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 蒋介石和几名国民党在庐山开座谈会,聊着聊着,陆军上将刘建旭,突然问了这么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虽然这句话有些许冒犯之意,蒋介石倒是不怎么在意。反而得意洋洋的说道能取代我的那个人,已经被我枪毙了。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取代我的人还有一个正活在世上,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活着的那个,应该是他们正准备对付的红军领导者者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如中日冲突的升级、中共的土地革命、国民党的内部分裂等。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埋下了伏笔。

本文将简要介绍1933年中国发生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八事变

日本军队在上海租界扩张的过程中,遭到了中方的抵制,于是在1933年1月28日,借此为由,向上海发起了战争,引发了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对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全面侵略。事变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死伤数万人,上海市区遭到严重破坏。

最终,在国际压力下,双方于3月3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日本仍然占领了上海周边的部分地区。一二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暴露了国民政府在抗日方面的软弱无能。

红军长征

1933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在江西省的瑞金,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为了突围和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率领红军进行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战略进攻,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跨越了数千里的山河,与敌人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最终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的延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转折点,它展示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中共的正确领导,也为后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内部分裂

1933年11月,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汪精卫曾经是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他不赞成蒋介石的专制统治和对日妥协政策,因此被蒋介石免去职务,并在12月在广州另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精卫政府得到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支持,也得到了苏联和中共的暗中援助。

汪精卫政府虽然在1934年被蒋介石政府镇压,但它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深刻矛盾和民众的不满情绪,也为后来汪精卫投降日本和建立伪政权埋下了种子。

1933年中国这一年的事件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当时,也影响了中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