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第二个“灯芯绒”,即可关注我的公众号。

7月10日

小时候的记忆里,夏天二十七八度算是高温;后来不知哪年夏天,气温首次突破了30°,那时候好惊讶啊,感觉30°啊,太热了;
​后来又不知哪年,夏天最高气温上到了31°和32°,感觉不能再高了,这数字太吓人
​今年六月份,气温一下子上到了34°;
​今天,大文登的最高气温36°。
​认知不能停留在过去,刷新,刷新,刷新……
​今天热得我,竟然没咋有心思吃饭了。
​可还是认真做晚饭了。
​吃不好,怎能与不断攀升的高温天持续抗衡呢?
祝大家夏日安好!

今日份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晚餐:​水煮虾蘸芥末酱油蒜泥,辣椒炒鸡蛋,蒜泥拌茄子,冲了两碗焦面,主食莲子(饽饽),菜都是园里新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1日

门口的月季复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餐:辣椒炒猪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米拌黄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红柿鸡蛋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2日

清晨的花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发现园边长了一个瓜,叫不上名字,不是面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瓜花一片片盛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晨摘了一筐瓜花,没来得及吃,晚上花朵都萎缩了,加了鸡蛋和葱花,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芸豆且吃且珍惜,快下shao了。两个人吃饭,也得有气势,拿出食堂师傅分菜的架势,用盆分。

蒸芸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蒜泥香菜用盐味精生抽陈醋一点糖和香油调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炖了两条偏口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菜量大,主食几乎没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前,怕红了的西红柿被雨淋了爆肚,集中摘了一小筐,心里美啊,今年是第一个西红柿的丰收年。

​这筐西红柿现在摆放在厅里的桌子中央,就为了我俩随时看到心里欢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3日

文登从昨天晚上开始下雨,今天傍晚雨停了。
​明天又是一个桑拿天。
​网友们的评论很经典,说沿海的高温天像蒸笼,内陆的高温天像烤箱。
​最近饭菜太重复,今晚换了个花样。做了韭菜盒子,冲的焦面,糖拌西红柿。
​不想做饭可是想吃饭,也不想出门吃馆子,因为出门还得穿得正儿八经,不如在家穿着拖鞋和居家服把头发用皮筋绑起来自由舒服清凉。

(焦面不是炒面。炒面是用小麦粉在锅里炒熟,有加油的,也有不加油的。焦面是大麦炒熟后去皮磨成的粉。加糖冲水喝,很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7月14日

雨后的清晨,美极,爱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5日

每天清早,我推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去园边看向日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传失败,网络异常。

重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晨邻居哥送来了他刚摘的菜豆(豇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今天有事,我一个人的午餐,清炖的菜豆还有几根老芸豆,没肉没鱼,用蛋替代。我爱吃白水煮蛋,中午吃了俩,傍晚吃了俩。别担心,我胆固醇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后,菜长得更快了。芸豆两天没摘,有的就老了。西红柿来旺季了。晚饭后,他摘芸豆,我摘柿子,满满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天天手把手教我家大哥种菜的邻居一哥二哥,今年都来我家地里摘柿子吃,他们家的柿子长得都不如我家的。
看看这枝上熟透的西红柿,掰开来,汁水丰盈,咬一口,沙媚媚滴,好吃得紧,够味儿!
​柿子我俩都当水果吃了,吃不及的直接冷冻,吃的时候无需解冻,带冰切碎做汤炖肉,味道一样的浓郁。芸豆我已经冷冻14包了。
地里收的菜菜,我一点都没浪费。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不种地,不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头的瓜几天不见,长大了好多,我看像观赏南瓜。邻居朋友亲戚给的种子多,地头到处都栽的瓜,栽的多了,自己也不知道哪棵是哪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烫的芸豆,准备冷冻。老有朋友问烫几分钟,说实话,我每次烫的量都不一样,所以时间也不一定。我都是自己看着锅里,芸豆不硬了,闻着有熟芸豆味儿就捞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傍晚的天空

看云卷云舒

令人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得见朝阳与晚霞的一天,是完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霞中的向日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连着的高温天气,很是煎熬。今晚,幸福来的太突然,现在(晚上7点20分)屋里28°,院子里24°,院子外22°,站在外面拍云,西北风凉嗖嗖的,吹得我想找件长袖外套了。今天文登最高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6日

又是一个大热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城里的娃儿科普下瓜的公花母花。

公花,花的蒂部啥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花的花蕾,还没开花呢,蒂部自带个小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花谢了,蒂部的小瓜开始生长膨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母花开花了,若是花没被授上粉,花朵蒂部的小瓜会枯萎掉。

​别担心它们授不上粉,大清早的,蜜蜂还有一种形体大的肥硕飞蛾嗡嗡嗡的在花蕊间此起彼伏,粘满花粉的身影忙碌穿梭在瓜花从中,晃得人眼花缭乱。

昂扬向上的向日葵初开时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盘低垂的是开始长种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花盘重量的增加,头会越来越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家向日葵平均高度2米8,实在是没有这么长的杆子来支撑它。随它自由生长吧。

​自然之美和乐趣,无处不在。

午餐:一荤一素一水果,主食熥的剩米饭和莲子,一顿消耗了半盆辣椒。
​辣椒用猪油煎得软软的,只用盐和生抽调味,香辣又下饭(网友留言加豆豉更下饭,听人劝吃饱饭,我下单的豆豉马上就要来了)。排骨用冰糖炒的糖色,没提前焯水,小火慢炖,大火收汁,色香味儿俱佳。
​自家的饭菜,吃着太哇塞。

(排骨里面加了四个水煮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4点45分,采摘。今日份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上买的蚬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煮了取肉,留原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芸豆和蚬子打卤,煮了两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吃大碗的,他吃小碗的,他说中午肉吃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点18分的晚霞

这两天,每天都有晚霞看,而且晚上温度低,凉快,好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7日

新周开始。

昨晚和今早晨,小风凉嗖嗖的,有点立秋的感觉,恍惚。

最近大家都在天天念叨着热啊热啊,明天18号,下月8号就立秋了,再过4个月就得交暖气费了。

这么想着,咱是不是得珍惜眼下这炙热的天气呢。

太阳也不是每天都这么热情似火,我们也不是每天都能爱与被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灯芯绒,美食名博,美食作家,著有畅销美食书籍《灯芯绒的亲情菜》《我爱凉拌菜》《高考餐,灯芯绒私人订制》《鱼!虾!蟹!》《面食享不停》《家有学童 好好做饭》,这六本书淘宝、当当、京东和亚马逊都有销售。

随缘,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