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E家(ID:edu589)

作者:小E

最近,教师编制又迎重大改革。

第一,厦门教师招聘,取消编制,实行参聘制度。

第二,厦门教师编制还是有的,只不过是留给应届博士生和公费师范生。

此消息一出,整个教师圈子都炸了。

“编制”,相当于教师的“安全感”。

没了安全感的教师,如何安心教书?如何安心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消编制,

谁还愿意当老师!

先看看厦门市教育局的公告。

2023年,厦门市公办中小学及职业学校,计划招聘1409名教师。

其中,

幼儿园教师纳入备案员额管理,

中小学教师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即“参聘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编制问题,厦门市教育局这样回应:

「今后招聘的中小学教师都是以事业单位聘用形式进行管理。

被聘用教师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方面都按照事业单位在编的待遇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没有编制,待遇一样,但属于合同制聘用!

这一操作,刷新了教师们的认知。

要知道,教师编制等于“铁饭碗”,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旱涝保收,为教师安心教学增添了一份保障。

但如今,编制没了,“铁饭碗”形同虚设,为学校、为教育局打工的老师,随时面临失业的风险。

令人不禁发问:

取消编制,谁还愿意当老师?

学校成了企业,老师成了合同工,那教育是否就成了服务业?

更离谱的是,

厦门并非“一刀切”取消教师编制,它把编制留给应届博士生和公费师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顶级高材生,给编制,给职称,还给188万。

对普通师范生,取消编制,合同聘用。

区别对待,落差之大,令人咋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薪25万,

竟然无人愿报考!

取消教师编制,你赞成吗?

目前,网上大概有两种声音。

赞成的声音:

“赶紧实施吧,有些人随便考个试就能当老师,简直误人子弟!”

“竞争激烈一些,让真正优秀的人去当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对的声音:

“没有编制就没人去读师范了,又累钱又少,图啥呢?”

“这么搞会降低教师水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消编制的后果,其实不难预料。

比如厦门这场教师招聘。

提供1409个岗位,年薪可高达25万,但参加笔试只有850人,剩下900多个岗位没有招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师招聘,从供不应求到沦为冷饭;

教师岗位,也从香饽饽变成了鸡肋。

实在令人唏嘘。

前几年,“教师热”蔓延全国。

数不清的应届毕业生,一边奔赴“央国政”,一边“考教师”来托底。

连清北的高材生、博士生,都纷纷到中小学任教,助力基层教育。

这对于国内教育来说,绝对是好事情。

但近两年,“取消编制”呼声渐大,多地教师招聘遇冷。

当教师这一职业失去“稳定性”——

没有编制,还会有多少教师愿意扎根县城,去乡村执教?

没有编制,远低于私立学校的工资,公立学校拿什么留住优秀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铁”饭碗变“泥”饭碗,

一线教师该怎么办!

教师需要“编制”的光环。

一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行业;

二是为了让优秀教师留下来安心教书。

教师,本应是最应得到善待的人。

但现实中,软柿子总被欺负,一如老实的教师。

比如,那一群“代课教师”。

他们是时代的产物,在国内师范生和大学生还很紧缺的时候,承担了最重要的教学任务。

如今,时代发展了,教育进步了,他们工作了十几年,却连个编制都没资格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和其他老师一样,

干一样的活,付出一样的心血,创造一样的成绩,

但工资不如人,福利也没有,在学校任人指使,回到家也抬不起头。

还有那一群“合同工教师”。

和在编教师一样,他们也是通过公开招聘、正规考试、严格考核,历经重重关卡成为政府雇员。

入职前,承诺“雇员教师很稳定,雇员教师晋升空间大”;

两年后,突然口头通知不再续约,只因要调整政府雇员指标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少教师安身立命的工作,就这样被无情剥夺。

没有编制,让多少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付出的基层教师倍感委屈。

编制于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是安逸,更不是躺平,而是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也最渴求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善待教师,

别再拿教师开刀!

教师编制不应被取消。

教师更不应被视为“临时工”去管理。

正如教育学者王开东先生所言:

“教师行业一旦失去稳定性,这个行业将毫无竞争力。与其未来可能被清理,不如一开始就不涉足。”

诚然,中小学教师退伍需要紧缩。

我国人口正在负增长,适龄入学的孩子正在减少。

到2035年,全国中小学生将减少3000万,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有些地方,已经急着缩减、清退教师了。

明明是需要全社会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让老师来抗责任?!

不如学习中央精减国家机关编制人员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太多,就少招一点;

人浮于事,占了编制,就让他们“让”出编制。

把校园还给教师,把教师还给教学,让老师能够在编制的保护下安心教学。

还有山东省平阴县的老教师“柔性”退出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教师退居二线,保留原本的职称等级和工资待遇不变。

让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师上一线教书,提高教学效率,盘活编制资源。

如此,既能解决教师超编问题,又能缓解急缺老师局面。

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

“教师队伍建设太重要了,只有最优秀的人汇聚到教育战线,我们才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真要搞好教育,人心不能散,师心也不能散。

简介:首发「教师E家」(ID:edu58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100万+教师和家长交流、学习、成长的家园,做优秀教师,做优秀家长,助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