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癌了,难道我有罪?”今年4月,著名“财经女侠”只是发了一则视频,一夜间火遍全网。这是咋回事儿?
原来,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财经评论家——叶檀。她1973年生于上海,今年刚好50岁。
视频中的叶檀,略显疲惫。脸色暗沉,戴一白色头巾。
喜欢财经的朋友,都知道昔日的叶檀,在每则视频中,都是英姿飒爽,妙语连珠。几个月未见,她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叶檀的那则视频并没有发布什么财经资讯,而是自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叶檀平静地说,自己进入了一个黑暗隧道。
2022年7月,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四期,合并骨转移。疾病已严重到让她不得不沉寂下来,接受长达9个月的治疗。
面对病情,叶檀很坦然。她经常和家人及主治医生沟通,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患癌和治疗的每一个细节。
视频中,叶檀不仅谈了自己对疾病的看法,还讲述了自己的生死观。
叶檀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当疾病来临的时候,勇敢地面对就好。只有信心满满地配合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才能与癌细胞持续斗争,甚至最终战胜病魔。
生病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不幸。如何面对这种不速之客呢?唯有乐观,唯有爱。
人们常说:爱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用爱祛病。
一个人生病了,自然会有很多爱他的人去关心他,爱护他。当人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生活时,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积极向上的。纵然身体生病了,心里也会对生活满怀期待。
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有些人身体的病假以时日可能被治愈,但他们往往还患上了一种非常难缠、且久治不愈的“心病”——他们认为自己犯了错,所以才会得病。
长久以来,癌症和其他严重的疾病,都被人们贴上了标签,被污名化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它们几乎成了绝症的代名词,是非常忌讳谈论的词语和一种病。
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被污名化的患者群体遭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偏见和侮辱。身患癌症的人,羞于提及自己患病的话题。癌症患者往往觉得:为什么偏偏让自己得了这个病,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的心里充满了自责和内疚。
而这些附加在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上的偏见和歧视,就被作为一种隐喻,象征着社会对患病群体的一种制高点的道德评判,让这些人痛苦不堪。
叶檀用她很喜欢的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实例,告诉了大家一些疾病背后的道理。
苏珊也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她在自己的经典之作《疾病的隐喻》中,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乳腺癌患者最真实的心理路程。
像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苏珊也经历了痛苦的癌症治疗过程,甚至做了乳房全切手术。但是她并不认可:我得病,我有罪,这样的一种道德评判。
疾病仅仅是身体上的病症,它不应该被患者过度反思,从而转换成心理负担或心病,更不应该被健康人的社会所歧视。
如果一个女性因为乳腺癌,切除了乳房,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羞耻感,觉得自己有罪的话,那么这件事本身就是对患者和疾病的妖魔化。
疾病带来的应该是爱,绝不是应该是羞耻。
据统计,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我国每年乳腺癌新发患者就达到了大约42万例,这些患者年龄集中在45-55岁之间。
惊人的患者数量,带来了人们的过度关注,也带来了异样的目光和偏见。
通常人们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你看,谁谁谁得了什么癌症,肯定是做的坏事儿太多了,报应!指指点点背后,偏见疯狂滋生。
很多时候,病人能战胜疾病,但战胜不了疾病带来的那些隐喻。
苏珊认为,如果让疾病远离了那些隐喻,那么无论是患病的身体,还是背负沉重负担的心灵,都能得到解放和抚慰。
叶檀就是这样一位远离了隐喻束缚,得到了身心双重解放的人。
她勇敢公开自己的患癌事实,也许正是由于叶檀采取了这样一种自我疗愈方式,又在心底进行了充分的心理建设,所以她才能逐步走上癌症康复之路。
对于疾病的治疗,自身的理解认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无知的东西产生恐惧。因为不了解疾病的诱因、治疗,自然会害怕疾病所带来的结果。
既然疾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现象,那么当它到来时,也只有坦然接受。
作为生命的一种特殊体验,患者最应该做的,就是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生病很正常,用不着羞耻。接纳它,以平常心对待生死就好,让自己对人,对世界充满爱,提高对活着的期待感,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活出质感!
亲爱的朋友,你怎么看待疾病所带来的隐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