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凭什么这么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送外号“报考指南”的张雪峰因“孩子非要报新闻会把他打晕”言论引发争议,不仅是普通网友的讨论,还引来的名校的大学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强指责张雪峰:吃着传播的饭,却在砸着传播的锅,何其荒谬!

张雪峰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到底要不要学新闻:

1,80%新闻专业的学生没有从事本行业;

2,985院校传播学教授的粉丝量还不如他一个给排水专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说不报考新闻专业这个有点断章取义了,张雪峰的原意是想说,就那个学生的分数有更好的专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因为专业的事被黑,甚至还被冠上了“骗子”头衔,说他害人不浅、误导公众。

即便如此,大多数网友还是相信并崇拜张雪峰的,张雪峰依然拥有千万之多的忠实粉丝。

要问张雪峰凭什么?

他凭的就是设身处地的为考生着想,他给出的建议或者信息是你所不知道的重要消息。

1

网友用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张雪峰做的事到底对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年我参加了空军体检,全省只有36人合格,但是最终只录取了32人。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我的文化成绩和体检都符合标准,但最终却未被录取。于是,我去了一所普通大学。多年后我才知道,如果当时我转投民航,我甚至不用体检就可以被录取。而这个信息,我身边的人却无人知晓。你说信息的重要性有多大?张雪峰之所以被批评,只是因为他告诉了那些像我一样的学子,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出路,而不是听天由命。

2

刷到过张雪峰曾经的演讲,当时他是一个学校做讲座,说的是考研的事,有同学说想去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你要想在北京混,先去北京看看,但不是看什么颐和园什么景点,那不是真正的北京。

真正的北京是早高峰的八王坟930公交车。体验一下上千人想挤上一辆车,体验一下双脚离地却不会倒。

真正的北京是早上5点天通苑的第一班地铁。去体验一下住着几十万人的小区,体验一下那么早的地铁你却死活挤不上去是什么感觉。

专家给你说的理想,张雪峰告诉你什么是普通人的生活。

3

在直播间,有的家长说孩子学习特别好,想学金融。

张雪峰问的家里条件怎么样,他的建议是如果家庭条件不好,不要选择金融专业。

农村家庭,一个家的年收入才四五万,你怎么去和还没毕业家里就在一线城市给买房、给大几百万创业金的人比?

你凭什么认为你的十年寒窗苦读能干过人家三代人的努力?

或者十年二十年后你比他优秀,但我现在的现实是在这个专业上你在起跑线上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有个大专毕业的姑娘现在在地铁工作,她说工作太枯燥乏味,一眼能望到头。但是这个倒是也没接受,就是不好找对象,想考研,然后换个工作,做教师或者文员。

张老师说你就为了找对象可以考一个MBA,然后多参加联谊活动,工作虽然乏味,但是你还接受就不要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姑娘问:当老师不行吗?

张老师:不行。

姑娘问:文员呢?

张老师:你想想你在什么地方,你在地方有多少大公司?没工作你怕不怕?就做你现在的工作不要换。

这个时候有人就说张雪峰误人子弟,当老师多好。

这个时候热心网友替张老师给出来解答:不是当老师不行,是这个姑娘是大专生,即使考研了也很难进去学校去当老师,不确定性太大,相比较而言,还是现在的工作更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报考这件事,对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而言简直是渡劫一样。

大部分父母都是没有什么文化,一本厚厚的填报指南,满满的都是不了解的学校、看不懂的专业,和看天书没啥区别。

信息获取量的多寡直接影响了决策的正确率。

张老师向社会大众普及这些信息,很可能会改变千千万万的底层家庭出身的学子,这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报考这是父母的事,只有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说这话的家长是不了解大多数家庭的。

家长帮忙报考的前提是家长得懂各专业的大概和就业的大致前景。

现在有几个家长能搞清楚电气、电力、电子、自动化这几个专业的区别?

没有分别又怎么做决断啊?

了解自己孩子是一方面、了解外面的社会更是不可或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说,张雪峰嘴是损了点,但是他说的有道理。

老百姓的孩子不就是就业生活吗?

难道每个老百姓都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

当个平凡人找个好工作,过平凡的日子不就是大多数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张雪峰报考太多于功利,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他这是接地气。

他知道普通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不像有些“专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学毕业,能不能养活自己,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有人说:“存在即必要”。

有些专业既然有,就是需要存在的,这个专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有促进作用的,也许这个专业也正好是学生的梦想,张雪峰的报考堵了这条路!

这个时候就想问一句:你的物质能不能撑起你的梦想?

确实,有的院校甚至是名校,一些冷门专业一届甚至只有一个学生,但是那个学生不一定非得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国家层面来说,张老师的言论是打破了混沌理论,因为杂乱无章终有序,你我不去谁会去?

于是当大家都明白了,就没人学新闻,没人电力国网陪跑……可是人还是那么多,去哪儿了?

沿着张老师指引的光辉大道前进吗?以张老师的影响力,是可以搅起轩然大波的,于是原始的、混沌的涌动就有了方向,涌向哪里,哪里就是灾区。

国家是从宏观上考虑问题。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从微观上考虑。

还是脚踏实地来得安全,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张雪峰就是为了赚钱,只是他赚钱又有什么错?他付出了,得到报酬是理所应该的吧。

况且,张雪峰也也会回报社会,比如捐款。

反正就是觉得张雪峰这个东北大哥比较实在,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