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四十年前中国在改开之初最先被叫响的口号之一,无数的实践也证实,道路不通畅,人员难往来,货物不交流,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墨脱就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滞后的交通,成为藏南秘境,外人难以触及,而最终改变这一切的是路,用最直接的方式打通了这片秘境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墨脱自此不再是“人间绝域”,而成了西藏的“西双版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遥望墨脱县城,左侧河流为雅鲁藏布江。

墨脱,看似隐秘实则闭塞

墨脱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与察隅县为邻,北与波密县、林芝市巴宜区相连,西与米林市、隆子县、错那市接壤,南与印度以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为界,是西藏林芝市的下辖县。墨脱县总面积3.145万平方公里,现中国实控为0.66万平方公里(数据源自墨脱官网),其余藏南80%的部分由印方实控。

墨脱在藏语中意为“隐秘的莲花”,隐秘说是神秘,实质则意味着闭塞。而导致闭塞的根源就在于墨脱的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岗日嘎布山阻隔。从墨脱境内奔流而过的雅鲁藏布江,在群山险峰中拐了个马蹄形的180度大弯,愣是在方圆百十公里的大拐弯地带,切割出了世界上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切割撕裂了青藏高原东南的地面,打通了喜马拉雅

整个大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周遭的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而墨脱就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北边是7782米高的南迦巴瓦峰耸立,南部最低处的江面海拔却只有700米左右,所有进出墨脱的人,都能体会到数十公里内甚至几公里间冷热寒暑的剧烈变化,仿佛冬夏在瞬间就能转换。


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看南迦巴瓦峰。

这是在扎墨公路上拍摄的雪景(2月15日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这片土地成为青藏高原上最为奇绝的地方之一。夏季,来自饱含印度洋水汽的气团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下,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峡谷通道不断深入,形成一个强大的水汽输送通道;冬天,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高大壁垒,又完全地阻挡住北方寒流来袭,于是墨脱成了一处镶嵌在高寒雪域的热带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从墨脱境内穿过,峡谷两侧山高谷深,需要使

高耸的雪山脚下是疯长的热带丛林,云气蒸腾的峡谷深处,散落着木寨村落,周围芭蕉摇曳,竹林婆娑,小片的农田点缀其间,妥妥是“西藏的西双版纳”。处于北纬27°34'—29°56'之间的墨脱,气候上本该与南昌、长沙相似,却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汽通道带来的丰沛降水和热量,成为了北半球同纬度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从海拔数百米的山脚,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顶,沿谷坡依序排

因此墨脱这里形成了中国最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低山热带北缘湿润气候带、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亚高山温带半湿润气候带、高山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带、高山寒带冰雪气候带。以墨脱为核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也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

在墨脱开山筑路,谈何容易?

深藏在大峡谷中的墨脱,确实是一片温润肥美的世外桃源,但反过来看,墨脱这座天堂也是与世隔绝的。虽然墨脱在八世纪时,红教始祖莲花生大师就受藏王赤松德赞邀请,遍访西藏寻找仙山圣地来到这里,并在此修行弘法,称墨脱为“佛之净土白马岗,隐秘圣地最殊胜”。但这里似乎是一种象征般的存在。


从墨脱至波密县扎木镇卫星三维实景。卫星数据来源:高分六号

因为墨脱曾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里的县,甚至有人说过,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谈路,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我是基本同意这个说法的,墨脱的路难行,虽并非传说中的那么恐怖,但也是只有经过艰辛险恶之后才能抵达。究其根源,便是墨脱高达400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再加上山高谷深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水毁、雪害等灾害频繁,致使墨脱与外界长期没有一条公路联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星观测到的南亚-西藏地区的近地面风速和相对湿度。

外加上墨脱当地的少数民族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传统——每年3、4月份,趁雨季还没到来,把山坡的乔木砍倒,点火烧山,然后在过火区域播种高粱、荞麦等作物,导致人口聚居区域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这也对道路影响颇大。所以在2013年墨脱修通第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之前,前往墨脱不亚于一场探险,也因此墨脱成为不少徒步爱好者打卡的胜地。

徒步进入墨脱的驴友,他们的背包后面清楚地写着“只要水,不要钱

但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这种泥泞的山路根本无法承担大量人员往来和货物贸易,更别提能够帮助提升边防戍边能力了。所以墨脱需要有一条通往外界的正式公路,来改变墨脱落后、贫穷的面貌。但在墨脱开山筑路又谈何容易?

