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我看两遍了。
看完第一遍时,我先采访了我妈: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
我妈说:感觉挺好看的,就是有点深奥。
接着她又说:你说这么一个动画片,为啥要拍仨小时呢?
一时间,我竟答不上来。
于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也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我第二次进了影院。
而,在整个二刷过程中,我不断地产生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就像电影里,通过吴道子的画,张旭领悟了书法的真谛一样——
通过《长安三万里》,我看懂了追光,看懂了长安,看懂了李白。
然后,我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长安三万里》的主人公,是李白和高适。
李白,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世俗难以理解的人类星辰。
高适呢,则是个像你我一样天资平常的,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历史上,高适加冠成年后才开始学习诗书,知命之年(五十岁)才中得举人。
因此在电影里,创作者幻想少年高适,患有阅读障碍和口吃,其实并不过分。
电影开场,透过高适这一“普通人”的视角,创作者带领我们回到了那段历史。
作为身处俗世的“普通人”,高适是怎样看待李白的?
很多时候,是看不懂。
高适第一次看不懂李白,是两人初识之际,谋划各自的前途。
李白拿着作品,敲响了江夏大官李邕的家门,想请对方向朝廷举荐自己。
李白让高适与他同去,可高适却说:我跟他家又没交情,这不太好吧?
而李白则说:以我李白的才华,抵得上一千年的相识,一万年的交情!
接下来,高适就站在门外,看着李白如何毛遂自荐,如何吃了闭门羹,如何恼羞成怒,如何又恢复成云淡风轻,傻乐着去逛黄鹤楼……
此时此刻,高适心中定然在想:李兄啊李兄,你怎么如此天真幼稚,如此“不守规矩”?
此时此刻,高适还没意识到,李白的“天真”有多么伟大,多么灿烂,多么了不起。
就像我妈没有意识到,那些敢于打破常规,敢拍“中国最长动画电影”的年轻人,其实也是很了不起的。
高适不懂李白,是因为他像普通人一样,思想完全来源于社会世俗,深知“荐举需要靠人脉”等约定俗成的规矩。
而李白呢?他的思想,完全跳脱了世俗之外,根本不在乎所谓的约定俗成,只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赤诚之心。
换句话讲,高适关注的是现实,活法就像现实中的我们;而李白关注的是理想,活法就像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理想中的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写人生,写饮酒。
高适写的,是近在眼前的“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而李白写的,是如梦似幻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惟有饮者留其名”!
与李白分别后,高适漂泊在长安,事业四处碰壁,仕途遥望无期。
玉真公主府内,他不禁感叹,自己苦练多年的枪法,如今却用来讨妇人欢喜。
到底咋回事,高适明明那么努力,那么上进,却总是有劲无处使呢?
在创作者看来,原因之一是——
高适年轻时,整个人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思维比较刻板,不知该为何而战。
而李白的存在,一点点消除了高适脑中的混沌,逐渐启蒙了高适思想的包容性。
一年后,高适来到扬州,再次遇见了李白。
此时,李白虽仍是“贱民”(商人之子),却已能跟当地的“贵族”称兄道弟。
烟波之上,李白击鼓饮酒作诗,为伴舞的美人豪掷千金,享尽了人间物欲。
将军府内,李白又观赏了吴道子和裴将军的文武双绝,精神体验达到了极致。
然而,目睹这一切的高适,却觉得李白不务正业,自己跟他混是虚度光阴。
在高适看来,好男儿应当志在建功立业,不该如此沉溺于“人生的虚幻”。
这像不像一个思维固化的退休老干部,在训斥一个年轻的摇滚乐天才?
这,是高适第二次看不懂李白。
直到,李白身旁的裴十二,要跟高适比拼武艺。
直到,高适的一杆长枪,败在了裴十二的剑下。
裴十二解开了自己的长发。
她用自身经历告诉高适:我和李白一直都在磨练技艺,只是你看不懂而已。
而在眼下这个充斥刻板歧视的环境中,你所谓的“建功立业”,才是人生的虚幻。
这一刻,对高适来说,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风暴时刻。
这一刻,高适似乎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那么混沌无知。
于是,为了能看懂这个世界,看懂李白,高适决定离开大城市,回到梁园老家,开始读书写字。
也是从这一刻起,高适的目光由呆滞转变成了坚毅,彻底摆脱了口吃的毛病。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几年后,当第三次与李白重逢时,高适也成为了一名诗人。
经过多年的阅读和苦思,高适初步构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也因此,在相扑比赛中,高适破天荒地看清了李白的招式,学会了“以虚驭实”。
梁园老家,高适和李白煮酒吃鱼,毫无芥蒂地交换了彼此的经历与心事。
发现没?
