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数据显示,在我国16-24岁的年轻人中,其失业率已经高达21.3%了。这一数据乍一看有点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很多都还是学生,没就业怎么算失业呢?

但眼下确实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躺平了,失业率不断攀升也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来了,那么为了提升就业率,把数据做上去,有些人就开始出歪招了。比如,有网友晒出某高校为了提高学校就业率,称在咸鱼上卖货也算是一种自主创业,也算是完成就业率。

晒出的截图原文如下,所有人各位同学:大家在咸鱼上注册账号卖东西也算自主创业,也算完成就业率,将上述两张图片发给我就行!请有这方面业务但是还没就业的同学抓紧发给我吧!

看到这,不由的感到无奈,看来求职路上确实挺不容易的,以至于内卷成这样。话说学校这种表态是治标不治本,是掩耳盗铃的做法。现实中解决不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就想办法在形式上和数据上动心思。这些学生经过4年的寒窗苦读后,面对求职无门的现状,本身就已经很郁闷了,却还要尽力配合演出,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

对此,网友们表示: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那些公布的数字的意义何在?学校这招挺妙的,在二手平台上,你买我的闲置物品,我买你的闲置物品,社会财富本身没变,却创造出二份GDP,解决了俩人就业问题。
还有网友展开来说:将来你想过工作就算就业,没想过工作就是不愿意就业,也不算失业。思维发散一下,摆过摊、做家教、兼职发过传单、帮人代购买过东西,这些都可以算就业了。

还有网友打趣的说:今天儿子帮家里拖地,我给了2块钱,也算就业了!去超市买东西,算不算做过买卖?看自媒体文章跟帖赚金币也算就业呗。我是捡瓶子卖,一毛钱三个,一天收入两块钱左右,他们给算灵活就业……..

可以这么说,根据量子力学,你一旦看房子,就会出现波函数坍塌,原有的量子可能性概率被改变,原本你可能买也可能不买,但是看完后你无论决定买还是不买,都由不确定转为确定。多看几次之后这个总有一定概率会是买的。所以买不起房和房价没关系,是你看的不够多。同样,无论有没有工作,只要你脑海中不断的想,多次的想到就业,根据量子力学理论,你就实现了已就业。
其实,大学生统计的是就业率,社会上统计的是失业率,注意没就业不等于失业,因为只有先就业,才能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