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讲到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接触了人生第一份报纸《民立报》,通过报纸了解这个精彩的世界。

清朝末年,湖南人杰地灵,开风气之先,各种思想广泛传播,青年学生深受影响,毛泽东也接触到很多名人的先进思想,不过他当时还没有听说过马克思主义,他最推崇的人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大人物。

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期间,正值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毛泽东了解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事迹后深受鼓舞,立即用大字写了一篇战斗檄文,张贴在学校的墙上,公开以武力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新政府,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大总统,让康有为当国务院总理,梁启超干外交部长。

如今看来,毛泽东这篇文章显得比较幼稚,甚至是有些糊涂,因为康有为、梁启超虽然主张改革,却属于保皇派,但是这篇文章当时的学校仍然引发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毛泽东大逆不道,但毛泽东丝毫不为所动,还带头剪掉辫子,宣布和封建统治者决裂。

1911年10月,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爆发。

很快,湖南长沙的革命党人也发动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而毛泽东恰好在长沙城内亲眼见证了这场起义,革命形势的高涨让年轻的他热血沸腾,毅然决定效仿汉代的班超,来一出“弃笔从戎”,他中断学业,报名参军,成为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标的一名列兵。

参加部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他可以和最基层的官兵们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交流,一起憧憬全国革命胜利的的大好前途,跟其他为了混饭吃而当兵的人不同,毛泽东有文化,有见解,官兵们都喜欢叫他“秀才”。

然而,毛泽东只在部队呆了几个月,甚至没怎么摸过枪,就选择了离开军营,因为毛泽东很快发现辛亥革命已经胜利,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而所谓的“新军”其实是新瓶装旧酒,还保留着很多旧军队的封建残余,在这里混迹根本没有光明的前景,要想救国救民,还是要学习文化,唤醒广大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2年春,毛泽东再次做出决定,离开军队,重回学校。他先是在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后来又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了半年。

这期间,有一件事对毛泽东影响很大。一次,他在省立图书馆看到一张世界地图,想在地图上寻找韶山的位置,结果根本找不到,整个湖南也只能找到一个长沙。

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毛泽东,他第一次知道了世界有多么大,而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从此,每次经过世界地图,他都会停下来察看很久,逐渐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他要把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穷苦人民解放出来。

1914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这个学校当时的排名比较靠后,以毛泽东的能力在这里读书实属屈才。但是皇天不负“有才人”,不久后,毛泽东迎来一个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湖南四师被并入湖南一师,毛泽东进入湖南一师读书。

湖南一师是真正的名校,师资雄厚,人才济济,招收的学生都是一时才俊,湖南省内的优秀青年,半数都集中在这所学校,毛泽东进入湖南一师读书,可谓龙游大海,一发不可收拾。

在湖南一师,毛泽东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其中有一名老师叫杨昌济。他曾先后留学日本、英国,却反对崇洋媚外,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他的思想对毛泽东成长影响很大,堪称毛泽东人生第一位真正的导师。

开学第一课,杨昌济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到湖南一师读书?”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想将来当老师,投身教育事业,有的说家里没钱,来湖南一师可以免费学习。毛泽东没有盲从别人的意见,而是一五一十讲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毛泽东离开军队后,考过警察学校,想当警察;考过商业学校,想学做实业;考过法政学校,想做法官,甚至考过肥皂学校,想做一名肥皂制造师,因为当时说中国人的卫生条件不好,多用肥皂可以提高健康卫生,强身健体,而这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强国的理想抱负。

毛泽东的想法让杨昌济十分赞赏,深感振奋,而杨昌济的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也让毛泽东心生敬慕,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杨昌济家中,当面请教学习。

毛泽东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个年轻姑娘正用一道爱慕的眼光悄悄注视着他,这个姑娘就是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

然而,这个时候的毛泽东还顾不上谈情说爱,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学习、交友和爱国上。1915年5月7日,袁世凯同意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消息传开,全国一片声讨,湖南也不例外,义愤填膺的毛泽东带领湖南一师学生开展了抗议行动,并挥笔写下铿锵有力的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充分显示了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抗敌报国的慷慨激情。

毛泽东年纪虽轻,又是一介书生,却极具战略眼光,看问题很有前瞻性,他从《二十一条》中嗅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认为日本的野心是灭亡中国。对此,有的同学不以为然,毛泽东却坚信不疑,并做出大胆预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必有一战。”

令人惊讶的是,毛泽东的预测堪称神准。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距离毛泽东的预言16年;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距离毛泽东的预言22年,完美应验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预言,预测之准,叹为观止。

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现状让毛泽东意识到,想要改变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群人、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交友启事,应声而来者甚众。

通过各种途径,毛泽东广交朋友,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萧子升、萧子暲、蔡和森、罗章龙、罗学瓒、陈章甫、何叔衡、蔡畅、陶斯咏等人。

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当别人大谈八卦绯闻时,毛泽东却提倡“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他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谈的都是家国情怀、政治形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尽情挥洒青春的壮志豪情。

他们认为改变中国的命运,靠的就是青年一代,就是他们为代表的湖南青年,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振兴中华、强国有我”的理想抱负,在同时代的其他人身上是很难见到的,而毛泽东从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他的领袖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湖南一师学习的经历,是毛泽东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成形,为下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他的人生即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那么,毛泽东到底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呢?欲知后事如何,欢迎关注我,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