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单位一个总工跳楼了,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悲剧啊,可见建筑行业的确是不景气,只要是跟着开发商混饭吃的,日子都有点过不下去了。包括设计院,房产中介等等吧,幸好我们这个自建房领域呢,好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这个事儿出了以后,我们那群好多年不见的同事,忽然紧急约在一起,吃了顿饭,感觉现在如果不见一面,都不知道下一面还能不能见得到,哎,说起来真的是很伤感,人到中年以后,以前的亲戚朋友,绝大部分都已经见过了最后一面,还能再见的,那缘分可真的不一般。

说回建筑设计吧,最近几个月,我连续做了好几个四合院,在过去十几年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尤其是比例关系,如果占地太大,比如宽度超过30米,我就会增加楼层,从万年不变的三层,加到4层,因为如果只是把层高从3.6米调到4.2米,已经不足以改变比例关系了。如果厢房的开间太窄,我就会不惜压缩天井,把厢房做得胖一点,让它看上去更加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比例的推敲没什么用,只要看习惯了就都一样,因为大部分中国人,在美学上压根就没启蒙过,对于美的感知力是很弱的,但是我觉得吧,他们都是有感觉的,只是说不出来,包括颜色耐不耐看,比例合不合适,都有感觉,这些隐藏的感觉,会在将来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候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要不要拆掉这栋老房子,如果太好看了,就会舍不得。

我最近听了一个真实的故事,90年代的时候,一个美国人把一栋准备拆除的徽州的老房子买下来,一砖一瓦地搬去了美国波士顿,做成了博物馆,还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那个老房子实在是太美了。从那以后,徽州当地的政府出台了中国第一部民居建筑保护法案,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当初建造的时候,所花费的那些心血,在上百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人无视,甚至是嫌弃的,但是在这一刻,忽然体现出惊人的价值。所以只要你用心了,结果就有可能会不同。

第三个话题,我以前从来不爬山,因为以前有点胖,160斤,走两步就喘得不行了,跟拉风箱一样,就是那种,胖子们应该都懂的。2019年减肥3成功,然后我就一下子迷上了爬山,深圳的山基本上被我爬遍了,什么三水线,银梅塘、排牙山,只要你听说过的我都去过,后来就开始挖掘周边的路线,包括惠州、河源、香港,再后来就是远赴湖南、浙江、江西,等等,乐此不疲。

爬山最吸引我的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个人与大自然深度相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它唤醒了我基因深处的某一种欲望吧,也许男人天生就是要去探索、去冒险,谁知道呢,只要我的脚一踏上陌生的山路,我的内心就开始兴奋。走累了,坐在石头上,汗如雨下,看一看天的颜色,听一听风的声音,那种感觉真的是无与伦比。

很多人爬山喜欢成群结队,最好是有妹子,大家就都开心,我反而不喜欢有人在,我从来都是一匹独狼,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爬山,哎,说起来又要伤感了,以后再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个话题,大家看我做抖音好像还可以,但是跟所有事情一样,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我听说有个人为了赚钱拍抖音,花了一年的时间和五万块钱的学费,又是报学习班又是买设备,结果播放量长期只有几百个,粉丝只有几十个,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喜欢做就大胆地去做,也没什么技巧,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抒胸臆,有什么就说什么,懂什么就聊什么,不懂就问,千万不要装,不要抄,不要追求设备,就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也没问题,只要你有内容,只要你带上情绪,就一定会有人看。

我这种人呢,其实很适合做自媒体,因为我是有内容输出的,不管是当年的公众号,网站,还是现在的抖音、小红书,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内容输出。什么样的内容都有人看,就拍你最拿手的那一个,钓鱼、吃饭、读书、婆媳关系,都可以,只要你有感觉,别人就有兴趣,最怕的就是,埋没了自己的感受,而去选择盲目跟风。

今天又是周末了,最后给大家推荐个电影,《哈里根先生的手机》,由著名的史蒂芬金编剧,有点魔幻的一部成长电影,他写的《肖申克的救赎》和《亚特兰蒂斯之心》等等,都是这种风格,有点哲理,有点奇幻,关键是说服力还很不错,可以当做稍微有点深度的消遣,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我是鲁工,下周五早上6点,再见。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