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宁波镇海保卫战,历时5天,而中国守军以600多人死亡为代价,近千名日军被杀,日军被赶入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中国东南沿海抗战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史称“浙东台儿庄战役”。日军为何此时对宁波实施军事行动?中国军队是如何打赢这场战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来的”入侵

镇海是宁波的外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抗战进入1940年以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港口基本被日军占领。宁波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尚未沦陷的对外交通通道之一。

当时,抗战所需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大部分都是从英国和美国进口的。物资经海路到达镇海口后,再用小船、木船接驳至宁波,再用汽车运至金华进入内地。内陆的茶叶、桐油等货物也通过这条路线出口,以换取外汇。1940年前后,每天有30多艘船舶进出镇海口,日均货物吞吐量近万吨,最高时达3万吨以上。

此外,宁波还是蒋介石的故乡。当时日本人对蒋介石还抱有希望,认为他会自动投降,所以并没有长期主动占领宁波。

除了蒋介石的因素外,事实上,由于当时占领区面积大、战线长,日军主力在华北、华中地区距离前线还很远。因此,兵力不足是日军迟迟进攻宁波的主要原因。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对中国政府的自动投降感到失望,最终决定出兵占领对外交通要道——宁波。镇海位于宁波入海口,是日军进入宁波的第一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残酷的5天战斗

7月17日,战斗正式打响。

日军行军途中,他们残酷地执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很快,镇海城就陷落了。关键时刻,师长陈德发陷入两难境地:镇海是宁波的门户,决不能放弃,但如果派出全部主力去夺回镇海,宁波必然毫无防备;不可抗拒的。

最终,陈德发决定誓死一战:主动夺回镇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日上午8时,194师开赴镇海前线。驻扎在上虞的第86军第16师和驻扎在义乌的第79师也赶来支援。于是,敌我双方以战略要地齐家山为中心展开了一场血战。

7月17日晚8时,116团连夜进攻七家山,攻占西侧一座小山头。天亮后,日军发起反攻,但均被我军勇敢击退。双方交锋三天后,我军仍牢牢控制着七家山整个西翼。

不甘失败,日军于21日凌晨再次集中兵力发起强攻。

21日七家山战斗更加激烈。日军先是用军舰轰击,接着又用飞机轰炸扫射,后来又用重型迫击炮集中炮击我军阵地。

8时左右,日军以700余兵力向七家山发起总攻。一个小时后,我方守军伤亡惨重。其中,四连官兵死伤过半,仅连长就换了三个。六连只剩下九名战士,依然坚守阵地。

21日中午,日军增援三四百人,再次猛烈反击。七家山我军大部分阵地再次失陷。抗日官兵冒着日军凶猛的火力,密集投掷手榴弹,纷纷冲入敌军阵地,与刺刀展开白刃战。日军再次被击退。

从上午8:00到下午4:00,我军与日军交战七次,失阵四次。卫生队在齐家山脚下挖隧道接收救治伤员。抬出的伤员中,不少人被刺刀刺破了洞,鲜血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涌出,染红了他们的身体。

下午4时许,日军因连续突击、伤亡惨重,终于动摇撤退,放弃七家山,逃往海上。

7月22日,抗日军队陆续收复小岗、金鸡山等地。次日凌晨,我军收复镇海全县。至此,历时五昼夜的“七月十七”镇海保卫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结束。

用鲜血换来的胜利

此战,日军死伤近千人,击落日机一架,我军官兵阵亡600人。

从兵力上来说,日军有3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员参战,出动了40多艘各型战舰,30多架飞机,配合远程大炮的强大火力。守军装备简陋,缺乏重武器,两者对比相差甚远。

正如陈德发大师在战后总结中所说:“在战斗中,我官兵更多地使用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快速接近,然后与敌人混在一起进行肉搏战,引起日军大炮、飞机、机枪的攻击。设备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

22日凌晨,卫生队来到七家山清理战场。山坡、洼地,甚至枝叶,都被血染红了。在一处阴凉处,他们发现了21名阵亡我军官兵的遗骸。他们制服上的血迹还没有完全干透。喊杀。

因为没有白布,卫生员只好折一些干草简单地盖在尸体上。团长拿破木板当墓碑,用地上一块烧焦的木炭当笔,边哭边在上面写下:“勇敢的兄弟,你们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你们可以睡眼,安息”,悼念英灵。目睹这一切的人都泪流满面。“

“7月17日”镇海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封锁攻势”的梦想,宁波人民暂时免遭日军践踏。更重要的是,中国抗战的外部物资保障渠道得以保留,为抗战后方提供了宝贵的物质保障,也为抗战的胜利赢得了一定的时间。

陈德发升任宁波防卫司令员,统一指挥第194师和治安警察大队。解放战争后期,陈德发跟随陶志岳毅然投降。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副军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

我是石海幻影,关注我,喜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