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2330,阅读时间:6分钟

编者按:受三国历史在文化上的重要影响,一提到“屯兵山上”这四个字,大部分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在街亭之战中,汉军指挥官马谡因屯兵山上被魏将张郃切断运水的汲道,从而击溃汉军。不过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在三国历史上,“屯兵山上”并不只有马谡一人,在堪称蜀汉立国之战的汉中之战中,刘备也“于定军山作营”,并在法正的指挥下,阵斩敌方主帅夏侯渊。那么屯兵山上究竟有何优劣,马谡又为何会一败涂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忠阵斩夏侯渊

要理解定军山之战和街亭之战为何都是屯兵山上,最后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需要先理解“屯兵山上”的作战逻辑和缺点。在山上驻扎的优点对于看过往期文章的读者们想必不难理解,那就是占据了整个战场的制高点。所以屯兵山上,不仅可以为统帅观察敌军动向和排兵布阵提供绝佳视角,在战术层面,军队居高临下的发起进攻,也可以借助势能形成更猛烈的冲锋攻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维也纳之战中,波立-神罗联军的骑兵居高临下发动冲锋,给予奥斯

而对于战力处于劣势的一方而言,在山上驻扎也可以作为一种藏拙的手段。居高临下的位置对于山下一方而言,山峰会反过来阻碍它们对敌军规模进行判断,还要为防止对方随时可能对己方弱点发动的居高临下打击,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军队调度,避免被山上的部队抓住空隙,但这无疑会让己方处于战术被动的状态。

至于主动攻击或包围,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其实更低,前者不仅要进行对士兵体力消耗极大的佯攻,后者在包围的过程中,不仅可能在复杂的山区地形遭遇山上军队的伏击,对大片山地的包围,不可避免的会削弱战线的厚度,这大大增加了山上军队发动冲锋时,将己方军队分割击溃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谡的屯兵山上,有可能就是对己方的不自信而采取的藏拙之术

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说了,屯兵山上不能包围,那马谡是怎么被张郃击败的?这个嘛,所谓马谡被围于山上而败,其实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在正史《三国志》中,描述马谡的败因,是张郃“合绝其汲道,击,大破之。”这里的这个“绝其汲道”,也说明了一个军队在山上扎营的巨大缺点,除非是据有完备山城,否则都会受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军队营地

在山上驻军首先要面对的两个大问题,那就是环境的改造和军队的安置。在大部分地区,山地的开发程度往往是要远低于平坦地带,因此山地的道路环境要远劣与平坦地带,而且很难避免的,是还会有大量森林、野兽以及石头等等障碍。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在山上驻军,就需要为保障后勤和军队调度,花费时间精力去大规模整修道路、清除障碍。这不仅会像马谡那样,给军队带来“举措烦扰”的负面影响,山地环境本身也极大限制了道路、取水设施等修建位置的选择,如果山区面积不大,且没有提前布置好驻守兵力,很容易给敌军切断粮道或水源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地环境的改造需要花费军队大量的时间精力

但完成了对山区环境的改造,却还有一个问题会干扰在山上扎营的军队作战,那便是军队的安置工作。实际上虽说是山上扎营,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是真的将这个军队全安置在山头上,毕竟山顶空间有限,如果军队规模庞大,那只能将大军在山区分散布置。而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分散布置的各部军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联络和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原之战便是山上扎营的反面例子

比如日本著名的关原之战中,石田三成所率领的西军,在得知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沿着中山道进军的情况下,没有据守道路要道,而是从石田三成所驻笹尾山向南,依山或也在山上布阵。当然,对于西军各部驻扎布阵的位置选择,其中有大量政治或外交考量,但是这一布置带来的不可避免问题却也显而易见。

相比于控制道路,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对西军发动猛烈攻击的东军相比,西军则实际陷入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状态,这不仅让各部军队无法进行有效配合掌握作战节奏,也让那些身在西军的摇摆阵营,可以无需顾虑的视情况转变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扎笹尾山的石田三成,在战争爆发后就失去了对西军的掌控

考虑到在街亭之战中,汉军在张郃攻击后“衆尽星散”,而王平在大军溃散时,没有在乱军的波及下散乱,还能保持建制“鸣鼓自持”,很有可能汉军当时的情况与关原之战中的西军相似,都是在遭遇攻击后,主帅无法有效组织军队导致群龙无首。而张郃在面对王平军表现出的“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也可见王平部驻地与其他各部并不相邻,且驻地地形可能较为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平像

在此基础上对马谡的街亭之战进行重新还原,即马谡在到达街亭后,可能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又或是想要模仿刘备定军山之战的成功,所以选择“依阻南山”,但为了构筑营垒导致所率汉军因“举措烦扰”,让汉军疲惫不堪、军心涣散,在魏军“绝其汲道”断绝水源之后,马谡所率汉军各部便失去战意,最终在魏军的仰攻下,马谡很快失去对分散驻扎的汉军控制,导致了汉军大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亭的汉军溃败

那么最后,可能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古代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屯兵山上”才能成为可以效仿的奇策呢?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让“屯兵山上”成为奇策而不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战局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笔者个人认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那便是战场上主动权归属,即在战术上,能够对敌人进行居高临下的有效威慑,迫使他们处于需要随时应对攻击的守势,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将居高临下的优势发挥出来。

如果只是像马谡或者石田三成那样,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那么在山上扎营御敌,防御效果远不及拥有城墙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城池要塞,那“屯兵山上”也就难免成了纸上谈兵的求死之道。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后汉书》

《续后汉书》

《卫公兵法》

《関原合戦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