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漫长等待,《封神第一部》于7月20日全国公映。“9年前,也就是2014年6月,我的大儿子刚刚出生,《封神三部曲》开了第一次剧本研讨会。等到影片公映,我的大儿子已经9岁了。”
乌尔善日前在他的导演工作室接受《综艺报》采访,他用“砥砺前行”来形容《封神三部曲》的创作经历。近两个小时里,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对封神故事情有独钟、耗费近十年时间将其搬上大银幕的历程,畅聊如何用当代视角改编家喻户晓的神话IP。
源起:多年前埋下“封神”的种子
作为《封神三部曲》的序幕,《封神第一部》讲述纣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灾祸;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影片由费翔、李雪健、黄渤、于适、陈牧驰、此沙、武亚凡、夏雨、袁泉、王洛勇、侯雯元、黄曦彦、李昀锐、杨玏及陈坤出演。

乌尔善
早在当导演前,乌尔善心里就埋下了“封神”的种子。“2002年看《指环王》,我深受触动。学艺术出身的我,从小喜欢历史、宗教、神话,对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特别感兴趣。中国有丰沛的文化资源,也能拍神话史诗题材电影。”乌尔善说。
彼时,乌尔善是当代艺术家、广告导演。在他的畅想中,拍摄一部恢宏、壮丽、充满想象力和古典文化的中国神话史诗电影,改编《封神演义》最合适。“它拥有神、妖、人的神话世界观设定,既有宏观历史、宗教背景,又有天马行空的民间想象。封神故事经过千百年流传,深具国民性,同时触及时代变革、善恶斗争、英雄成长等神话史诗的重要母题。”


2007年,乌尔善开启大众电影制作。他试水奇幻、动作类型,交出了《画皮Ⅱ》《寻龙诀》等商业类型片。“我觉得可以尝试启动《封神三部曲》了,于是带着题材去寻找投资,直到2014年找到了投资方。”
电影采用三部曲连拍的方式,制作难度可想而知。乌尔善十分感谢剧组众多幕后工作人员,“团队有8000位筹备及拍摄期在组人员,还有1565位后期制作人员。如果没有大家通力合作,我无法完成这部超级复杂、超级艰难的神话史诗电影。”
改编:父子亲情贯穿全片
诸多影视版本珠玉在前,如何重新讲述经典故事?
乌尔善介绍,《封神三部曲》改编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与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编剧团队讨论、梳理历时近五年,邀请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小说作家等专业人士参与剧本策划,先后修改打磨十多稿剧本,带来许多创新改编。
“原著虽有丰富宗教、神话元素,但电影最终要回到故事本身。打动观众的一定不是妖魔鬼怪,而是情感力量。”乌尔善告诉记者,原著中有两个情节特别动人,一是“文王食子”,一是殷寿与殷郊的父子关系,两个情节都关于父子亲情。

据古籍《帝王世纪》记载,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被当作质子,在殷寿身边长大。导演乌尔善和编剧团队由此获得灵感,创新引入封神故事中的质子设定,把质子身份放在姬发身上,年轻质子把殷寿当作“精神父亲”来崇拜。“两组父子关系贯穿整个故事,也构成《封神第一部》的核心主线——姬发究竟是追随‘精神父亲’殷寿,不惜一切获得权力;还是回到他伦理上的父亲姬昌身边,回归良知和故乡。”

乌尔善表示,影片主题关乎善与恶的选择。正如姬昌在片中的台词,“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在乌尔善看来,“人物经历不同事件,做出不同选择,走向不同人生。这样的故事是跨越时代的,对当下观众来说也很有意义。”
另一处创新是,影片不再以姜子牙为核心讲述“武王伐纣”,而是通过年轻时期“周武王”姬发的第一视角,重述封神故事,展现英雄的成长,以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永恒主题。“如此设定更符合史诗电影的剧作结构。”乌尔善谈到,希望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充分挖掘封神故事中的当代意义,讲述主人公经历鉴别真伪、抉择善恶的过程,最终获得心灵成长。
选角:“纣王”形象依据史书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尽量贴合历史文本。殷寿并非沉溺于享乐,只会听信妖女谗言的昏君形象,而是强大的、有层次感的反派角色。谈及为何选择费翔来演殷寿?乌尔善解释,《荀子·非相篇》中形容纣王:“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描写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不管是荀子描写的长相,还是司马迁眼中的雄辩之才,费翔的形象都完美符合。”

