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不知道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用的武器肯定是木棍和石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夜幕降临,一艘小船停靠在市区附近。10个人下了船,上了码头。有人上了出租车。其余人融入了这座海滨城市2000万的人潮中。几小时后,为期3天的死亡和毁灭狂潮开始,一座世界都市进入一级防范紧闭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船上来客从背包里掏出自动武器和炸弹,袭击了9处场所,包括中央火车站、两家高档酒店和一处犹太文化中心。他们从未去过孟买,但事先用谷歌图片和地图研究袭击目标。他们用手机和指挥者保持联络。指挥者通过电视观察印度警察和军队的反应,并对袭击者如何调整计划提出建议。

印度安全部门反应欠佳。反袭击指挥团队专门应对这类袭击,但他们驻扎在数百英里外的新德里。耗时许久才调到一架飞机把他们送到孟买。烟雾散去,酒店的大火被扑灭,数十具尸体运到停尸房,在此之 后,印度情报部门印度调查分析局终于确认袭击者来源。在美国同行的帮助下,印度调查分析局的分析员还确认了指挥者在袭击过程中的位 置。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巴基斯坦恐怖组织。

印度军方认为印度需要有应对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的能力,须拥有对巴基斯坦发动战争的能力,并且不引起核问题升级。印度必须能够在72小时以内启动战斗。他们称这种新方式为冷启动。

冷启动的目的是破坏巴基斯坦方面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全面军事入侵可能会使巴基斯坦发起核战争。因此,印度设计了冷启动,避免过度挑衅。印度可能低估了巴基斯坦方面使用核武器的意愿。印度认为巴基斯坦只会在一种情况下诉诸核武器,即巴基斯坦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时,或者巴基斯坦军队完全溃败摧毁时。一些证据表明,印度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人们担心,究竟谁会做出发射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决定。

从20世纪70年代初,巴基斯坦开始研发核武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解决这种失衡局面。印度受其影响,感受到支持自有核武器研发项目的压力。虽然两国都很努力地自主研发作战炸弹,印度用了10年的时间抢先取得成果。1974年,印度引爆首个核装置“佛祖的微笑”,直到1983年,巴基斯坦才有能力开始次临界核试验。1998年是两国核试验最多的年份,共引爆11个不同类型的核装置,联合国于1996年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其签约国对此极为恐慌。专家一致认为,自此,巴基斯坦生产部署的核武器数量超过印度。两国现在持有不同类型的核装置,都有原子弹和导弹弹头。

巴基斯坦战术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基斯坦给陆军配备一种新武器——战术核武器。这些都是短程导弹或炮弹上的低当量核弹头,供战场使用。直到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才有战略核武器、高当量核弹和远程弹道导弹的核弹头,能够深入敌方领土、指挥部、机场、导弹基地、物流中心,甚至直击政治和经济目标。战术弹头要安装在射程不到40英里的导弹上。巴方考虑到导弹发射器很可能在前线后方,导弹只能抵达敌方领域几英里,要在离巴基斯坦前线很远的地方引爆,避免误伤巴方部队。战术核武器旨在制服印度冷启动计划,阻止印方部队入侵巴基斯坦。

表面上看,战术核武器听起来不可怕,因为它们当量很低,不能夷平整座城市。因此,有人可能认为它们不像战略核弹那样危险,但战术核武器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它们的当量低,“仅仅”相当于几百吨炸药,使用起来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小。

低当量核武器的使用很容易愈演愈烈。例如,100吨当量的核弹会诱发1000吨当量核弹的报复性打击,随后又引发10000吨当量弹头的反报复打击,以此类推。战术核武器爆炸后也会放射核辐射,但未来几年,任何人走进辐射区,电离辐射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巴基斯坦当地军事指挥官可能没有权力发射核武器,但是他能够这么做来挽救自己的部队,避免被印度的冷启动击溃。同样,恐怖组织可能会缴获一件装配完整的核武器,而不是某个部件。2011年5月,恐怖组织袭击并入侵卡拉奇附近的巴基斯坦海军基地,因人们普遍相信该基地存有核武器。2007—2013年,疑似存有核武器的其他四处基地也遭遇恐怖袭击。袭击事件频发,巴基斯坦核弹头安全令人忧心。

