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还小,我为你辛苦了!现在战事如火如荼,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以身作则。另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此行艰难险阻,生死难测,如果我死了,我会给你回信,别等了为我。”

这是开国元帅邓华离家前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他毅然离开,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他身后是他深爱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临行前,邓华给儿子取名邓贤诗,希望他以后不再经历战乱,能够在和平的世界里吟诗作画。而他此行也是为了万千首“贤诗”,他愿意以一人之力撑起子孙后代的幸福未来。

国家被

所打破

离开家乡后,邓华和一批爱国学者来到湘南。在这里,邓华有幸结识了朱德和陈毅等人,了解了国民党统治下湘南人民的苦难。经过详细讨论后,1928年正式发动武装起义。

1928年1月12日,南昌起义军成功逮捕和监禁了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和地主绅士,发动群众开仓放粮,救出了我党员和被监禁的人民。起义也在这场战斗中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起义军随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为师长,陈毅为党代表,邓华还被任命为政治部组织干事由于表现突出,被调入工农革命军第七师。

这一战,让邓华心中的革命之火更加燃烧。之后,他更加努力,把以前握笔的手磨成了老茧,只为能顺利地握住每一挺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1930年,邓华已成为红十二军政委,经历过多次反“围剿”战斗。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时,邓华率领余部与国民党激战三天三夜,以集团之力抵挡国民党三个师的连续进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平型关战役成为八路军的第一次胜利。当时,邓华已是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政治部主任,离家已十年。十年间,邓华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儿,但直到此时,他才寄出了第一封回家的信。

图4(右边不是邱青娥)

“青娥,我是朵花,我们分手快十年了,你和你的孩子还好吗?我跟随八路军革命。最近的平型关战役是我军的胜利!只是你这些年辛苦了,我也很好,不读书了。”

远在家乡的邱青娥收到丈夫的来信,喜极而泣。邓华离开的十年里,村里的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活着回来,邱庆娥也日复一日地因对邓华的思念而生病。

收到信时邱青娥已经病了,但她还是对年轻的邓贤诗说:“贤师,你父亲收到了信,他不能回来了,你只要知道他就可以了。”是一个英雄。”

图5

邓贤诗懵懂无知,但父亲在他心中的形象却逐渐伟岸。但邓华并不知道他深爱的妻子很快就去世了,他只知道妻子让他安心。

1940年,日本军事官僚南下,以中国为后方基地,意图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作出反应: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锁链、碉堡为锁的“笼子政策”成为八路军首先要粉碎的目标。

此时,邓华已升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师师长。面对组织布置的抗日任务,邓华总是积极响应,给组织以理想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打响后,邓华考虑再三,最终决定亲自率一个营的部队夜间进攻南坡头日军据点,最终成功歼灭日军70余人伤亡极少。

百团大战持续了五个多月。面对八路军的猛烈进攻,日军终于失去了联系,士兵们四散奔逃,陷入了恐慌。

伪军和汉奸四处逃窜,邓华也接到指示,对伪军和汉奸进行最后的“蚕食”和“扫荡”。

最后,八路军终于胜利了。百团大战的胜利,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成为八路军抗日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此时,邓华抽出时间回家乡看望妻儿,但当邓华看到时,他傻眼了。他回到家了...

一封家书价值一万块钱

昔日温馨舒适的小屋已破旧不堪。邓华的妻子邱庆娥和儿子邓贤诗已不在这里。

图8

当村民们看到邓华回来时,有种见了鬼的感觉。他们惊讶地发现,邓华穿着绿色的衣服,旁边还有警卫!我这才知道邓华并没有牺牲自己,这才说出了他妻儿的下落。

原来,邓华寄回第一封信回家后不久,邱庆娥就因病去世了,年幼的邓贤诗不得不去叔叔家寄养,但邓贤诗总觉得他很麻烦为了别人,所以他选择了不辞而别。

听到妻子去世、儿子下落不明的消息,邓华悲痛万分,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但在邓华找到儿子之前,军令再次将他召回。

图9

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蒋介石挑起内战,终于爆发了长达三年的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国民党迅速崩溃,一度退至南京。