黄渤饰演的姜子牙并非想象中的道骨仙风,而更贴近《封神演义》所描述的“白首牢骚类野人”,他还在片中承担了喜剧戏份。“姜子牙是智者和导师,引导少年姬发走出困境和迷茫。同时,他要带领观众进入故事,探究谁是天下共主、谁能打开封神榜、谁能拯救苍生。”乌尔善表示,姜子牙的角色年龄跨度从40岁到70岁,需要演员具备强大塑造力,黄渤是不二人选。

妲己是封神故事中的经典人物。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女娲派遣狐妖加速殷商覆灭,经过后世多种艺术形式的不断演绎,妲己美艳妖娆但祸国殃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封神第一部》中,主创在保留核心要素基础上,给予狐妖妲己更多的动物性,其行为动机也出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妲己由新人演员娜然出演。乌尔善介绍,“角色年纪约20岁,演员进组前封闭训练,需掌握马术、武术等多种技能;拍摄周期长达一年半,几乎不适合已经成名的演员。”因此,剧组启动全球海选,从15000人中甄选出1400余人,再由导演面试,最终选出20余位新人进入封神演艺训练营,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培训。乌尔善透露,“前后四轮筛选,娜然都坚持下来。”


饰演姬发的于 适、饰演殷郊的陈牧驰等年轻演员也出自封神演艺训练营,他们以“礼、乐、射、御、书、数”的“君子六艺”为基础,学习表演、武术、马术、弓箭、鼓乐、中国文化史等课程,塑造了符合古代战士身材的肌肉线条,并在片中奉献多场精彩打斗戏。
美学:融合元明水陆画、
商周青铜器和宋人山水
封神故事从商周到明朝《封神演义》成书,时间跨度2500年。为从历史周期里选择视觉美学的依据,乌尔善与美术团队进行了漫长而严谨的考察研究。“电影的视觉构建,最初有两个方向。一是按照明代《封神演义》中对商周时期的想象;二是遵循商周时期真实历史风貌。”

主创团队走访山西运城芮城县元代永乐宫等历史名胜;考察元明时期的道教壁画、泥塑;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地,考察殷商时期文物古迹。最终,乌尔善决定以《封神演义》对古代神话世界的想象为基础,建构封神世界的美学体系。“如果按照殷商真实历史来拍,很多剧情根本就不成立。比如,作为故事背景的道教当时并未诞生,宫殿等建筑也不可能如小说中那般宏伟。”

主创团队基于此,设计了以元明水陆画系统作为依据、融合商周青铜器元素和宋人山水的封神世界,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界、妖界、仙界世界观。片中,昆仑仙境的视觉基础来自宋代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大成之作《千里江山图》;人物服装造型来自元明水陆画和唐代《八十七神仙卷》等古画作品;装饰图案和纹路,源于商代青铜器和玉器。由于影片是虚构的神话史诗题材而非历史题材,服装、建筑等道具均为剧组原创设计,“道具的美学标准力求达到文物级别,但不可以像文物,主创团队制作耗费了大量时间。”乌尔善说。
特效:为《封神三部曲》
成立特效公司
在《封神第一部》里,观众可以见到记忆里熟悉的名场面,姬昌收养雷震子、狐妖附身妲己、申公豹飞头术、姜王后以死进谏、杨戬和哪吒出战、伯邑考救父、比干掏心……片中不乏气势恢宏的朝歌城、华丽壮观的登基大典、战火中倒塌的冀州城寨、与殷郊搏斗的九尾白狐、振翅冲天的雷震子等特效场景。

