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基督教国家,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圣经》。在伊斯兰国家里,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古兰经》。因此,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有没有一本书大家都应学呢?有,中国人至少要学《论语》和《老子》这两本书。目前,让中国每个人都读《论语》与《老子》,那不可能,但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高级人才,学习《论语》和《老子》,要求则不过分。”

——涂又光

2003年,秋高气爽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素雅明亮的教室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负手立于讲台之上。

他目光如炬、气定神闲,一身素色布衣,满头银发,讲话时铿锵有力,饱含真诚。

没有课件,没有讲义,一手行云流水、别具一格的板书,信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到当下弊病之处更是激情愤慨、忧心如焚……

他就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冯友兰的得意弟子,原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涂又光先生

杨叔子:涂先生是一位地道的人文大师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在回忆涂又光先生时曾写道:“涂先生是一位地道的人文大师,一位极高明的教育家,也是我的第一位文科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涂又光书法作品《爱莲说》(节选)

涂又光学贯中西,精通文、史、哲,娴熟篆、隶、楷、行、草,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高足。

他既得冯先生的衣钵真传,又坚持不懈地开拓,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教育哲学及中国高等教育史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涂又光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等多部著作

在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的课曾被誉为一个“传奇”,他上课除课本外不带任何书籍和教案,不照本宣科,但常常是座无虚席,“一课难求”。

有学生在回忆涂先生的文章中写道:“听涂先生的课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那种通达贯通,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很少有人能及。”

涂先生给学生们上《论语》课

75年前,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提出了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要将“理工”与“人文”结合,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杨叔子院士也曾如此告诫学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这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理念,也是后来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以涂又光先生为首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的初衷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旧照

涂又光有一句“名言”在华科广为流传。他经常讲:“你们知道不知道,在基督教国家,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圣经》!在伊斯兰国家里,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古兰经》!

因此,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有没有一本书大家都应学呢?有,中国人至少要学《老子》和《论语》这两本书。目前,让中国每个人都读《老子》与《论语》,那不可能,但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高级人才,学习《论语》和《老子》,要求则不过分。”

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老子》

涂又光《论语》《老子》选讲

/ 沉浸式的文化视听盛宴

再现一代国学大师的精彩课堂 /

经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年沉淀和积累,我们将涂又光先生生前所留存下来的《论语》《老子》珍贵教学影像进行修复、剪辑和出版,并精心添加了配套字幕和图文详解,希望将涂先生所授文化经典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也让这股人文清流滋养更多的人。

以下为《论语》选讲内容精彩片段:

1. 圣人孔子:不仅幽默,还爱发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老子》?

2.古人没有身份证如何证明“我是我”

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老子》?

3.为什么儒家强调“明哲保身”

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老子》?

4.老子:为“啬”正名,中国低碳环保第一人

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老子》?

(点击图片 即可拥有)

廖智:命运将她打落深渊,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说新语〉风物》:梦回风流魏晋,一览市井百态与人间烟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来,喝杯茶,看看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