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张雪峰有着密切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由网友总结的张雪峰高考填报志愿图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变化:

对于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选择学习计算机、电子或相关学科能够快速赚钱,而且有丰富的机会,相对公平。无论是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领域,还是加入国企(如航天、电信、银行)或者考取公务员,都是可行的选择。因此,“两电一邮”的热度在今年迅速上升,北京邮电大学重新夺回了211高校的头把交椅,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分数线也有了不少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湾区大佬评论道:“今年填报志愿明显有两点变化:重视专业和就业。部分985高校的强基分数线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了断档。我身边了解的情况有:

  1. 有两个能够踩线冲击清华北大的学生放弃了,一个选择了复旦大学的微电子专业,另一个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
  2. 一个踩线末流985的学生选择了211高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
  3. 一个高分学生报读了警察学院。
  4. 还有一个既想满足学校要求又想满足专业兴趣的学生放弃了热门城市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网友表示,大家都变得更加现实客观了。

还有人分析说,放弃踩线进入清华北大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两所学校未来的排名都能名列前茅。踩线进入清华北大很可能会遭受虐待,且无法享受到优质资源。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这位学生放弃了清华北大,而在复旦大学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不是很好吗?清华北大的数学课程普遍难度较大,何必去参与这场苦战呢?

今天,知名媒体凯雷 (@凯雷) 也注意到了这一信息,并特地发表了一条微博,只用了五个字:

"感谢张雪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区的许多网友都表示了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络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非常感谢张雪峰提出的一个观点:“普通家庭的孩子别学金融财经。”这个观点导致中央财经大学今年的报读人数锐减,而他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进入了之前从未敢想过的热门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故事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张雪峰观点的讨论,也引发了对专业选择和个人定位的新思考。
此前就有人分析过,尽管张雪峰的部分观点和行为引起了争议,甚至有些绝对和主观,但他所提倡的理念和引导是基于现实情况的。他强调了家庭条件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们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就业和未来收入。这种考虑或许很现实、势利,但也是对未来进行理性规划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张雪峰的事件引发了我们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反思。在选择专业时,我们需要理性地平衡各种因素,既要考虑现实问题,也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