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于1989年7月19日,事发地点为美国爱阿华州苏城,因此这次空难也称“苏城空难”。机上乘客共285名,其中110人丧生,外加一名机组人员丧生。虽然人员伤亡惨重,但是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还是被称为了“英雄机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2号航班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完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壮举--在无液压系统的情况下,成功降落。事发前,隶属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232号客机,从丹佛机场起飞。但是在飞行不久后,意外就发生了。

这架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三引擎客机”,尾部发动机扇叶存在严重瑕疵。在长时间高空飞行后,不堪重负的扇叶突然碎裂,碎裂之后的碎片炸开,摧毁了飞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导致飞机操控失灵。

客机的液压系统

事实上,道格拉斯公司和其他飞机生产公司一样,在设计时也考虑过液压控制系统失灵的可能,因此他们在232号航班上搭建了三套液压系统,以应对危险局面。然而,这次事故没有那么简单,碎裂的扇叶直接摧毁了客机上的所有液压系统。也就是说,232号彻底失控了。

可想而知,失控的飞机是多么危险,想要操控这样一个危险的庞然大物,还要平稳落地,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幸中的万幸,232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遇上了一名“贵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迫降的客机

液压系统失控后,机组人员迅速安抚乘客,他们和这位“贵人”协力,共同将两侧引擎调整好,他们的努力成功地改变了飞机的飞行方向,最终飞机成功迫降。虽然在迫降时还是不幸发生了机身翻覆,造成上百人死亡,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232号事故被全球国家熟知,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场成功的迫降的空难事故,更是因为他的记录比较完备和完整。飞机在发生事故时,机长及时向地面塔台说明了情况。

232号盘旋降落路线

地面的人员预先知道飞机会在苏城迫降,于是当地的摄影师以及电视台人员提早在机场旁边等候,完整的记录下了这一场迫降活动。看到事故的纪录片后,又得知无液压系统降落的难度后,不少美国人把232号航班的机组人员,称为“英雄机组”。机组人员,也不用为这次事故承担任何责任。

从处理的后续上来看,无论是出于对生还率的关注,还是对结果的导向,苏城事故对航空发展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毕竟此前从未有过无液压系统迫降成功的案例,那么苏城事故的处理是怎样做到这么成功的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前面提到的那名“贵人”了。

损毁的客机

日本大型空难事故后,引发大众对空难事件的关注度,以及对航空事故发生时机组人员如何处理的讨论。从那之后,航空行业十分重视对紧急事故的演练培训。

因此,232号航班机组人员刚刚获得了相关培训。同时,客舱内还有一名乘客是休假的民航飞行员。事故发生后,这名后舱飞行员立即和两名机长合作,在高空中稳定了客机,这才让客机有了降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