高适和李白,分开时经常满怀不悦,情感产生破裂和罅隙。
可每次重逢时,却又都更加欢喜,比之前有了更深的情谊。
这是因为,君子和而不同。
现实与理想,虽像阴阳一般色彩两极,却能互相照应,弥补彼此的缺失。
其实,世俗意义上,高适跟李白意见不同时,高适通常都是“正确”的。
在江夏,高适告诉李白,“荐举需要靠人脉”,是“正确”的。
在扬州,高适告诉李白,“千金买笑,不能长久”,是“正确”的。
在梁园,高适告诉李白,“入赘不可,会被人瞧不起”,是“正确”的。
多年以后,长安城内,花萼相辉楼上,当李白与贺知章、王昌龄等人迷痴大醉饮酒作诗时,高适无奈地选择了离开。
在高适看来,李白身为天下名士,不应那样醉生梦死,而该“早点清醒清醒”。
这,依然还是“正确”的
如果听了高适的话,可能李白就不会多走那许多弯路,不会一生颠沛流离。
而如果李白没有一生颠沛流离,那么唐代所有的诗人,都会被提高一个段位。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
多年以后,当我们说童年,不会有青梅竹马;说爱情,不会有刻骨铭心;说享受,不会有天伦之乐;说豪迈,不会有惊天动地。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不会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扶摇直上九万里”……
倘若李白从小就听人劝,愿意规规矩矩做事,那么以他的出身和智慧,很可能会富甲一方,安稳的度过一辈子。
而中华文明,则会失去一颗璀璨的星辰。
上段文案出自综艺《国家宝藏》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我妈提出的那个问题——
你说这么一个动画片,为啥要拍仨小时呢?
难道创作者不明白,把电影做到这种长度,排片会被院线砍掉三分之一,会令很多观众直接放弃买票吗?
难道创作者不明白,在这样一个短视频的时代,人们正在放弃枯燥的文学,越来越喜欢短平快的体验吗?
他们说,他们用尽最大精力,全面性调研了唐朝诗人的历史和传说。
可这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正确”,为啥他们就是不明白?
关于动画电影怎么拍才能赚钱,业内其实早就已经有过成功案例——
先按照好莱坞标准,写出一个三幕式的、符合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剧本。
接着把人物做成大眼睛尖下巴,总之切记不要“土”,怎么“洋气”怎么来。
最后,再套上一个中国古代的背景外衣,借鉴点人人皆知的古典名著素材。
如此,一部“正确”的,能赚钱的“中国动画”,不就做出来了吗?
追光啊追光,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怎么就不明白?
你们为啥非要去追求“无聊的历史”和“过时的文化”呢?
二刷结束,从电影院回来后,我心痛的看到,网上有太多人,对《长安三万里》表示不理解。
比如,电影采用散文回忆录式的叙事结构,明明是想给观众更多的留白和想象空间,尊重观众的智慧。
结果,这种东方式的意境表达,却被某些人说成了“故事不紧凑”、“流水线”。
比如,高适俘获了吐蕃敌军时,假装用枪抹了自己脖子,明明是想以虚驭实,使其回去报信,迷惑吐蕃军对唐军的判断。
结果,这种遥相呼应的巧妙构思,某些人却非但看不出来,还说是“无意义的废笔”。
电影结尾,安史之乱后,仍未建功立业的高适,一路马不停蹄。
此时,黄鹤楼已经被战火损毁,扬州与长安都变成了人间地狱。
高适看着废墟上,曾与李白共享“极乐之宴”的舞女,不禁思绪万千。
当他回想往昔岁月,他终于明白,大唐究竟何以伟大,自己应该为何而战了。
不是为了恢复祖上荣光,也不是为了帝王将相,更不是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而是为了长安,为了诗歌,为了知己,为了李白。
不是因为李白报效大唐所以光荣,而是因为大唐有了李白,所以才辉煌耀眼。
从电影院回来后,我在网上看到最可笑的一个评论,是某人觉得高适进攻吐蕃时,高喊的那句“为了长安”很尴尬。
他的理由是,长安城在电影里存在的时长,还不如扬州和边境战场多,所以那句“为了长安”无法令他感同身受。
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华文明里,很多时候,长安所指的,并不是某一个地理位置。
当你写诗时,你的纸张就是长安;当你画画时,你的画板就是长安;
当你拍电影时,你的镜头和电脑前的一切,都是长安。
你说,这么一个动画片,为啥要拍成仨小时呢?
为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