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那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从小学一直优秀到高中,并不一定一直让人很省心,是父母采用了合适的教育方法,才让孩子一步步变得越来越优秀。

山东烟台的李宇杨同学,高考成绩700分

妈妈分享经验说,孩子上小学以及刚上初中的时候,成绩也就是中上游水平。但她采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不断向好,孩子越来越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的教育经验却让评论区炸了锅,很多网友表示“鼓励没用,别被这些成才鸡汤洗脑”,并举出例子证明其负作用。

有一位妈妈天天鼓励孩子,不允许别人说任何不好的话。当孩子考倒数第一的时候,妈妈还说:我们是学霸,这次只是失误了,我相信你可以的!

孩子却哭着说:我知道我是学渣!

实际上这是误解了赏识教育,采用了错误的鼓励方法。这样的“鼓励”是吹捧、是盲目自信、是对孩子错误的评价。

孩子感觉不到妈妈的真诚,不会获得向上的动力。也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实质的帮助,没有向上的条件,只能原地踏步。没有实事求是的鼓励说一万次,孩子也不会进步。

而正确的赏识教育是让孩子有价值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获得成长的动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鼓励和赞美正是让孩子自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效的鼓励,不是说“你很棒”这么简单,而要讲究方式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孩子,同时解决面临的问题

李宇杨考得不理想时,妈妈会鼓励他,“一次失利,没关系,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下次一定考得好”。

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妈妈对他的接纳、包容和信任,一层是要解决遇到的问题。孩子不仅甩掉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收获了自信,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把考试不理想当作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能提醒孩子不要轻敌,也能让孩子发现薄弱环节在哪里,多花点时间去攻克它,避免在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措施”并行,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有朋友分享说,曾经采用打击式教育,让孩子失去自信,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了成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找回了自信,成绩也变好了。

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孩子都倒数第一了,就不能违心地夸是学霸,也不能只表示信任,还要采取一些行动。看孩子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上课不认真?是没兴趣?是作业没有按要求做?还是能力不行?

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应对方案,帮助孩子跨过这个难关,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建立起来。

心理学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曾提到,父母要充当孩子的“脚手架”,就是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不代替他去做,但要给他一定的支持。

孩子由差到好的过程也许很漫长,但只要做就有变好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

李宇杨考得不错的时候,妈妈会鼓励他,“你要相信自己,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

这样说,让孩子感受到自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果然是“因为相信才能看到”。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你相信阳光,在雨后就会看到彩虹”,同样的,只要你相信“我能行”,就一定能取得想要的结果。

大学心理老师陈一彬,上高中的时候语文总是考不好,但老师觉得他的作文写得好,曾写下这样的批语:你一定要写下去,你一定能写出一些成果,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

老师还曾经跟他说过:你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他从老师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后来真的表现不俗。

他后来获得了北师大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是全国知名教育集团的负责人,创办了幼儿园,在全国开展教育讲座1000多场次,还把自己的经验集结成书,真的成为了一个作家,他的文字确实专业又实际,让人很受启发。

人生多磨砺,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努力很重要

《高效能陪伴》中提到,多赞美孩子在通往成功过程中的努力,让孩子获得价值感的同时,也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

孩子取得好成绩,或者做好了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我们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孩子就知道父母一直关注他的表现,而不仅仅看重最后的结果。

孩子也从我们的认可中感受到努力的重要性,纵使前路艰难,只要肯干,就有希望。而不会陷入“太难了,我做不好”这种固定型思维的漩涡。

二宝开始写数字的时候,感到很难,刚写几个就沮丧地把笔一扔,说“太难了,我怎么也写不好!”我跟他说“我来帮你,你能写好。”

我给他打印了一些点阵式数字,准备了握笔器,他写字的时候,我坐在他的身后,拿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地带他写,不到一周,他就掌握了写字要领,很自信地在田字格里写字,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后来,他在遇到其他困难时,我就用他写字的经历鼓励他,“你要努力去做,一点来都会做好的”。他就说“刚开始写字写不好,写着写着就写了,读书读不好,读着读着也会读好的。”

他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困难不可怕,只要肯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山东学霸高考700分,小学时并不拔尖,但妈妈用了一个方法让孩子不断向好,那就是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有人说学霸妈妈分享的教育经验是鸡汤,那只是因为没有使用或者方法用错的托词,如果正确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就能感受到其实用性。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