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地讲,这个“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真实身份,恐怕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它其实就是中国的南方邻居——印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生产国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该国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约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印度在人均粮食产量只有中国一半的情况下,将粮食出口看作是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庞大的人口所省出来的口粮,成为印度政府启动工业化、现代化的资金,这牺牲的其实是印度数亿民众吃饱的权利。而现如今,随着粮食价格上涨,这些底层印度民众连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条件都不具备了。印度食品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首都新德里地区的大米零售价格今年已上涨了约15%,而全国平均价格上涨了8%。

粮食作为大宗商品,其价格的波动会直接体现在其他商品上。如此之高的涨幅,已经让印度底层民众苦不堪言。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在当下发生严重的饥荒,印度政府正考虑制定一项计划,即禁止出口所有非巴斯马蒂大米的计划。这个巴斯马蒂大米其实就是印度长粒米,按照新德里电视台的估计,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印度约80%的大米出口将受到限制,可以有效降低印度国内的大米价格。

上文已经提到了印度在大米出口领域中的地位,如此极端的一项政策,不可能不对粮食市场造成影响。而外界的目光也顺其自然地落在了中国身上:同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且都将大米作为主食,印度限制粮食出口会不会直接拉高中国进口粮食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来看,大米市场少了印度这个卖家,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印度国内大米价格之所以暴涨,主要原因是其国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大量印度民众的收入没能跟上这一涨幅,这是结构性的问题,预计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而另一原因则是气象方面,由于市场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农作物受损,国际大米价格普遍上涨,而印度由于其地理位置受影响最深,考虑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季节性,这一因素也不会作用太长时间。

不过,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还是需要握在自己手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在今年5月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粮食安全有充足保证。而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此前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水稻的库存就已经达到了1.15亿吨,光吃库存就足够全国人民吃上9个月。

综合来说,即便印度这个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限制大米出口,中国还是能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更何况中国从印度进口粮食的总量并不高,2020年才开始进口印度的大米,此前已经有30年没有进口过了,而且还不是用作口粮。这波印度限制粮食出口的风波,还波及不到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