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人印象中的“土八路”不同,质量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的素质是相当高的。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了专家或者共和国某个方向的先驱者。前东北农业大学刘达、清华大学校长、哈尔滨市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曾执掌国内多所优质机构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却只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

01

刘达,字承东,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招远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当时,东北经济条件比较好。因此,刘达有幸在年轻时就在家门口接受了一所相对完整、正规的私塾。和新的教育。

童年和青年时期,东北地区被张氏军阀控制。虽然生活水平比关内地区高,但盗匪依然猖獗,日俄加紧对东北的侵略。目睹这一切的刘达也心中立下了“救国保民”的远大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时代,他就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为此,他曾在学业不顺利时回到家乡招远,在母校招远新河小学义务支教。

然而,帝国主义的紧迫现实却无情地摧毁了他的理想。“九十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心怀怨恨的刘达不久后也被流放关中,宣告了他第一阶段“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

1934年,23岁的刘达考入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在这里,他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了共产主义,并在地下党组织同志的帮助下逐渐树立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193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华北的侵略,学生们“华北太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的怨恨,成为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爱国学生的愤怒再也无法控制。终于,1935年12月9日,震惊中国、震惊世界的“十二二”运动爆发了。在这场伟大的学生运动中,刘达作为骨干,带头散发传单,高举标语。他总是站在示威的最前线。

“129”运动结束后,刘达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此,他在思想和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最终于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的北平已是一座孤城,被日本侵略者三面包围,而国民党政府仍实行“外战必先安家”的政策,对共产党有敌意。为了把刘达培养成为有用的党的干部,在党组织的指示下,1937年,刘达就读于辅仁大学,来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在这片干部学习成长的热土上,他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注重学习群众工作和党的工作的各种方法和原理。终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刚入党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党员干部,他从中央党校毕业的那一年是1939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全面展开。摇摆。他也参军来到晋察冀根据地,负责组织地方武装,坚持抗战工作。

02

1939年5月上旬,日军5000余人从河北省繁峙县进攻,直奔当时部署在五台山地区的八路军金察军区办事处和第359旅第717团。于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团级战斗的模范战役之一——双腰尖战役爆发了。

战斗中,刘达组织地方部队,与717团主力密切配合。最终,八路军不仅成功脱离了日军的包围圈,而且日军围歼717团的计划最终也失败了。第3旅第一部约有800人,最终歼灭大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战役中,日军未能达到消灭八路军金察军区和第717团的目的。相反,八路军死伤日军约1000人,取得了著名的窄腰胜利。可以说,在这次胜利中,也有刘达这样的“士将”的汗水和功劳。

从此,抗日战争时期,刘达始终在根据地,从事对敌前线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夺取东北。作为东北人,又是一名大学生,刘达很快就被选派到东北做城市、文化、教育工作。

抗战胜利后仅三个月,即1945年11月,刘达随陈云来到东北哈尔滨。可惜好景不长。到达哈尔滨后不久,驻东北的苏军就按照《雅尔塔协定》的规定,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北满的大城市交给了国民党当局。

刘达还得随中共北满局到哈尔滨远郊宾县。刘达在宾县期间,被任命为北满居交通官,经常需要往返于相距50多公里的宾县和哈尔滨之间。那时候,北满居连车都给他提供不了。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34岁的刘达也没有丝毫抱怨。他忍受着饥饿和饥饿。为机构的正常运转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刘达在哈尔滨时,还无意中得知,哈尔滨香坊的日本关东军旧仓库里存放着大量TNT黄色炸药。在他们的支持下,借来了100多辆大车,将珍贵的炸药全部运到了当时中共北满局所在地宾县。因为这件事,陈云曾称赞刘达“做了一件大事”!

