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比较忙,没来得及更新文章。就有很多伙伴在后台留言,问:

你们是违规了吗?怎么还不更新………

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

我们最近在忙其他事情,没有及时更新文章,仅此而已。

01

1+1等于几?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投射到中国楼市上,则是说不清楚的谜题。

比如,

1+1可以等于一套房子,这里的“1”分别代表1个家庭;

1+1可以等于半壁江山,这里的“1”分别代表金融系统和地方城市;

1+1可以等于几?

在中国楼市中,“1”可以代表一个家庭的负债,也可以代表一对夫妻一生的收入........

今天要说的事情,就是数字之谜发生的城市:深圳

透过深圳,我们会发现:

1+1有时候等于1,有时候等于2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来,先说说1+1等于1的事儿。

2006年的时候,深圳既不限购也不限售。

彼时稍稍有点钱、有点脑子的人都已经“嗅到”进入楼市捞金的气味。

如果把这种捞金的气味变成数据,则是:

深圳房价,从2006年开始上涨幅度越来越大。

从深圳房价上涨曲线看,深圳房价曲线确实是从2006年开始‘斜度’增加的。

在2006年以前,购房者都愿意购买大户型,而且还是140㎡——180㎡的户型最畅销。

开发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开发设计的户型也都是“豪宅”和“改善”的大户型。

但是——

这种趋势带来一个社会问题,或者说彼时的房地产产业,让民生二字产生了质疑。

所以——

住建部颁文,明确规定了70/90限制。

那么,什么是70/90限制?

就是——

新建商品房住宅项目的户型比,90㎡以下的套型建筑面积,必须占到整个项目总面积的70%以上。

可问题是——

很多项目设计图已经设计,房子已经建设一半,更关键的是:

大户型可以高溢价,小户型销售价格起不来。

所以——

房企出于成本与市场两方面的考量,变通性的推出了“创新户型”——双证房。

两套90㎡户型合并成一套180㎡的户型;

一个客户购买,但给你两本产证。

在彼时,深圳楼市数字之谜再次出现:

1+1即等于1,也等于2.

——等于1,

是因为开发商销售的房子、交付的房子从建筑形态而言,都是一套房;

——等于2,

是因为政策要求之下,住宅户型设计图纸与报建的房子都是两本产证;

上述种种,这就是深圳楼市“双证房”的历史背景,也是70/90调控政策之下,中国楼市数字之谜的典型。

但是——

随着时间推移,伴随着楼市政策一时松,一时紧的节奏,深圳房子一年贵过一年。

基于此,限购、限售、首套、二套的限制条件越来越多,到后来曾经购买“双证”房的业主彻底“玩不转了”。

因为——

按照现在的楼市政策,购买“双证房”等于二套,等于首付超标,等于按揭月供超额,等于一套房子占用两个名额........

所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时间拉回到现在,1+1等于几的游戏规则再次发生了改变。

改变之一:部分城市实施了“双证合一”。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2022年5月份的时候,东莞救市祭出了如下调整:

1、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为2年;

2、限售满3年变2年;

3、双(多)证房按一套算证;

4、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所以,没过4个月广州就跟进了“双证合一”的政策。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总要有一线城市的姿态。

所以——

在东莞“双证合一”12个月后,在广州“双证合一”8个月后,深圳才拿出了“双证合一”的救市政策。

怎么说呢?就属于——

我是一线城市,不能一步到位说脱就脱吧。

总得从“双证合一”开始,经历“二套降低首付比例”、“增加公积金额度”、“提高二手房参考价幅度”、“放开限售”…………

最后,才能无奈的摆出:

你看,我也不想放开限购,可我真的试遍了所有政策啊。

还记得我之前告诉大家的吗?

