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具备智能的学科,旨在开发出能够模仿、扩展和应用人类智能的系统和技术。而人工智能专业,则是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人工智能专业信息

2018年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2020年2月21日,在教育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最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也同样是高校的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的热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我国“人工智能专业”涉及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我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开设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谓风驰电掣。国家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第一年,即2019年,全国只有35所高校获批,但到了现在(2023年6月),已达到468所之多。其中,985、211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有83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薪资

据求职网站信息,截止2023年6月,人工智能岗位平均工资13010元/月。我国正在升级产业,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成为热点,从现在开始的未来3-5年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人工智能重点岗位薪资

人工智能岗位工资主要集中于10001元至15000元/月,占比40%;15001元至20000元/月工资区间占比30%;20001元至25000元/月工资区间占比20%,余下10%属于高精尖人才,工资收入没有范围判定,有的工资甚至达到10万以上/月。

北上广三大地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工资待遇为年薪30万元到60万元,少数拥有多年经验的资深人员年薪更是高达百万。(因为我国“人工智能专业”开设较晚,有学历又有经验的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等院校人工智能人才供给量排名TOP10

截止2022年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形势非常乐观。众多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各行各业都对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方向涵盖了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等岗位,且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ChatGPT等,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为人们创造更多便利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广泛且持续扩大,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专业有望进一步深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推动新的科技突破和创新。同时,随着社会对人工智能伦理、隐私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会提高。

虽然人工智能专业拥有广阔的就业舞台、较高的薪资水平以及参与推动科技发展的机会。但在选择专业时,还是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做出符合自己发展规划的决策。

祝愿所有的2023高考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