1946年4月上旬,刘达从宾县秘密返回哈尔滨,准备解放哈尔滨的地下活动。

我军进入哈尔滨一周后,刘达被正式任命为哈尔滨第一市长。当时,市长的任命非常重要:哈尔滨是中共控制的第一个大城市,也是整个北满解放区的枢纽城市。北满解放区的未来。肩负如此重要的使命,刘达面临的处境极为尴尬:城外,土匪和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随时想要夺回这座北满大都市。

城内,潜伏的国民党特务蠢蠢欲动,时不时制造麻烦;该市物价飞涨,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还受到鼠疫等传染病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刘达顶住压力,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首先,他坚决取缔伪满洲国和国民党当局发行的仍在流通的货币,发行并支持东北流通券作为主要货币,稳定了金融体系。有序整顿、稳定价格。

这座拥有60万人口的城市再次恢复供电。当时,吉林丰满水电站由国民党控制,不向哈尔滨供电。哈尔滨原有的火力发电厂在国民党撤退前被摧毁。已毁,无法供电。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达深入电厂第一线,与电厂工人同吃同住,日夜赶修发电机,终于恢复了哈尔滨市的正常供电。

此外,他还亲自指挥和参与了水厂的恢复和鸡西煤炭的运输。这些解决市民基本生活的努力,使哈尔滨的秩序得到了恢复,人们对共产党政府有了基本的信心,这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管好、办好一座大城市。在刘达的领导下,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成为解放战争的稳定后方,为民族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达的另一个身份是教育家,这个身份的开始也与他在哈尔滨的经历有关。1948年任东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东北农学院,任命刘达为东北农学院首任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东北农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家“211”“双一流”工科院校——东北农业大学。至今,东农图书馆和校园内分别矗立着刘达雕像,纪念这位开拓性的老校长。此后,刘达先后在哈尔滨的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现黑龙江大学)担任校长。

建国初期的哈尔滨,各种条件都十分困难。刘达带领师生一步步建设这些学校,从修建教学楼和宿舍开始。他还力排众议,坚持给科研、教学岗位人员和苏联专家提供更好的工资、开设俄语讲座、翻译苏联教科书……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学院和大学。蓬勃发展。

而这批建国之初乃至更早创建的高等院校,发展至今,已成为哈尔滨这个我的高等教育中心的坚强支撑和支柱。国家。

刘达在哈尔滨工作到1963年。1963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学校党委书记。在科大任职期间,由于特殊时期,刘达“爱才”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04

1964年,气氛开始不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群平时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首当其冲。邮政。

面对这种情况,刘达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做了一些研究,特别是听取了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副校长校长颜继慈的建议,采取了治疗的方法。留住这些年轻教师。最终,他们都在自己的所作所为中成长为我们国家的王牌。

同时,他对人才的热爱也集中在其他单位。当时,一些被其他单位打成“右派”而回避的专家人,也被刘达通过各种手段吸收和保护。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旗下。并在“文革”后期成立了“回国班”,重点保护、再教育和使用这群宝贵人才。这部分人才库对于“文革”结束后科大的迅速崛起至关重要。

刘达对科大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实行学分制和大力推广英语教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学分制使科大有别于中国其他大学,充满活力。英语教学的推广使科大师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文革”开始后,刘达也曾遭受过一段时间的冲击,因为他在“大跃进”期间到黑龙江农村基层进行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后,他明确表示反对“大跃进”。

所以,这个时候,他的旧账又被曝光了。一时间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浑身都是红墨水。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自己对党的看法和信念。就这样,他度过了在科大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直到云开月明。1977年4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调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在清华大学期间,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将“文革”中受到打击的分散人才聚集到学校,鼓励他们继续建功立业;后退。

这些举措很快使清华大学走出了动乱后的混乱状态和教学科研水平低下的状态,成为一所正规的、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刘达还针对清华大学教学混乱的局面,制定了以工科为主的发展方针,设立了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等新学科,这些学科将成为清华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础。几十年。。

刘达于1994年在北京病逝,他的一生先学文学,后学武术,最后回到教育领域。抗日战争时期,战火如火,他参军,为祖国抵御外敌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第一个回答了“共产党人能不能管理好大城市”的关键问题;大学期间,他曾负责过多所大学。他担任校长的学校中,不仅有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211所院校,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顶尖学府。大学时期,可以说他的一生无愧于革命家和教育家的无产阶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