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是指股票价格跌破其发行价,最近,尚普君注意到新股破发现象频出,不少网友调侃“中签即中枪”,为此,我们统计了2020年到2023年7月19日的1581家上市公司,统计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比例,探究最近四年新股破发情况如何,是否已经成为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股破发。

近四年新股首日破发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①: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其中71家为精选层公司平移至北交所,其中观典防务、翰博高新、泰祥股份后又转板上市,因此统计包含原精选层股票。

注②:2021年4月6日,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因此统计包含原中小板股票。

2020年,共有432家公司上市,其中19家公司首日破发,破发比例4.40%2021年,共有524家公司上市,其中22家公司首日破发,破发比例4.20%2022年,共有428家公司上市,其中122家公司首日破发,破发比例28.50%2023年以来,截至2023年7月19日,共有197家公司上市,其中41家公司首日破发,破发比例20.81%

可以看到,新股破发比例在2020年到2021年维持在较低水平;2022年大幅上升,达到28.50%;截至2023年7月19日,2023年新股破发比例较高,达到20.81%。

近四年破发股票板块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9家破发股票全部来自原精选层。

2021年,22家破发股票中科创板占比最高,其次是创业板和原精选层。

2022年,122家破发股票中科创板占比最高,其次是是北交所、创业板,沪深主板占比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以来,截至2023年7月19日,41家破发股票中创业板占比最高,其次是北交所、科创板,沪深主板占比最低。

可以看到,2020年破发股票全部来自原精选层,2021年开始,破发股票开始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三个板块均匀分布,不过沪深主板的首日破发股票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近四年破发股票行业分布

可以看到,破发股票最多来自制造业,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这几个行业的股票首日破发情况较多。

新股破发的原因

从近几年新股首日破发情况来看,2022年开始,新股破发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随着A股市场深化改革,注册制下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合理化。

回顾IPO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历史,我国A股经历了行政定价阶段、市盈率定价阶段以及询价阶段。

2014年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明确发行人选取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参考依据。自此,A股市场开启了为期多年的新股23倍发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导”时代。23倍也成为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天花板,如果有发行人的发行市盈率超过23倍,不仅会延期发行,而且还须多次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以向市场充分提示高市盈率发行的风险。

伴随着科创板的设立与注册制开启试点,A股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天花板开始出现松动。注册制实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注册制下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其发行价格、规模、节奏等由市场决定,以强化市场的约束作用,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再有23倍的天花板限制。此后的创业板、北交所新股发行,与科创板一样,不再有市盈率方面的限制,一切由市场决定。

2021年9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的决定》、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了相关的业务规则,“询价新规”正式落地。新规通过调整高价剔除比例、放开定价不超过“四个值”孰低值的要求、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等手段,联手整顿“抱团报价”现象,促进买卖双方均衡博弈,提升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水平。

新股破发侧面反应了询价新规已初显成效。2021年以前,新股首日破发比例还维持在较低水平,不足5%,自2022年以来,新股首日破发比例大幅上升,2022年到目前为止,新股破发维持在较高水平,超过20%。破发比例的增多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新股破发表明市场调节是有效的,新股发行定价和估值更加市场化了。

破发是成熟市场买卖双方自发调节的体现,美国、香港市场的新股破发率为30%左右,2023年上半年港股IPO首日破发率更是达到56%,此前“新股不败”神话的频频上演,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正常市场所呈现出的常态。破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市公司、保荐机构理性选择发行时间,摒弃新股不败的思维定式,遏制新股炒作等不合理行为,促使新股定价由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真实价值的判断行为,促使新股理性定价。

新股上市首日价格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是受公司价值、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合理的制度应该是让新股上市后,该涨的涨,该破发的破发!全面注册制下,对券商的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投资者甄别股票价值、理性投资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