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了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文明绵延传承。内聚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和众多人口,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外在条件。持续沿用的汉字以其广泛适用性、文化附加功能、高度组词能力、形音义一体功能、文化固化功能等,是中华文化持久传承的坚固载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水乳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了条件。丰富的、多层次的教化体系,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障机制。独特的史学传统,铸就了赓续延绵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不断前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凝结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典籍,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展现了独到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丝绸、瓷器和茶叶,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国,成为独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中华民族牢牢坚守着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以鲜明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标识出何以中国、何以中华民族,从而使中华文明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老中华文明的延续,是中华文明的全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要在于传承好中华文明,关键在于发展好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古老的中华文明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时代特征,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世界原生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丰富,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文化格局,而且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事实上,在文明发展史上,中外文明的双向互动始终相伴。中华文明海纳百川,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滋补本民族文化血脉,还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传递出灿烂的“智慧之光”。在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汇、相互浸染;在与外部世界交往中,中华文明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明、波斯文明、印度佛教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等等。中华文明正是在与外来文明交流互鉴的动态过程中,兼收并蓄各国、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注入新的能量、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卓著。

和平、和睦、和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核,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和睦、和谐早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中华民族所传承和追求的和平、和睦、和谐理念历久弥新,导引着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为理想,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为世界相处之道,以侵犯他人、谋求霸权为耻,以实现世界和平、和睦、和谐为荣,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行进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而且彰显了人类应有的道德取向、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和睦和谐与繁荣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中华民族的天下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源、行动之脉,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历史滋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对世界的又一重大贡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走出自身文明成长发展道路的必然归宿,同时是促进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探求自身文明进步之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表明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勇于承担起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使命,中华民族勇于以更大的勇气和志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将造福全体中华儿女,而且必将为实现世界和平和睦和谐注入新元素、开辟新路径、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历史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

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阐释,为国际传播提供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学理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精神标识,集中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我们将精心组织《(新编)中国通史》(《中华民族史》)纂修工程,大力实施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组织全国史学工作者展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究,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国际传播提供更多、更丰富、更加鲜活的传播素材。同时,通过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世界价值,着力打造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话语支撑。

主动设置有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议题,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有思想深度的对话。学术交流对于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具有独特意义。我们将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主题主线,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从历史深处回望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成长历程,回答好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怎样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国际学术界从世界文明的历史演进中,科学、客观地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学术会议、论坛、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和对话,从而在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引向深入的同时,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以多种渠道、多元方式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的时度效。在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之下,更加积极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不断更新和丰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以多模态的方式呈现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活化文物、文献等各类文化遗产,使海内外受众真切体味中华文明的魅力。以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历史中国、文物中国、文明中国,使海内外受众实实在在地感知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与突出特性。

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作用,拓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渠道。遍布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万海外侨胞,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力量,在促进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交流、互动中具有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调动海外侨胞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中华文明更广泛、更持久地在海外传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和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史学重大学术项目。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正式成立。成立4年多来,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

努力推出代表中国史学最高水平的成果。2020年6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2020年以来,组织实施“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设立10个专题,立项160多个项目,覆盖中华文明起源、历代国家治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古代丝绸之路等重大理论问题。

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史学学术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中华民族复兴史”等一批重大学术项目相继完成。《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2卷)《今注本24史》(已出版170多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军事资料集》(100册)《中国近代思想通史》(8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8卷本)《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等一批优秀学术成果相继出版。“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和“集刊资助项目”得到史学界广泛好评,已有两批30多种150多册史学著作付梓面世,受资助的史学类集刊达到12种。

努力构建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的机制。2019年9月,组建了由全国58位著名史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咨询委员会,我国历史学科权威的学术指导、学术评价、学术鉴定和学术咨询机构应运而生。2019年5月,组建了“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包括广东省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首批32个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全国史学形成“一盘棋”的良好氛围。2019年6月,组建了“海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甲骨学研究中心”“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5个全国性、跨学科非实体研究中心。2021年5月、11月,与澳门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分别共建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和“黄河文化研究院”相继成立或签约,在政学联合、科教融合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努力打造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史学人才队伍。2019年组建完成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部机关和历史理论研究所,历史院所属6个研究所共有62个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500余人。形成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和20多个二级学科的完整学科布局。

努力建设传播新时代中国历史正声的平台。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神圣使命。在建设好国家级文化客厅——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同时,中国历史研究院连续主办公益性历史学讲坛“兰台讲堂”,先后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史学成就展”“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等。参与制作《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大型历史文化类节目。主办《历史研究》,创办《历史评论》《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与《考古学报》《中国史研究》等30多种刊物,共同组成历史院史学期刊集群。2019年8月,推出的官方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方阵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