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受到宏博宽容的社会风气影响,当时的人们都以“丰腴”为美,彰显出大唐的气慨。

书坛也刮起了圆润浓厚之风,例如颜真卿就是靠宽博强健的楷书,挣脱了“二王”的束缚,被后世誉为“亚圣”,因此人们认为“丰腴”书风是颜真卿开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种书风是他的“师父”徐浩创造的,徐浩乃宰相张九龄的外甥,曾在朝中任职国子祭酒,就相当于最高学府的“校长”。

并帮助君王书写诰书敕令,其字深得其父徐峤的传授,以“二王”笔法为宗,并取学了王羲之用笔的丰润,行笔浑厚纯熟。

点画丰实圆润,字字都有繁荣昌盛之象,还兼具“二王”的用笔技巧,可谓惊艳了整个盛唐,在当时备受追捧,地位甚至超过了颜真卿。

其实颜真卿的部分笔法就是从徐浩这取学的,根据朱长文记载:“欧阳询传张长史(张旭),长史传李阳冰,阳冰传徐浩,徐浩传颜真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徐浩在笔法传承上也有一席之地,在徐浩的传世楷书中,较为著名的一幅就是《不空和尚碑》,全文共计1000余字。

写于唐建中二年十一月(781年),彼时徐浩已至78岁高龄,用笔上更加的老道丰劲,字字精确,楷法严整,徐浩曾在是《书论》中说: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他认为学书之初,重在研究点画内在筋力。

只有字体的框架跟骨力撑起来,之后再将血肉的丰润附着上就不会产生肥腻之感,所以在用笔时就要注意藏锋,若是锋芒太盛就会让骨架“过刚易折”。

因此他用笔多以中锋为主,使骨血兼具,气度上内敛浑博,于拙朴中展现秀媚,于丰盈中刻画骨力,就像董逌在《清河书画舫》中说的那样:

“(徐书)方而有规,圆而藏矩,未尝角耀锋,构成斛棱。正如大匠抡材,斫木就器,绳墨既陈,潜刃其间,求砻削之迹,殆不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不空和尚碑》是唐代“丰腴”书风的成熟之作,这种点画的沉着厚重,行笔的灵活妍美,将一整个唐代融入笔尖,甚至让以质朴端正为主的颜真卿。

和用笔瘦硬的欧阳询都写不出,让李邕不禁称赞道:“徐季海书若春云之高,无梯可上,幽谷之深,无径可寻,开元以来无臂者”。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让我们用笔更加稳健,笔力更强劲,防止行笔产生虚浮、轻软之气,同时徐浩笔法得“二王”传承。

因此练习此作还可以帮助我们,打下师法晋人的基础,是一件学习唐代楷书绕不开的范本,原碑现存于西安碑林,目前市面流行大的多是乃宋拓孤本。

就经多方努力我们对徐浩的《不空和尚碑》(宋拓孤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都清晰可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