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说最近B站和知乎有不少比亚迪吹,出于好奇我就翻了翻比亚迪近来的销售数据,这才弄明白一件事:这牌子现在这么凶的?已经把大众和丰田都给压下去了?

于是我继续翻看比亚迪如今在售车型的性能价格配置,然后凭着我这些年在汽车这块儿那点儿知识积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跟疫情啥的关系不大,只是时候到了,两田和大众在中国市场、乃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退守、这才刚刚开始,国产的翻身仗也只是打到了第二阶段而已。

正如同十年前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开始冲击智能手机市场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十年后真正风光的会是华为小米OPPO和vivo一样;十年前国产汽车里最被寄予厚望的也绝对不是它比亚迪,彼时吉利奇瑞长安长城似乎更被看好一些。不过呢,套用《三体》里章北海的台词来说:“没关系的,都一样”——甭管是谁第一个压下去了大众两田,这都是国产品牌的胜利,而且这胜利,是堂堂正正的,它也只是个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耳机领域里,进口品牌的退守则更早一些就露出端倪了,也是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出现了征兆。我近期跟一些身在国外品牌方朋友聊天,他们普遍反映自己接触到的老外太傲慢了,大中华这么大的市场占比,很多牌子三四成的货都要指望中国市场,他们却对中国不做充分了解,甚至是随便雇个没咋回过国的ABC就胡乱张罗,然后市场逐年萎缩,已经难以救药。

我倒是反过来安慰那朋友,我说你也不能怪老外傲慢啥的,也许在他们认知里世界就是这么运行的嘛:他们负责做品牌技术,他们负责盯住金融和秩序,日韩搞中等技术加工,我们负责更低等级的加工,当然也负责购买我们造不了的那些产品——刚开始人家就是这么安排这世界的,然而我们并不认这个命也不打算守这套规矩,我们拿了自己的剧本一步步的强大自己,而且用的是我们自己都预料不到的速度(老牌神棍布热津斯基都完全猜不到的速度),很多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咱们自己活在国内都后知后觉,他们反应跟不上,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早在疫情前,欧美很多音频品牌,他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就已经撑不住财报了,低端先是被吃干抹净,然后是中端开始步步退却,而一个普通消费电子品牌如果想在某个市场仅靠高端维持那是不现实的,你又不是奢侈品——放话在这吧,很多你熟悉的品牌都会在不久后退出中国市场,而且退出之后回到本国发现被这些产品追过去偷家也很正常,单纯因为产品打不过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达音科ULTRA这款新品,实际上我们看到腰子般的外形就能明白,它是属于隼系列的一个延续,从隼到隼Pro到隼仲春(限量版),这个系列还真让我想起比亚迪的秦系列——都不是什么很贵的定位,性能上也不至于说秒天秒地,可是你仔细品下来,会发现它们都追求一种“在同价位内尽量消除每一块短板”的操作,在玩一种很现代的平衡之术,而且一代一代的迭代也都是在这个原则上尽力的去演化,最终形成的效应就是消费者在理性选择的时候会发现它似乎各个方面都显得又明智又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音科ULTRA延续了前作们广受认可的外观轮廓,高强度不锈钢+CNC精雕整形,而将颜色换成了这两年颇为流行的蓝色偏一点紫,官方标称的颜色是“镜蓝”,其复杂表面处理工艺则直接继承自限量版的仲春。这个外观方案结合了家族传承性和较为明显的辨识度,且美感不错。

线材方面选用了高品质DUW 02 PRO,采用Litz Type-4多股单晶铜镀银导体铰编,搭配专利膨胀式MMCX插针和专利Q-Lock Lite 可换插头系统。

标配的插头有大家最常用到的3.5和4.4两副,此外包装里还有可换导管一副(这个可换导管还故意做成了不同的颜色,用起来就很直观),以及比前作们更大尺寸的升级收纳包、四种材质琳琅满目的十几对替换耳套、6.3转插头、清洁棒擦拭布等等……买过达音科的都知道,他们家的配件绝对是同价位里堪称牌面的,一直都突出一个质优量足。

达音科ULTRA在音质主菜上着重一个强势下放,采用了源自禅PRO的第二代ECLIPES架构动圈单元,振膜采用了锂镁合金纯金属材质,这种振膜的响应速度是很绝的,然后搭配柔性独立悬边,继而是和禅PRO结构一致的独立磁路系统——当然磁通量到不了禅PRO那么变态的地步,但也远比这价位别的耳机都猛,这个事儿很容易测,拍产品图的时候,两条耳机之间有多大的磁性互斥互吸是很容易感受的。最后是多气孔气流微控技术,带来更大的进气量以及更精确的气流控制。

等于说,达音科现在已经不光是跟别人卷了,跟自己都不饶的,ZEN PRO作为五千级别的动圈塞,把它的技术架构拿来尽可能的下放给这款两千以内的新品来用,你看着它还是隼系列的外型,它内里却已经有了“禅”系列的样子……就,不愧是你达音科,你从来都是内卷急先锋。

那么,达音科ULTRA的音质,又应该怎样形容呢?

