个期限,等到民风思想转变,忠君爱国,就应该给武将们应有的兵权待遇。

只是赵匡胤死的太早,打压武将抬高文臣,成了宋朝的铁律,有宋三百年,没杀一个文臣,武将却卑微如狗,造成了宋朝军事孱弱的现状,被异族欺凌了数百年,马踏中原,断了华夏的脊梁,这是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