实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就开始修建打通墨脱的公路,却边修边塌,屡建屡毁,但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墨脱公路的建设。到了2009年,国家投资9.5亿元对公路全线改建。于是便有了这条2013年修通的扎墨公路,结束了墨脱县难以驱车到达的历史。

图为进出墨脱的两条通道,修通扎墨公路前,进入墨脱沿途需4-5天。

扎墨公路北起波密县扎木镇,跨越江河、翻山越岭,抵达墨脱县城,全线142公里。北段是喜马拉雅山的高寒地带,南段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热带雨林,南北高差达2000~3000米,山势异常险峻。横卧中部的嘎隆拉山脉,成为墨脱公路的“季节大门”。嘎隆拉隧道的贯通,打破了墨脱一年只通车3个月的“冰封”。

嘎隆拉隧道全长3310米,进口海拔3771米,出口海拔3630米,最大埋

到了2020年扎墨公路迎来柏油路面,同时从林芝市所在的八一镇到墨脱县城的班线客运车也已开通。从当年5月开始,扎墨公路正式告别了四驱车越野时代,正式进入了两驱轿车时代。除了扎墨公路,还有一条历时8年于2022年建设完工的派墨公路(米林县派镇至墨脱背崩乡),将与扎墨公路将组成进出墨脱的环线,解决墨脱县“单双号”限行历史。


派墨农村公路卫星三维实景,派镇至多雄拉山口段。卫星数据来源:

路,让墨脱破茧蜕变

交通的便利让有些人觉得,墨脱不再与世隔绝,其探险层次的魅力在逐渐减弱,其实这多少有些精致利己的思维了,天堑变通途,受益最大的还是墨脱当地的老百姓,墨脱也不应也不该为了保持所谓的探险“原始性”而忍受贫穷和不便。实际上随着更多人有机会来到这里,墨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道路的延伸,现代化发展也随之进入墨脱,原来墨脱下面的村落,多以务农为主,兼有渔猎,村民们靠种苞谷、小麦为生,也饲养一些猪、牛等牲畜,而且农业还处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年代,有时候远远看到山上浓烟滚滚,以为是山火,走近了才发现,是门巴族村民在烧山种玉米。

但交通的完善让墨脱开始发展新的产业来提高农牧民收入,比如茶叶。墨脱拥有中国第五大热带雨林,终年云雾缭绕,有50余处冰川,原始森林密布,年均气温16℃,是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土壤酸碱值及所含矿物质成份均适宜茶树的种植,这里有具备种植茶叶得天独厚的优势。

墨脱春茶的采摘场景

所以墨脱茶的茶叶成型佳,品质好,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自然甘醇,极富雪域茶韵。据了解,墨脱茶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机茶标准。2017年,墨脱红茶、乌龙茶、绿茶亮相成都国际茶博会,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墨脱茶园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等物质,土地的肥料都是
墨脱红茶为中小叶种功夫类特级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乌润

目前,墨脱县建成高标准高山有机茶园33个,总面积8926.36亩,可采摘面积4393亩,茶园主要覆盖墨脱镇、德兴乡、背崩乡、达木乡、格当乡、帮辛乡6个乡(镇)。墨脱县城周边还开建有茶叶加工厂,茶农采摘的新鲜茶叶可直接卖到加工厂,完成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物流等一体化的产业运营体系,实现助农增收,成为当地人脱贫的重要渠道。

2020年,十一世班禅大师在墨脱县墨脱村茶叶种植基地视察,看到了

这就是墨脱,因地理地形的闭塞而成为藏南秘境,又因公路交通的连接而走向开放,而在未来,墨脱之名响彻华域的,除了南迦巴瓦、雅鲁藏布,还有那在淡淡的云气中一品茗茶。

备注:本文是《未定国界》系列的第23章,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微博1002什么,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