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是受时代背景影响的。傅索安短暂的一生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她积极参加上山下乡的活动,希望成为最闪亮的明星。但当她需要承担后果时,她却选择了逃避。那么她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养尊处优的傅索安养成了咄咄逼人的性格

傅索安出生于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她能够享受到父母浓浓的爱。这得益于在宠中长大,她更加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转型,实现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有制改造。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刚刚成立,我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验。但此时,国际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升级,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苏联制定了追赶美国的计划,中国也制定了追赶英国的计划。在这个计划的影响下,我们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虽然这两次运动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忽视了客观规律,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以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个错误没有得到纠正,而是继续下去。20世纪50、60年代,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鼓励学生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6年,傅索安已经成为当地高中的学生。当时毛主席到他们学校指导学生工作,学校主要组织高中生接待。傅索安没有被安排接见主席。

但是热爱展现风格的她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她趁其他老师不注意,偷偷溜进接待队伍,冲到队伍最前面,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毛主席。

傅索安从山里下乡第一人到私斗第一人

在毛主席讲话的鼓舞下,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上山下乡”活动。由于是第一次,受到各方好评。很多学校甚至以她为榜样,让很多学生向她学习。这让风华正茂的傅索安脱颖而出,她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索安要去的地方是黑龙江七马村。由于地势较高,该村比较干燥,缺水。这个村子比较偏僻,当地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当他们看到傅索安这个高中生时,都发自内心地尊敬她。

这个村子里,村民比较淳朴,都听文化人傅索安的话。傅索安的生活如鱼得水,但她的目标却并非如此。她要带领全村人走出缺水的困境。她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够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她想成为全国最优秀的知青。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七马村村长曾与隔壁村鲍家庄村长达成协议,两村共同出资修建一座水库。但由于计算问题,修水库时发现水库的水只够一个村子用。而且水库需要修缮,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

这些问题加剧了两个村子的矛盾。爱出风头的傅索安决定亲自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一天晚上,傅索安带着锄头和棍棒,带领七马村的几个年轻人来到鲍家村。没想到,村头两个村的村民却碰上了。二话不说,战斗就开始了。

私斗持续数小时,两村村民均受伤。然而,鲍家庄的几名青年受了重伤,另一名青年的腿被打断,终身残疾。

为了躲避困难,傅索安投奔苏联

这件事的影响非常不好,而且傅索安的身份也比较特殊。她是中国第一个下乡的青年,同时也是第一个带领全村人去奋斗的人。于是中央派出专门调查组前去调查此事。

审讯过程中,鲍家庄所有村民都参加了。他们越想越生气,多次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直接打了傅索安。虽然是审讯,傅索安也被打得鼻青脸肿。咄咄逼人,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因此受苦。

而且,傅索安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为当地人故意放大小事情。所以她不想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决定逃往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马村与苏联毗邻,一河之隔。1968年的一个晚上,傅索安偷偷溜到了苏联。由于当时中苏关系非常紧张,逃往苏联的傅索安受到了严厉的审问。经过多方报道,傅索安在苏联定居。

苏联之所以接纳她,是为了从她口中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所以才允许她在特工部门工作。自从成为苏联特工后,她就一直为苏联军队潜伏在台湾。她一方面想打探中国情报,另一方面又想通过台湾当局获取美国情报。

傅索安虽然年轻,但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折磨。所以,她的身体比以前越来越差了。后来他得了肝癌,病情越来越严重。她无法再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只好回到苏联。

因为她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苏联当局不再重视她。她开始越来越想念祖国,但她也知道,这一次祖国真的无法原谅她了,所以她决定自杀。在她去世的房间的墙上,有一张很大的悔书。

总结

傅索安直到最后一刻才意识到表白。我想,她从一个有为的青年,变成一个背叛祖国的汉奸,和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傅索安从小就被宠着长大,没有受过半点委屈,所以养成了爱出风头、为所欲为的性格。

在这样的性格影响下,她受不了半点苦。所以当苦难来临时,她选择了逃避。她后来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仍然无法被原谅。因为她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她也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宽容,但绝不容忍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