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北京时间十二月四日晚上九点零九分,科技载人飞船返回舱在科技着陆场成功着陆,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归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为中国太空站和"神十四"研制了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器控制系统为航天员这次安全返航提供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行前:三舱与宇航员尽在掌握中
西安分院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三个空间站上开发出了一种中继终端是实现空间站与地表之间通讯的一个关键通道,在太空站中宇航员的生活状态、与地面的通讯和对地面的测量控制都是由中继终端完成的。此外,西安分院开发的“三舱”太空站仪器电脑应用程序可以显示太空站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宇航员的健康情况,它就是太空站的“智慧大脑”,关于“三舱”的一切资料都要通过仪器电脑的应用程序来收集,最后又通过中断终端将消息传递到了地面上,供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途:太空app全程助力
当宇航员从太空中的“天和”核心舱进入到科技载人飞船后,“太空出差三人组”的回家路也就一同启动。在科技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地面测控站对航天器的返航控制参数进行了计算操纵着飞船成功地返回。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提高飞船的自主操作能力,飞船系统设计了在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计划。如果一旦飞船和地面脱离了联系,地面控制系统不能精确地计算出飞船计算准确的落点,飞船会开启自动紧急返航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届时,由西安分院打造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会成为航天员的“太空app”,能够进行轨道的预报,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控制,找到最佳着陆点的优选方案,在不依赖于地面测控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实现航天器的自动紧急返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线网指引搜索和救援
当科技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后,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返回舱及宇航员是地面搜救人员最关心的事情。西安分院为科学载人飞船开发出的一套天线网是宇航员和地面之间进行通信的一条重要的通讯通路,所有连接到地面的讯号都要经过筛选、滤波,然后经由天线网传送出去,西安分院表示,科技载人飞船着陆后,返回舱天线网络利用开关的选择接通面朝地面上头的天线,这样地面上的搜索和救援人员就可以利用天线网寻找到返航的舱室。其次天线网络负责为通信信号、测控信号、定位信号和搜救信号建立单独的路径,保障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通畅性,从而有效确保飞船和航天员顺利“回家”。
回家的安全三部曲
可见,为保障太空舱和宇航员的安全,西安分院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宇航员在从事太空探索工作时,生命和安全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