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李白,巴结权贵、充当赘婿、变成反贼,还人傻钱多、说了就忘。

而我们印象里,李白不媚权贵,让杨贵妃研墨,高力士捧鞋,他有铁棒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伟大的天才,他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看完《长安三万里》,李白不是我认识的李白了。

公元760年,大唐盛世之时,唐朝京城长安的酒馆里,一个神秘而自负的年轻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就是李白,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他的来历和言行举止却让人难以捉摸。

长安的酒馆里,李白展开了他的故事,口若悬河地讲述着创业、干大事的计划,却又模糊不清地谈论自己的来历,时而说是陇西人,时而说是峨眉山人,不时又自称是凉武昭王九世孙。

人们笑问:“你到底是哪里人?”

李白摇摇头,反问道:“难道我说的还不清楚?”

众人摇摇头,厌恶地走开了,这都什么人呀?

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也就算了,李白竟然还自恋的要命。

26岁的时候,李白笑嘻嘻地自夸:我这个人长得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不去求别人。

年轻的时候不说了,可是到了50,60岁的时候,李白夸自己:“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足见李白对自己的才华和前途信心满满,但在旁人看来,这却是一种自恋,自恋得无边了。

自恋就自恋吧,如此自恋的他,却想着靠入赘来巴结权贵。

李白第一次婚姻,就是是入赘。夫人的爷爷,是早些时候朝廷左相许圉师,一时,有人对李白翻白眼。

最后一次婚姻,李白又结识了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决定再次入赘,引发更大的争议。

两个对象都是宰相的孙女,可惜都是前宰相,在任的宰相,可能看不起李白吧。

关键是,两次婚姻都是入赘。

李白要干什么?这难道不是想着攀附权贵?

高适和杜甫,这两位诗人是李白最亲密的知音,他们却也看不惯李白的所作所为,常常为李白的言行感到忧心忡忡。

02

更为严重的是,李白是一个看不起形势的人,总是站在错误的那一面。

让杨贵妃研墨,要高力士捧鞋,只不过是子虚乌有的传说,真实的情况却是,他一直夸杨国忠,竟然一直夸到了安史之乱前。

人们都知道,杨国忠是个奸相。可李白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就是没认清杨国忠的真面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出现动荡,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四海崩摧。

李白的好友高适和杜甫都投奔了新君肃宗,但李白却想着,反正都是为了平叛,投奔谁不是投奔,于是,他选择了永王李璘。

他觉得李璘是可以为国家效力的,但很快他发现,李璘对权力的渴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李璘发动兵变,永王之乱爆发。

李白忍受着世人的嘲笑和指责,因为他的选择被视为背叛。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成为了反贼的一员。

而此时,大唐的朝堂上也动荡不安,内忧外患。

李白在战乱中和高适再次相遇,高适劝告李白,他在误入歧途时,早已看破李璘的真面目。

但李白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我从未见过如此天真幼稚的人!”高适只能暗自叹息着。

杜甫在战乱中,也劝说李白:“李白,你是诗人,你的真实价值不在于权贵的眷顾,而在于你的诗魂和情感。”

李白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他明白自己曾经的盲目和幼稚。他感慨万分地说:“若是能重来,我要重新选择。”

经历了一番内心的挣扎,李白终于决定放弃反贼的身份,离开这片混乱的土地。

03

他的诗魂再次被激发,他用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情和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为上将军,武为君侯帅。”李白决定加入李光弼的队伍,投身战斗。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勇气。虽然过去的错误不能改变,但他要用未来的努力去弥补。

李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贪慕权贵,却也敢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他入赘相府受拘束,但是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放纵。他庸俗却又不凡,消极却又昂扬。

看来,人生并非简单的黑与白,而是多样的灰色。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充满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热爱。

李白是一个矛盾的传奇,一个充满魅力与争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