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认可王宝强这个人,我认可演技、职业素养和个人品格。第二,这个题材很珍贵:我们现在的现实主义题材越来越少了,没有资本愿意投拍劳苦大众的片子,有些有理想的文艺工作者又很难过审查这一关,现在就连犯罪动作片都要放到东南亚去拍了——所以这一部以大凉山格斗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尤为珍贵。

当然,这部片子并不完美,虽然相较于王宝强上一部导演作品有了飞跃般的进步,但是还是差点意思——一方面是王宝强的个人能力,这一主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些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只能匆匆带过,这一客观方面的原因。只能说有些遗憾了,没有100%挖掘出这一题材应有的深度。

所以本文主要不谈电影,谈一谈背后更深度的社会问题——“格斗儿童”的土壤是什么?这一土壤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当代穷人的困境,以及我们如何与弱势群体建立正确的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开始严肃的社会问题探讨之前,我再夸奖一下王宝强,真心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他这部作品。

王宝强,河北农民的儿子,家境贫寒,从群众演员、武替一点一点做到今天的成就。如果说娱乐圈里,有谁能算得上“好人”,新生代里恐怕有且仅有王宝强这一个了。马蓉和宋喆,一个老婆一个经纪人,生活工作最亲近的两个人楞是没找出什么黑点来。

还记得那天马蓉说爆大料,我们都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脑前面看,结果特么的爆的料就是证明了王宝强借钱打官司之余还不忘给国家交税,顺便还洗了一波陈思诚——二话不说借兄弟几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金扫帚奖,也就有且仅有王宝强一个明星现场领奖了,还很诚恳说接受批评给观众道歉。

这真是难能可贵,尤其是在现在娱乐圈、流量明星、粉圈最喜欢颠倒黑白、控评洗地、操纵舆论的大环境下,还有一些拍不出好作品来怪观众没品味的老逼登们的衬托,王宝强亲自领金扫帚奖,简直就是娱乐圈的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说导演,单说他作为演员的业务水平,一部树先生一部士兵突击足以写进影视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考虑到他的出身,一个正儿八经农民家的穷孩子,进了娱乐圈这个大染缸,依然不忘初心洁身自好,完美的戳破了如《人民的名义》等剧都在宣扬的“穷人家孩子成功了更禁不住诱惑”的谬论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好作品,但是个别情节就很不舒服。咋,农民的儿子就更容易腐败,工人就是这种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维持正义的都得是正黄旗才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话题恰好又与“大凉山格斗儿童”这个社会问题所衔接了。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是在2017年夏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这个新闻与“天价暑假”的新闻同时成为了当时的热点——

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元,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自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也咬着牙勉为其难。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
——《“天价暑假”成家长不能承受之重 花费不等于意义》(2017年8月14日北京青年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笼中,两只困兽。厮杀,无处可逃。你的武器,只有你的身体。没人在乎你的出身,降服,是唯一的目的。”这是国内一档格斗栏目的介绍。有人觉得,十几岁的孩子本该是接受教育的年龄,却被送上格斗赛场。有人觉得,可能这样的梦过于残酷,但对于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有什么比没有一个家更残酷呢?人们看到这些孩子的苦难和恐惧,也看到斗志和温情。唯一没看到的,就是后退。
——《格斗孤儿:关笼里打为改变命运 退步只剩贫穷和毒品》(2017年8月8日新京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则对比的新闻可以做多方面的解读:首先,这是贫富差距的具象体现。其次,拼命格斗的儿童,是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实现阶级晋升;而焦虑给孩子砸钱的中产家长,当然渴望子女成为真·精英,甚至世袭的真·贵族,更有一部分是担心子女未来的阶级滑落。

就在那个夏天,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自媒体上热传,文章中的女儿过一个暑假要35000元。其中,去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请阿姨照顾,5000元;再加上钢琴课、游泳班、英语、奥数、作文培训费,这位在广州企业当高管、月薪三万出头的妈妈,一月收入竟负担不起女儿的暑假,引发网友热议。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月入三万的妈妈已经在阶级再生产中感到力不从心。那么月入三万是个什么水平呢,我们来看201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中关于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到,月入三万已经是全国top4%的人群了。然而她还不够,这位中产阶级的妈妈明显对她自己的阶级地位有一种危机感,对孩子未来的上升渠道感到焦虑,否则不会用这样超出自己能负担的投资砸在女儿身上。对于这样top4%的家庭来说,甩开了剩下96%当然还不够,他们的目标毫无疑问是进入那个top0.1%的人群。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这句台词看似很有范很容易装逼,但是我一直表示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这两则新闻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忙着活、忙着死:如果“天价游学假期”体现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与迷茫——他们只是在get busy living;那么大凉山的“格斗孤儿”则就彻底展现了底层的绝望——他们已经是get busy dying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最底层的群体来说,阶级晋升的天花板更难以打破,上升渠道更加狭窄,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难上加难。“格斗孤儿”的出现并非孤例,在贫富差距很大的泰国,穷人家的孩子从小练拳、搏击、格斗表演就是他们用来养家的重要方式,一些成为格斗明星的人还能大红大紫,摆脱原生家庭,完成阶级晋升。

去年泰国学者们将儿童(男女皆有)泰拳比赛拍摄下来送到电视台进行播放,比赛画面让人不忍心观看。有些人说禁了比赛也没用,因为没人会理睬禁令,他们说与其禁掉比赛,不如修改规则,提高比赛的安全水准。
但是没人希望规则被修改——Chaiwang一家肯定也不想。10岁的Nuk拿到了超级儿童锦标赛的冠军腰带,他知道自己的家庭需要他一次次的胜利。自己未来还有更多的比赛要打。
——《泰国3万多儿童因贫困打泰拳养家》新华网

体育运动——或者说卖血汗,是底层人民为数不多的上升渠道。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展现的就是这个故事——想要改变命运,就打拳吧;在南美洲,许多贫民窟的孩子通过足球运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通过成为体育明星、大红大紫的人是少数中的少数,除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天赋秉异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说绝大多数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金字塔下方的基数。

然而却有越来越的穷人走上了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对他们来说,没得选。改变命运的微弱的萤火即使再渺小,也要紧紧抓住,当做人生的指路明灯。

2017年那次“格斗孤儿”事件的结局,是在媒体和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大凉山格斗孤儿们被送回了原籍,这一行为同样引起争议。因为大家知道,对这些孩子来说,练拳还是一条可以期待的上升渠道,然而回到贫穷和毒品侵蚀的环境之后,人生的希望会更加渺茫。不过正如我上文所说,练拳这一条路也是残忍、狭窄、缺乏未来、用血与泪搭建的人生道路,只是对于底层穷人来说,他们真的没得选。

贫穷的大凉山已经不是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视线了,还记得曾经引发热议的“最悲伤作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