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航母的钢板真的有5米厚吗?为什么如此“抗揍”?本文给你揭秘航空母舰舰体中所用钢板最厚的地方也就是弹药库,指挥舱等等,其所用的钢板厚度在30厘米左右,还不到50厘米,又谈何5米呢!敢用5米厚的钢板制造航母,不用攻击就直接沉没了。航空母舰飞行甲板所用钢材的厚度是5厘米,6厘米,但是全舰中强度最高的;舰体的水下部分钢板的厚度在20厘米左右,主要考虑到防止鱼雷,水雷的攻击。由此可见,航空母舰所用的钢板根本不可能有5米厚的。根据以下这张图中人与钢板钢板厚度的比例,就可以知道航母使用的的钢板厚度是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造航空母舰所需的钢板要具有“耐腐蚀,可焊接,高强度,高韧性”等诸多特性,因为航空母舰自服役之后就一直在海里航行,而海水里面的盐类90%都是氯化钠,且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大部分的金属在海水里会发生都是氧去极化性腐蚀,而航母在海洋里航行时,必然会引起海水的飞溅,此外还有波浪等也会使得海水里的溶氧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加速舰体的腐蚀。所以说说,舰艇所用的钢板必须具备较强的耐腐蚀能力,否则用不几年就腐蚀的不成样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厚度也就是50毫米,有的地方可能还稍微薄一些。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呢?我们看个例子就很清楚了,下图为美国“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在1967年10月26日的爆炸事故,甲板上被炸了不少大洞,从甲板断面上看钢板厚度还没有鞋底厚。当时的“福莱斯特”号已经开始搭载28吨的F-4“鬼怪”战斗机,70年代又换装33吨的F-14“雄猫”重型战斗机,这个厚度的甲板其实已经足够使用,美国人总不会设计不符合要求的甲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网友可能坚持认为50毫米肯定是错了,因为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经常看见类似的评论,甚至有说应该是50厘米。这样吧,我们借此算一下如果航空母舰甲板达到50厘米会是什么情况,还是以上面提到的“福莱斯特”号为例,我们将这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等效成一块300m*50m*0.5m的钢板(飞行甲板最大宽度达到70米,我们取平均50米),如果按照密度7.85g/cm^3来计算的话,那么他的飞行甲板重量将达到58800吨。但是“福莱斯特”号的标准排水量也不过才59600吨,也就是说光一个甲板重量就占到标准排水量的98%,那么舰上船体、燃油、舰载机、弹药呢?不会都不要了吧,所以我们反过来推定这个50厘米的数据显然是不对的。航空母舰的钢材不是普通的钢材,而是使用特种钢材建造的,而且一艘航空母舰其实有大致三类钢板组成,舰体本身使用的是耐压型钢材,水面部分比较薄,大约是二三十毫米的厚度,而水下部位比较厚,大约厚度在150到200毫米的厚度,有的是双层甚至三层叠加,为了应付外部受损内部仍然起到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舰岛指挥部位,这些属于中枢部位,也是敌方重点攻击破坏的目标,所以装甲是比较厚的,厚度超过300毫米,这种属于装甲类钢材,跟舰体本身的钢材是有区别的,和夹板跑到使用的钢材也不一样,这种属于防护型装甲厚度高,主要用于舰岛以及弹药库和其他一些重要位置。第三就是夹板类型的钢材,这种钢材的厚度大约是50到60毫米厚,宽度长度整体性越大越好,尽量减少那些组合拼接缝隙的存在,以免造成影响飞机起降,这种钢材的要求是抗压能力在200到300mpa之间,平整度要求比较高,当然每个国家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夹板的类型厚度也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夹板太厚就会增加了航母的整体重量,会让航母变得特别的笨重,影响机动性能和航行的速度,一般都只是五厘米左右的厚度,而题目说的五米的厚度的夹板,重量得多重,整个航母肯定会直接沉到海底变成海底航母而不是水面航空机场,五米的厚度根本就完全不科学。结构板:主要用于飞机跑道、隔仓及船体结构等,尤其是飞机跑道,要求极高。首先,要求飞行甲板能够承载20~30吨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沉重冲击。其次,还要承受喷气式飞机高达几千度的火舌的烘烤。所以,飞行甲板的屈服强度一般要达到800兆帕。还有,飞行甲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一般是40~50毫米,且要求不平度达5毫米/米以下,否则会影响飞机升降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飞行甲板的板面越大越好,要尽量减少焊缝。总而言之,航用的结构钢板要求高强度、小厚度、大面积、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