管控,从来都是由上而下贯彻执行的。

放松,从来都是由下而上逐级递进的。

所以啊~

深圳这货既然顶着“房地产新模式”先行示范之名,就不能直接为了救市而救市。

只能把限购力度之下的政策都做到“应出尽出”后,才可能出台放开限购的大招。

改变之二:放弃70/90限制。

从最近龙华红山和前海超总两块土地的拍卖规则看,深圳早已“摒弃”了70/90的限制政策。

这也意味着——

在2024年和2025年入市的项目,140㎡-180㎡面积段的户型会再次成为主流。

以前,

为了大户型房企绞尽脑汁想出了“双拼”户型满足市场需求,结果被“1+1=?”的楼市调控彻底封锁;

现在,

为了卖出银子地方城市倾其所有废止了“70/90”的户型限制,结果“1+1=越来越贵”成为趋势。

这一切,好像一个圈,兜兜转转又回去了。

可如果你不傻、你不睁眼说瞎话,你也知道: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1+1等于几的游戏中转圈。

唯一的区别是:

你是跟着牧羊人转圈走,抓住了机会,还是逆着牧羊人走,错过机会。

03

深圳“双证合一”政策出台,引申出两个维度问题。

第一个维度:购买力。

深圳约有9万套房源属于“双证”的状态,现在执行“双证合一”对于深圳楼市:

有人说这会释放9万的购买力,利好深圳楼市。

对此,我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放p”。

因为——

2022年年底,取消单身公寓与宿舍房源的限购,释放了十多万业主,也没见深圳楼市购买力增加啊。

我想告诉大家:

大概率,这事利空深圳楼市。

文章看到这里,憨皮肯定不认同:怎么会呢,这些业主可以出售再购买了啊,这就是购买力啊!

我想说,快拉倒吧!

你们也不想想,2006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能敏锐嗅到“楼市行情”的‘人精’,怎么会老老实实“拿着双证”房十多年呢。

要么降价、要么抵押、要么金融置换、要么离婚分证、要么………

胆子大嗅觉敏感的人,早就出售“双证房”拿到钱,在2008年和2015年的楼市里捞到了金子;

胆子小又不敏锐的人,能错过2008年和2015年的行情,把“双证房”拿到今天,怎么会有胆量在2023年楼市下行周期购买房子呢。

深圳“双证合一”只有一种结果:

之前双证房成交价格低于单证房10%-20%,现在价格可以向单证房源靠拢,涨一点点了。

记住,仅仅是一点点,

毕竟——

深圳现在成交的二手房都是刚需入门级户型,对于双证这种大户型并不算友好。

换句话说:现在的楼市,大户型的接盘侠并不多。

第二个维度:结束混乱。

取消70/90限制,取消“双证合一”限制,会结束楼市某些混乱现象。

关于70/90限制带来的问题,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我说的混乱是什么了。

第一个例子:高低配问题。

在执行70/90限制时,不论地块位置优劣、不论项目品质高低,全部地块都要做一些“刚需”入门产品。

这带来的问题就是:小区品质和档次上不去。

因为——

如果想让90㎡的户型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70%,实际就要将90㎡户型的数量做到:

占项目总户数的82%左右。

这也意味项目规划设计的房子都是90㎡及以下户型,这种户型既不能溢价做豪宅,也不能提升成本提升居住舒适度。

同时,还有因为70/90限制,让电梯拥挤、让人口密集。

第二个例子:户型同质化。

这些年开发的项目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中海、万科、华润等大型房企都不再做创新的户型设计,项目与项目之间除了外立面颜色不同,户型、公区、大堂、小区绿化都是大同小异。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

房企只在拿地上较劲,不在产品上出力。

房子越来越贵,产品越做越差。

毕竟——

90㎡以下户型要占82%,房企设计师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嗯~这个维度的案例就说这两点吧,再说出“三、四、五、六………”点,就会让你们发现:

1+1等于几没有标准答案,永远都是牧羊人需要等于几就是几

最后,总结两点——

取消70/90利好房地产行业和房企;

取消因“70/90”限制而出现的双证房,将双证合一利空深圳楼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