本·拉登袭击以及巴基斯坦对这些事件反应的结果是,亚洲次大陆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印度开发了针对未来巴基斯坦恐怖袭击的快速反应能力,其预设前提是印度假定的巴基斯坦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上述政策变更和产量增加之后,巴基斯坦顺理成章地降低了这一门槛。此举使战争中被包围的指挥官或和平时期的流氓指挥官更容易单方面对印度发动核打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唯一核战计划是先发制人,无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核武器发射出去,美国核战争理论家对此极为震惊。了解到这个“战略”后,美国官员和军事战术家参与推动70年代的“有限核选择”重大倡议。其想法是,即便只发射几件核武器,美苏领导人的恐慌也会升级,他们会停用、后撤、冷却。一些“冷战”后研究表明,苏联军队没有实施有限核选择概念,一旦启用核武器,直到彻底实施攻击计划,或直到发射完所有核武器之前绝不停手。

事实是,没有人真正知道,当一方开始向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另一方使用核武器时,后果会如何。在混乱的核战争中,可能无法控制战争升级。在亚洲次大陆,任何核武器使用都会使战争升级,直到双方耗尽核武器。这种事情,在为期一天的快速核交战中就可能发生。

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武库存合计可能不足500件,但库存量正迅速攀升。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武库存相比,它们确实是一个小数目,美俄两国一度各自持有20000多件核武器。然而,如果印巴相互使用数百件核武器,数百万士兵将“即刻死亡”,随后数年,辐射致病或辐射感染又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一项预测认为“即刻死亡”人口总数会达到 2000万,约占“二战”期间死亡人数的40%。鉴于目前两国有14亿人口,死亡人数可能还会高得多。该预测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城市将成为袭击目标,以摧毁军事和政治指挥设施、物流系统、机场和港口。

对可能经历核战的十几亿人口而言,亚洲次大陆将成为人间炼狱。两国将发生大面积饥荒,放射疾病泛滥成灾,医疗系统崩溃。两国经济将彻底分崩离析。鉴于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空前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反应。最终,地区性核战争成为世界历史上的罕见灾难。

世界有核国家

1982年美苏发生核战的概率很大,两国发生核战的后果远不止摧毁美苏和它们在欧洲的盟友。科学家表示,核战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1983年,28名美国和苏联科学家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有关核战长期全球生物学后果的会议。会议讨论结果于1984年发表在《寒冷与黑暗:核战后的世界》一书中。这本书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美苏最高层政府也备受关注。

回顾往事,发射第一件核武器已40多年,两个超级大国生产了上万件核武器,但是世界上各大强国并没有真正理解互相使用核武器的后果,这似乎令人费解。毕竟,它们曾经数次处于一触即发的局面,最著名的例子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两个国家的核武器导弹都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可以发射。按照当时常规,装配核武器的美国B–52轰炸机在俄罗斯领空外飞行巡逻,每架轰炸机都有预定目标,随时等待口令。虽然大量配备核武器,但关于核武器的一些事情我们一开始并不了解。一个是电磁脉冲,在拉斯韦加斯附近的几次核试验“炸毁”距离甚远的电子器件后,科学家才开始意识到核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远远超出爆炸半径范围,破坏电子器件电路,核战在多处同时引发的熊熊大火会产生全球性气候影响。

虽然很多人现在意识到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生重大核战争可能意味着世界的终结,但当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实际上还有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并不相信这一点。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计划核战后再进行重建。两国都在保护性庇护所等项目上投入大量资源,希望核战过后浴火重生。巴西和印度等地可能有人认为,核战过后,他们的国家将成为地球上新的超级大国。然而,不存在生存和重建这回事。不会有继任的超级大国。由于众多大型火风暴造成的气候影响,即便不是所有人,多数人也会逐渐死亡,这就是核冬天理论。

第一,它假定核战指挥官会瞄准城市。战略家称之为等值打击,这是核打击的委婉说法,意思是打击对方的核力量和军事设施。

核冬天的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它提出了一个事实,实验原则和日本实地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城市中的核爆炸会产生火风暴,熊熊烈火产生的上升气流从地面吸纳高速强风,导致燃烧持续。高温点燃几乎一切物质,在整座城中蔓延。大火产生的极端高温使其他可燃物变得干燥,点燃其他物体,火势蔓延更远。“二战”中,盟军的炸弹利用燃烧装置在汉堡、德累斯顿、名古屋、横滨、东京、大阪、神户引起了这样的火风暴,在广岛和长崎动用了核武器。此外,一场全面核战争中,许多大城市引爆的核武器远比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大。