1949年,国民党政府要从南京迁往广州。此时,解放军刚刚解放江西全省,正准备向广东进军。第一道防线沿路设防,企图阻止解放军进入广东。

邓华作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军军长,成为主攻军团团长。最终在叶剑英和陈赓的指挥下,仅用了12天的时间就击败了驻广州的国民党军队,可谓兵贵人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解放广州的英雄事迹被匆忙报道,邓华和几位将军的照片也登上报纸,在各军区流传。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又也许是好人有好报。邓华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份报纸,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图11

离家后邓贤诗并没有漫无目的地逃跑,而是做出了和父亲一样的选择——参军。那时,他不知道父亲是否还活着,只有母亲留下的一张父亲的照片作为记忆。

参军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邓贤诗经常拿出父亲的照片来激励自己。邓贤诗的反复摸索变得皱巴巴的。

但这一天,邓贤诗像往常一样起床训练,却发现部队里的战友都争先恐后地看东西。他挤了进去,惊恐道:“这好像是我父亲?”

图12

大家一听都笑了,他的连长却一本正经地说:“别乱说,这是军团长,你不能开玩笑!”

听到连长的话,邓贤诗感到很委屈,因为他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多次见过那张脸,他绝对没有理由承认自己的错误。

看到邓贤诗的状态,连长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直到邓贤诗拿出照片才相信了他。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请邓贤诗给军团长寄一封信回家。

“尊敬的邓华司令,您好,我是邓贤诗,我的妈妈是邱庆娥,您曾经叫过邓多华吗?我妈妈曾经告诉我,这是我爸爸的名字,我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的。”报纸上我觉得你的照片和我妈妈留给我的照片很相似,所以我写信给你,你是我爸爸吗?”

战争刚刚结束的军区,邓华正在眯着眼睛休息。警察将这封信交给了邓华,跑出了门。

图13

含着泪水向民警解释后,他骑上马,赶往邓贤诗所在的军区。此时,没有人能理解他收到这样一封家书的心情。这封家书固若金子,但却不值钱。

看到邓华将军如此着急,很多人都知道发生了大事,但谁会知道邓华将军连自己的儿子都“没见过”呢?

佘小佳给大家

邓华,本名邓多华,1910年出生于湖南郴县的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对邓华的教育是认真、慈祥的。

图14

当邓华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私立学校。这对于当时动荡时代的邓华来说是最大的帮助。从小接触各种书籍的邓华也有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对国家的兴衰有着自己的看法。

1925年,邓华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他的父母按照传统模式为邓华物色了一个好妻子。这个人就是秋青娥。此时的邱青娥才15岁,但她却早就听说过邓华这个才华横溢的人,心里十分敬佩他。

知识渊博的邓华对包办婚姻嗤之以鼻,但父母年事已高,孝顺的邓华也不愿意忤逆他们,于是两人于同年结婚。

图15(邓华和他的妻子,不是邱庆娥)

结婚后,邓华也承担起了责任,对邱庆娥非常体贴,邱庆娥也更加爱上了他,两人的生活很甜蜜。

不久之后,他们的孩子出生了,而此时,邓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华从小心里就有一股爱国力量。这种力量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小家庭来保护所有人。

1927年,国共首次达成合作,但同年,国民党突然改变决定,屠杀共产党,发动“4月12日反革命政变”。

图16

那一年,邓华看着刚出生的孩子,在字帖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毅然离开。22年过去了,父子相遇会发生什么?

邓华收到信后日夜赶往那里,终于在第二天凌晨抵达。邓华看到外面排着许多像儿子一样的年轻士兵,但他不知道哪一个是自己的,就呆呆地站在那里,一一寻找。

这时,队伍里冲出一个孩子,他不敢上前,只是愤怒地问道:“你是邓多华吗?”

邓华闻言感觉鼻子一酸,赶紧上前抱住邓贤诗。邓贤诗也紧紧地拥抱着父亲,眼角流着泪水。邓贤诗的连长也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感慨良多。

这不就是中国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缩影吗?无数先辈为大义献身,为国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邓华父子会面后,终于解决了他们的顾虑。得知儿子现在是军队中的一名优秀军人,邓华也感到非常高兴。

图18

邓贤诗认识将军的父亲后,并没有感到自负或特殊,而是继续在前部队学习和训练,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最后的话

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和奉献,也离不开先辈家属的坚定支持。没有他们的牺牲,中国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同时,他们也让我们知道了团圆的意义。这一切来之不易。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祖辈们奠定的大好河山和美丽风景,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忽视亲情,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父母,不要给那些想养大却不想被爱的孩子留下无尽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