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那就是:

讨厌一个人,然后越观察,就越讨厌ta。

一开始你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是不喜欢ta,这时候还没上升到讨厌的程度,只是心里暗暗决定跟这个人保持距离。

后面不论是有意观察,还是无意发现,你会觉得这个人确实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地方,比如:

没有时间观念,总是迟到,吃饭吧唧嘴,做事拖拉,拖延症严重,穿衣没品味,讲话大声等等,而这些都是你不喜欢甚至是不能容忍的缺点,然后你就变得越来越讨厌对方。

即便对方很好相处,并且还帮过你一些小忙,对你也很礼貌,你也还是讨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你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受到了定势思维的影响。

所谓定势,它指的是:

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的心理活动。

就比如我们上面举得例子:

你对一个人形成了最初印象,后面对这个人的判断基本都是以这个最初印象为主。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他将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并且给他们看了同一张照片。

但是在展示照片之前,他说了不同的话:

对第一组学生,他说“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对第二组学生他则是说“这个人是一个科学家”。

然后他让这些大学生们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结果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现出这个人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犯罪的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而第二组学生却是这样说的,深陷的双眼表明这个人思想很有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你看,面对同一张照片,评价和形容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定势思维除了会影响我们的对别人的评价,也会影响我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判断。

虽然依据之前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抓住新问题的关键点;

但有时候也会让我们产生呆板、机械的解决习惯。

如果这个新问题已经发生了质变,我们还毫无察觉,那就

会陷入误区。

比如一些演员演戏总是“不走心”“程序化”“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就是因为ta习惯依赖自己过去的经验了。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

当一个复杂的角色给到ta时,ta接不住,不知道如何理解人物,更不知道该如何呈现表达这样的人物。

而对我们自身也是一样,当你处理一个问题已经形成自动化的时候:

你不会去过多思考,这套方法适不适合这种情况,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否正确。

比如一个自卑的人,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一个简单的事情给到你,你还没有真正去分析这件事的难易程度,就直接判定:

我肯定做不好,因为我以前做事也多是失败。

可是你在其他事情上失败,并不代表在这件事上也会失败啊。

如果你连试一试都没想过,那不是断绝自己的机会了吗?

所以以后再做选择或者做评判的时候,可以先停一停,问问自己:

我现在的判断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还是依据现在的事实?

我有分析过目前的状况吗?

分析过后还是现在这个评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再去问问别人:

对这些问题是什么想法。

让自己跳出原有的思维来看。

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打断自动化过程是很难的。

我们已经习惯了那样去做,突然不让你这么做了,你会不适应,可以让自己慢慢来。

比如:

从分析你讨厌的那个人开始,从对自己评价开始……

把贴在你心上的那张封条撕掉,突破你的心理定势,这样你才能走出自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