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高光时刻的广汽三菱,也止步于不断加速的国内车市淘汰赛中。

近日,一张《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下称全员信)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并引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中称广汽三菱目前的产品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此外,广汽三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

针对“广汽三菱或进行人员结构优化”的消息,广汽集团方面回应表示,“情况属实。目前,广汽三菱的股东三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的纾困转型工作。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业绩低迷

广汽三菱的困境早有端倪。今年4月,有消息称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生产线产能将转作为同集团自主品牌代工。随后,有消息指向该品牌为广汽三菱,称其将出售长沙工厂,用于生产广汽埃安的电动汽车。对此,广汽三菱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接到任何关于“三菱退出中国”的通知。

而早在2020年,三菱汽车首席执行官加藤隆雄就曾表示计划缩减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将重心转移到了东盟市场。彼时就有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传出。

近几年来, 广汽三菱的销量逐渐下滑,产能空置也成了“日常”。根据广汽集团公布的销售数据,2020年至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

2023年,据广汽集团披露的3月产销快报,广汽三菱月销量为2471辆,同比增长23.43%;1-3月份累计销量3969辆,同比下降57.95%。而到了4月份,广汽三菱的数据已经消失不见。

也就是在4月,广汽三菱被曝工厂停产。消息称,从3月8日之后,三菱长沙工厂停产新车,期间部分零部件继续生产。此后,尽管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一再澄清,目前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即便公司在华面临困难,长沙工厂将按计划于6月重启生产。

然而,7月13日被曝光的“致员工信”表明,广汽三菱的这一复产计划已搁浅。据乘联会数据,今年5月,广汽三菱产销量均为0;1-5月,广汽三菱累计产量仅为3367辆,同比下滑75%,累计销量为8943辆,同比下滑25.1%。

进退两难

广汽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汽三菱负债总额65.74亿元,资产总额81.3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81%。

6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会曾通过一则提供委托贷款议案,拟向广汽三菱提供9.42亿元委托贷款,进行“输血”。公告显示,为有利于有序、平稳推进广汽三菱后续经营发展,经股东各方协商一致,同意各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广汽三菱提供总额不超过18.84亿元的资金支持。

这不是广汽第一次向广汽三菱提供贷款。2022年9月,广汽集团紧急输血掉队的合资企业,15亿元的资金里划了10亿元给广汽三菱,以改善现金流。但这并未挽回颓势。广汽三菱去年全年亏损近20亿元,到年底时资产负债率已经升至98.33%。

然而,数十亿的贷款对于几乎资不抵债的广汽三菱而言,不过杯水车薪。

“三菱汽车的发展重心早已不在中国,所以技术和产品都没有向中国市场倾斜。”在业内人士和看来,广汽三菱被边缘化主要原因是车型单一,缺乏新车型投放。另外,股东双方对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三菱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地位和话语权不足,使得其发展受到制约。

伴随汽车市场洗牌加剧,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合资品牌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包括铃木、菲亚特、雷诺、DS、讴歌、Jeep等品牌已经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燃油车领域没有明显突破,电动化领域也没有太多布局,这直接导致广汽三菱丢失了原本的阵地之后,也无法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

广汽三菱在上述信中也提到,“历史向前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在近几个月,公司经营层及股东方都做了最大的努力,有百般不舍,又万分无奈。但顺应趋势,抓住新能源转型的机遇,公司将迎来涅槃重生。”

但广汽三菱想要破釜沉舟,卷土从来,岂非易事?如今广汽三菱半年发生的转折,很难不让人不猜测其最终步广汽菲克的后尘。广汽三菱,恐怕真的要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