乌尔善介绍,《封神第一部》有超过1700个特效镜头,难度最高的是雷震子的数字角色塑造,以及千军万马战争场面、万人修建祭天台等集群动画制作。“团队去美国、新西兰等地考察知名视效公司,但由于周期长、成本高而无法合作。”最后,乌尔善决定为《封神三部曲》成立特效公司——魅思映像,“公司集结全球各地艺术家和数字视觉制片人。其中,概念艺术家来自中国,电脑工程师来自美国等地。《封神第一部》中雷震子、墨麒麟均由这家公司制作。另外,魅思还分包全球8家视效公司完成不同层级的视效制作,监督全流程质量管理。”

对话导演乌尔善:
三部连拍大概节约20%成本
《综艺报》:《封神三部曲》从官宣到第一部上映,已过去9年多,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
乌尔善:9年时间,一部分原因是工作量太大。电影属于神话史诗类型,有幻想、战争等元素,制作上很复杂,还要面对创作的难度。在剧作层面,三部曲要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每部电影还需独立成篇,并且符合神话史诗所探讨的核心主题,即英雄成长、时代变革、善恶斗争。《封神演义》原著里这部分是比较模糊的,它偏向宿命论的观点,一切都是《封神榜》已经写定的。这跟现代价值观有冲突,所以需要重新提炼主题和核心人物,重新整理故事线,并装进三部曲的故事结构里。
三部连拍会导致前期筹备时间较长。电影自2014年6月开始剧本策划,2018年8月开机,拍摄历时18个月。2020年1月杀青后,团队陆续完成视效制作、音乐制作,至2023年6月拿到公映许可证。封神故事横跨中华民族3000年历史,一部电影花9年多时间,我觉得很值得。
《综艺报》:《封神三部曲》后两部目前处于哪个制作阶段?
乌尔善:已经拍完、剪完,目前还未做视效。后续会有更多角色加入,视效难度会升级。接下来,团队会集中力量制作第二部后期视效,计划2024年、2025年每年暑期档上映一部。《封神第一部》讲殷寿暴虐无道,西伯侯之子姬发觉醒;《封神第二部》讲殷商大兵压境,姬发保卫西岐家园;《封神第三部》讲武王伐纣,人仙妖大战,封神天下。
《综艺报》:为何选择三部连拍?
乌尔善:其实最初也犹豫过是否三部连拍。团队拜访了《指环王》三部曲的制片人巴里·M·奥斯本,邀请他担任制作顾问。他建议,三部连拍是制片成本最合算的方式。一是演员集中,年龄变化不大,表演更专注;二是团队配合默契;三是制作层面避免重复工作,大概能节约20%成本。
《综艺报》:如何评价目前国产电影工业化水平?
乌尔善:我们一直在进步,但需要客观评估发展阶段。电影工业化包括三个层面:创作层面、制作管理层面和电影科技工业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积累。国产电影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多高工业化影片,培养了许多核心人才,将经验方法引入不同剧组。在视效方面,通过与国际伙伴合作,我们逐渐掌握了经验和技术能力。但技术发展是全球性的,也是日新月异的,所以需要更加开放。只要能帮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都可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来。我们可以通过项目的不断积累,让更多经验和成果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源。
《综艺报》:《封神三部曲》投资巨大,作为导演如何面对压力?
乌尔善:9年多了,我尽了最大努力,但求问心无愧,其他的就交给观众吧。
福利大放送
(2)将集赞截图、姓名、手机号发到“综艺报”微信公众号后台。
(3)依后台先后顺序,前10位用户每人获得一张电影票兑换码。
(4)此活动截止日期:7月21日12:00
使用规则
1.限影片《封神第一部》使用;
2.每个用户限使用4张(同一账号、手机号、设备、支付账号相同均视为同一用户),切换账号使用将受到限制;
3.仅限在您当前所在城市使用;
4.限猫眼APP、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猫眼小程序使用,限票面价格【60】元以下所有厅使用;
5.时间:即日至 2023年9月20日。
图片:影片官微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