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位列五帝,到底有什么功劳?他的管理能力,你别不信
老严国学思想
2023-07-16 16:26新疆
黄帝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儿子就是颛顼帝,颛顼帝有个儿子叫穷蝉,穷蝉的儿子叫敬康,敬康的儿子叫句望,句望的儿子叫桥牛,桥牛的儿子叫瞽叟。按照当时的规矩,帝王的儿子当中那些比较有才能的,都会给予封地,也就是去当部落首领。然而有两种状况打破这种规定。第一种就是大洪水之后人口减少,相应的部落数量也减少了很多,形成官多民少的局面,所以一些帝王的后代也就没有封地了。另一种状况是,纵然是帝王的儿子,如果才智比较平庸,那也不可能获得封地。穷蝉应该是有封地的。具体到第几代时就没有封地了,则不得而知。因为有过封地,所以姓也改了,不知道从第几代起就姓姚了。而这些后代,也就越来越平民化,不知道从第几代开始,就要亲手耕种,自力更生养家糊口了。
瞽叟的儿子名叫重华,姚姓。也可以叫他姚重华。他是黄帝的第八代孙,不过已经成了一个农民了。他居住在历山,每天早出晚归,不是上山耕地,就是下河捕鱼,或者入云打柴。这些生活在城里人看来逍遥自在——当然指的是现代城里人——只有亲身过着的人才知道有多苦多累。
姚重华的父亲,估计自己是有名字的,但因为是个瞎子,因此被人称作瞽叟,而且正史也这么记载了,真名也就失传了。而这个瞎子还有些本事,原配去世之后,还找了一个寡妇。这个寡妇带来一个儿子,名叫象。
瞽叟更喜欢这个拖油瓶象,为了讨好他,宁愿杀死自己的儿子。他让姚重华上屋顶去修房子,之后把楼梯抽走了。他心想这就把姚重华困死在房顶上了。殊不知房顶上晒着两个斗笠。姚重华把两个斗笠绑在两个手臂上,从房顶上飞了下来。这可能是历史记载最早的人类飞行。
瞽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让姚重华去挖井,挖到足够深的时候,他从井口倒下泥土,想把姚重华活埋在井里。然而姚重华早有发觉,他提前在井里挖了一个侧井,通过侧井逃了出来。
瞽叟把姚重华的家产都分了。姚重华回来见他们,就像没事情一样,该孝顺的照样孝顺,该关爱的照样关爱。这种品德情操,当然是圣人中的圣人了。可惜这两个小故事是后世的人编撰的。从周文王开始,孝悌才正式成为一种品德修养。在那之前,尤其是五帝时期,大家都是伏羲女娲的后代,连辈分都区分得不那么详细,更别说什么孝悌了。
当时尧正在广求人才,四岳就向他推荐了姚重华。而尧也听到过姚重华的名声,因此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把自己的九个儿子送给他做奴仆,其实是观察姚重华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品德高尚。
姚重华通过了考核。尧把他召集到都城,告诉他要把帝位传给他。姚重华推辞了一番,还是同意了。这就是舜。尧自己退居二线,让舜代理天子。舜效仿黄帝巡视四方,和各地山神四岳等见面,深入了解天下局势,洞悉生民艰难。当时天下分为十二州,应该像黄帝时候一样各州都有州牧。舜走遍了十二州,了解到天下有四罪,分别是共工、三苗、驩兜和鲧。
共工品德不好,喜欢搞歪门邪道,而驩兜曾经举荐他主管工业制造,因此两人同时获罪。三苗在江淮荆州一带,经常为非作歹,欺压和掠夺其他部落。而鲧则是因为治水不成功。上面这些罪名,是《史记》这样讲的。当然在我们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举荐一个人只是眼光问题,治水不成功只是水平问题,都不是主动作恶,算不上是罪。所以老严还是怀疑《史记》等书隐瞒了什么,这四罪可能涉及到内部权力争斗。
舜巡视回来之后,就向尧建议处理这三个人和一个部落联盟。在尧同意之下,把三苗迁到三危山,让他们教化西边的少数民族。 把驩兜流放到崇山,让他教化南面的少数民族。把共工流放到幽陵,让他教化北边的少数民族。当时鲧在羽山,尧派祝融去直接把他杀了。到了西汉时候,可能也有人发现了这些罪名不伦不类,因此给鲧加了个罪名,说他偷了尧的息壤。
总之,尧就把帝位给了舜。当然我们见到的历史是这么说的,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说法。比如李白的诗就写到“或云尧幽囚、舜野死”。这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讲到过,这里不再重复。
名列五帝之一,舜的功劳是非常显赫的,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