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反转?网曝私搭浮桥案曾有扫黑办提供线索,当地居民:强制收费

嘿,辣条陪你唠嗑

私自搭建浮桥事件,感觉就像是电视剧剧情一般。

引来各方名人大咖议论,纷纷提出意见。

其实这件事情就只有两种结果,一个是如同愚公移山的善人,一个是类似村霸一般的垄断牟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18口被抓的真实原因是涉黑

通过查询发现这件事情之所以18人被抓,是因为一开始公安介入的时候说是接到了“扫黑”举报线索。

该案件最初也是以“涉黑”名义查处的,当事人也自称是被恶意举报的。

由此可见,举报人是认为这一家人搭建浮桥收费属于涉黑行为,而2018--2019年又是严打之年。

那么这事算是撞枪口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多年这两个村子之间就只是隔了一条河,直线距离也就几百米。

但是,由于没有桥,故而这附近的人通行只能绕道。如此一绕,来回距离就变成了七八十公里。原本几分钟路程,变成了一二个小时。

根据报道当事人黄某的祖辈就曾经在这条河上划过船。

黄某的三哥是在90年代从祖辈人手中接过划船的任务,以前很多小地方两河之间没有桥梁,都是靠着摆渡人来回通行的。

小编小时候也坐过,逢年过节过河走亲戚,给一两块上船就给你送过去了。

这种摆渡船的存在确实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黄某和十几个亲戚合伙一起将原先的3条浮船,变成了一座浮桥。

13条铁皮船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浮船,一共长7.5米,宽1.5米,合计花费了13万。

既然建了浮桥,方便通行收费也就自然合情合理。按照车型大小分别收取1到10元不等。一开始还好,不过到了2015年,黄某就受到了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要求他每年拿出5--6万的罚款。

采访中黄某说,银行卡都给了,让把钱直接打到卡中。

不过,因为没有盈利,手头也没有啥钱,所以黄某就没有交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这事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估计是看他们交不上五六万的罚款,当地把罚款降价到了1万,于是黄某一家人连续三年分别每年交一万罚款。

罚款还能降,然后不交不能开工,交了就能行,这事也是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17年,黄某一家没交罚款了,因为黄某哥哥觉得不挣钱,还要交钱就不愿意给了。

在采访中,黄某表示没有交钱,工作人员就直接找到了他的学校,不交钱就拆除浮桥。

后来据说是借了一万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18年,交钱也没有用了,当地工作人员表示,必须要强行拆除,说啥都没有用。

注意了,上面我们提到,黄某浮桥正是2018年被以“涉黑”名义举报的。

但凡涉及这两字,这事得性质立马变得不一样了,故而这事没法再收费解决,自然就是态度强硬拆除浮桥。

果然……此事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黄某一家人无奈就只能拆除浮桥。

黄某一家本以为这事就此结束,但是没有,上面说了事情的性质已经变了,举报人是用“涉黑”理由举报的。

这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面一大堆事情。

最终整个家族18口人,在2019年全部进去了。

其实除了黄家人,当地还有其他四起一样的浮桥事件被抓被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人和当地村民说法不一,谁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被曝光之后迅速引发热议,对于黄某的行为举报人认为他是村霸,一家人在村里很骄横,逼着别人走他的桥,当地人是怨声载道。

有一些当地IP地址的网友留言讲述其中情况,说得是有板有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给钱不让走,强制收取,收入绝对超过5万,曾经还因为合伙的事情,发生争斗。

……

等等言语,都和黄某一方的表述是相反的。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谁真谁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根据媒体和一些大V透露的言语,这家人在村里口碑并不差,案子被查后,退钱。有的村民直接不要,又把钱给了黄某。

面对黄某一家的遭遇,村里人都很同情。

所以,举报人和村民之间就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举报人的用意值得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法院里挖呀挖,挖出个假法官。

本以为浮桥的事情够复杂了,没想到主审法官被曝冒用他人名字上大学、参加工作。

一个假法官,办理了这么一起案件,让这事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件事情其实在2022年就查证了,2022年6月14日,孙某被免除了各种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7月11日,当地通告,孙某冒用他人的姓名参加高考上大学的问题查证属实,孙某的真实姓名叫曹x军。

既然都已经查证了,孙某也确实违法乱纪了,为什么不开除,为什么又能混到主审法官的位置。相比其他被曝光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处罚结果,这个太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冒名顶替的事情,孙某回应记者。

“我高考确实改名了,但那也是我自己考的。因为他的举报,纪委还给了我处分,目前我没有职务了,就是在法院上班的普通工作人员。”

言语中,孙某觉得很委屈。

纪委都查证了他冒名顶替上大学属实,他自己却还觉得自己只是改了个名字参加考试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网上曝光了不少数据,比如没有浮桥该河段先后溺亡了三四十人。

这些意外感觉和搭不搭浮桥没有太大关系,我们还是要注意事件本身,黄某哪些行为违法了,哪些行为正当,这其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违规,都要讲清楚查明白。

情理和法理,要相互协调,如此才能共同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辣条著,搬运举报,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