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媒体报道胡某艳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被羁押,上海“猫药案”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6月30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红星新闻记者从被告人亲友以及被告代理律师处获悉,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胡某艳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4000万元;其弟弟作为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据被告人胡某艳的朋友称,被告人家属对此量刑结果感到很意外,“没想到会判这么重”。而据被告代理律师介绍,本案的销售金额定为8000余万元。该律师表示,本案的争议点在于被告生产、销售的药品究竟是属于刑法中规定的伪劣产品,还是只是未获批文就进行销售。“我们也认可这个药品是未经批准的,肯定是违反了相关行政管理规定,但不能简单认同为刑法中的伪劣产品。”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

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000万,如果比照以下法律的规定,是最轻的处罚。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也就是说,只要是生产或者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超过200万,最低就是15年有期徒刑,能救她的只能是一些减轻情节,要么自首、要么从犯、要么未成年,所以,这位“高材生”实际上唯一的机会,就是跟弟弟“抢”这个“从犯”的名额。弟弟是从犯的话,她只能是15年。

8000万的销售额,法律规定罚金最低就是50%,罚个4000万,已经是按最轻的来判了,别喊冤了,喊冤也没用。

至于律师说的,“本案的争议点在于被告生产、销售的药品究竟是属于刑法中规定的伪劣产品,还是只是未获批文就进行销售”,其实他是想把兽药比照“药品”来进行处理,但他估计心里也清楚,这依然是徒劳。

“药品”是指给人治病的,而给动物治病的药,叫“兽药”。

在2019年12月以前的《药品管理法》中,是将境外未获批的药品当作“假药”来处理的,导致了出现了“药神”这样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我不是药神》电影播出之后,在社会反响比较大,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就修改了相关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即使《药品管理法》做了部分修改,仍然把“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药当作假药。所以,即使把猫药比照“药品”,这位“女高材生”也是制作假药

至于兽药的假还是劣,国务院行政法规《兽药管理条例》有明确规定: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兽药:
……
(二)兽药所含成分的种类、名称与兽药国家标准不符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假兽药处理:
……
(五)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兽药:
(一)成分含量不符合兽药国家标准或者不标明有效成分的;
……

所以,将未经批准的兽药化学物质作为添加剂,添加在已取得合法生产批文的另一款兽药中进行生产、销售,这要么就导致兽药成分的种类与国家标准不符,是假药,要么就是成分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是劣药。无论是假,还是劣,都属于“伪劣产品”

而且不是说专利申请下来就可以制作售卖兽药了,生产、销售兽药,是有严格的规定的,要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经营许可证》,否则也是“非法经营罪”

所以,无论如何,这位“高材生”都是犯罪,即使按照处罚相对较轻的“非法经营罪”来处罚,8000万的营业额,也要判处5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