首先,这是一条框架很端正的动圈塞,它拥有2000以下无疑很大的横向声场,而这副耳塞的纵向声场表达也明显很有修为,导致整个声场的形状都比较圆。这个声场并非一味往外张的场感,也不会说能量往里倾向聚拢,它拥有相当平衡的能量分布和渐渐消散的边界感,它的整体排布是强调自然和谐的。这个声场拿去打禅PRO自然不够分量因为不够宏大,可是你在这个价位上则完全挑不出它的毛病,反而其规模感虽然不算夸张,但场内的层次感和乐器定位都堪称甚为精确,分分明明清清楚楚,动态表达也实属好顶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频方面,在4.4插头、标配导管和均衡耳套的前提下(下文亦同此配置)它的低频并不是强调量感的玩法,属于适度量感适度厚实的前提下,提供了相当漂亮的下潜、速度感、以及乐器分离度,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它在面对信息量庞杂的音源时,低频特别“择得清、分得明”,分离度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对比同价位别的塞子包括对比隼之前的几代作品,这个低频都能呈现出一种“像素点更高”的观感,与此同时毕竟是个动圈,它的低频泛音和形体感也是维持得不错的,是一个硬桥硬马却也听得出“圈味儿”的处理方式。

中频亦呈现出很高的信息分离度和细节回馈能力,解析力和密度双双强悍,甚至有可能让人盲听时觉得这莫不是个圈铁?然而这表达之顺畅衔接之完善又不是等闲圈铁能比拟的,实际上就是有了禅PRO那种“动圈塞子做出动铁精细度和瞬态表达”的劲头,同样对于泛音不会多用,人声不会太前推,结象求一个凝聚而不疏散。值得称道的是它并非一味的咏春快打,它并不拖沓的泛音里带了一抹柔性色彩,听起来就不会觉得“楞”,更多会觉得这是一个素质很优秀且兼具不错耐听度的中频,以及动态控制相当可以。

高频属于那种给你开了天窗,天窗上给你搁一块防紫外线玻璃的做法,能明显感觉到它拥有相当优异的延伸和明敞的空间感,细节也称得上纤毫毕现,而在极高频刻意压了一点,省得太刺激太不友好。这样的高频它不会说妖冶或者柔媚,风格上它是属于通达开朗尽量不修饰的,这对于一个两千以下的泛用塞来说是合理的设置,这能导致曲风适应性尽可能最大化,即使是拿录音考究的小提琴协奏曲来考验这条塞子也会表现的足够端正利索。

只从上面这几段看来,似乎达音科ULTRA这副耳塞,除了在隼系列的声价比基础上塞进了禅系列的心脏,导致声音风格更加的细腻也更加的利索以外,也没有什么惊为天人的地方对吧?

但是呢,世间事得换位思考,如果是站在我自己的位置上,那我有太多耳塞了,素质高的风格妖的我全都不缺,自然达音科ULTRA在这几抽屉对手中间未必很出挑。

可若闭眼想一下,想想你我是个音乐爱好者,也愿意给自己买个千把块的听歌用的耳塞,仅此一条的话,你会面临什么?

1、你想要尽量好的素质,这肯定的;

2、你想要它能尽量的不偏不倚,就是说什么曲风听起来都不歪,当然了也会有人希望要个很风格性的塞子,不过如果只买一条的话,这样想的人一定不会很多,还是包打天下更符合现如今越发多元化的音乐发展趋势;

3、你希望它的动态控制尽量好一些,大编制这种东西,也许随机到一个电影配乐就冒出来很大的编制,也尽可能Hold得住;

4、你会希望它的样子、配件都棒一些,最好具备一定的可玩性,包括升级潜力,万一再过一阵子你又想换条线呢?

5、希望好推些,别太挑前端。

多了不列,就上面五条,实际上符合需求的产品看似很多,慢慢精简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多了。

尤其是在要求高素质+优秀的动态控制+不偏科的曲风+较为易驱这四件事上,达音科ULTRA做得非常好,它未必能让很多人听到入迷,但以我的经验来说,它的声音估计谁都讨厌不起来,这价位的圈铁依然不是个个都能处理好两种换能原理的味道融合以及三频衔接的,这价位别的动圈有些风格性过强有些短板比较明显,还有些比它明显难驱动——它属于那种犯错最少得选择。

就像比亚迪的秦、宋这几个主打车型,卖得越来越好,也绝不是因为它的外观看起来多新鲜或者某个单项过于强悍,搁我看来,它们横行的法宝无非是两样,一个是够强悍的性价比,一个是它们身上你能挑的短板够少。

达音科ULTRA也是这个道理,这是一个足够强悍,又看不见啥短板的塞子,可能对于它的潜在用户来说,这就已经很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