第三,这样的大火吞噬建筑物和建筑内部的一切,产生一种烟尘,通过上升气流进入上层大气。风火暴借爆裂煤气管道和油罐之力肆虐,大量烟尘飘升,几十座或上百座城市被摧毁。

第四,他们认为烟尘会飘浮空中,因为日照会加热烟尘,使其停留在成雨云层上。烟尘随全球风向飘散,最终覆盖南北半球。

第五,烟尘会遮蔽大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依赖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就是维持地球大部分生命的植物将面临死亡。此外,臭氧层会遭到破坏,更多紫外线辐射和宇宙射线进入地球生物圈,进一步破坏农作物,破坏大多数生物体的DNA。有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模拟核战后果,但基本情况是,大型核战后,幸存者会生不如死,希望尽早加入死者行列。核战后是否意味着人类这种生命形式在地球彻底消失,或者是现代人类文明的终结,科学家对此意见不一。

核冬天理论的政治影响是什么,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答案。但当时的美苏领导人后来承认,核冬天理论促使他们采取行动。里根总统,全世界都知道他迫切想和苏联开战。然而,读了核冬天理论之后,里根在冰岛会见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并提议废除核武器。戈尔巴乔夫对核冬天的担忧也与日俱增,他原则上同意了提议,但他建议两国首先限制新武器部署,然后削减库存。

辐射描写的和战后的废土世界

随后,对核冬天理论的兴趣淡化了。“冷战”以和平告终。苏联及其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纷纷解体。美国和苏联数千件核武器被拆除销毁。另有数千件核武器从西欧和中欧撤出。一些科学家对核冬天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该理论为取得政治效果而夸大其词。岁月流逝,科学家开始关注臭氧损耗和温室气体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全球变暖,后来被称为气候变化。

虽然美国和俄罗斯持有的核弹头数量比几十年前少得多,其数量仍足以造成全球核冬天。在美国或俄罗斯不参与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产生类似结果。假设印度巴基斯坦双方各使用50件核武器,攻击等值目标,比如城市,模型得出的结果是,城市作为易燃区会产生 500万吨烟尘和浓烟,很快就会进入高层大气。

因为烟尘在中间层分散、臭氧在平流层进一步消耗,这样的“地区战争”会带来全球性的气候和生态影响。气温将急剧下降。在各大陆中部,像堪萨斯这样的地方,夏天温度将低于零度。这些情况很类似16—19世纪的“小冰河期”,会比过去2000年甚至更久以前都要冷。他们使用新的农业模型预测,许多农作物会衰败,包括中国40%的冬小麦和35%的春小麦,美国20%的玉米。饥荒成为大范围问题,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使用了全球1‰的核武器。

还有很多游戏都是对核冬天后的世界进行展示,比如辐射,辐射系列游戏的设定很好地展示了一个后核战争世界的景象,并且探索了人类在残酷环境下的生存和社会重建的困境。

游戏设定在一场发生在20世纪的核战争后的世界。在战争爆发后的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核武器被投放,摧毁了几乎整个世界。爆炸释放出的强大辐射和毁灭性的能量使地球的表面变得荒芜不堪,大部分的人类被杀死或变异。残存的人类为了生存,聚集在废墟和避难所中,尽力适应这个残酷的新世界。

核战争后的背景在游戏中被精细地描绘出来,包括废弃的城市废墟、辐射污染的土地、变异的野兽和幸存者组织之间的冲突。在这个世界中,资源极度匮乏,食物和水变成了珍贵的贸易品。同时,辐射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奇怪的变异生物的出现,其中包括具有决定性地改变身体结构和心智的人类变种。

辐射系列游戏通过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后核战争背景,吸引了众多的玩家。它不仅展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也探索了人类的希望、恢复和重建的主题。这些游戏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向玩家传达了一个警示,让人们反思核战争的可怕影响,并思考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的未来,警醒世人核冬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