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目前的状况虽然比预期要好,但是无论是专家还是百姓却感觉日子过得很难,纷纷期盼经济能够再次创造奇迹,让所有的人过上期待的好日子。

如何启动经济实现经济的更好增长,所有的专家观点自然都集中在如何刺激内需、启动消费上,有专家提出“救楼市才能救内需”,也有专家提出“救股市才能提振消费”,那么,到底应该是通过救楼市来救内需还是救股市提振消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救楼市救内需已经不再是我国政策工具筐中的选项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什么叫救楼市?专家也没有说清楚。实际上,我们如果直白一点,所谓的救楼市就是推动楼市价格上涨,通过楼市价格上涨,重新恢复楼市的金融功能,从而通过楼市大卖而带动经济增长。

救楼市并不是一个新命题,可以说几乎我国每次遇到经济难题时,呼吁救楼市的声音都很大,救楼市成为一些专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向政府建议和施压的重点内容,并将救楼市作为一个刺激经济发展的唯一良方,毕竟房地产业涉及到众多产业,因此救楼市事实上也确定会直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本质上,救楼市的根本内涵是救房地产开发商,同时救土地财政,看起来皆大欢喜的结果却往往是由老百姓来买单。而过高的房价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了生育率下降。

另外,我国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让我国的地方财政基础从单一的土地财政转变为财政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泡沫化才是我国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选项中必然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政策上房价大涨刺激经济不会再出现我国的政策工具篮子中。

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政策重点是持续的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大涨和楼市的大跌都不是我国的政策目标,强化楼市刚需和改善性住房的满足是未来政策的重点,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严格管控楼市泡沫将成为我国房地产政策的长期任务,因此那些专家叫喊“救楼市救内需”实际上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代言人,并不是目前客观的政策建议。

第二个方面,通过救股市救内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项

什么叫救楼市?简单地讲,救股市就是让股市大涨,通过股市大涨吸引公众对股市的投资,并通过股市的盈利来提升收入预期,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与救楼市来救内需相比,通过救股市来救内需似乎有更多的合理性,去年我国储蓄存款增加了17.8万亿、今年一季度增加了9.9万亿,缺乏投资渠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目前实业投资遇到制造业过剩、金融资本过剩、商业资本过剩等大环境下,通过股市大涨可能有效分流储蓄增长,提升居民的投资能力和投资获得能力。

通过救股市固然可以引导大众增加对股市的投资,并通过提高股市盈利预期增加公众投资收益预期,进而实现百姓扩大消费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救股市可以更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这一点似乎与我国目前的整体政策取向有一定的一致性。

但我国股市的政策取向与市场定位与西方的股市不同,我国的股市更多的功能定位是企业的市场融资功能,而不是游资的投机功能,因此,股价的大涨并不是我国的股市政策目标,保持稳定以给企业持续的市场化融资功能才是我国的股市政策目标。因此,股市的大涨和大跌都是政策预期结果。

另外,我国股民虽然众多但真正有股市投资能力的人还是太少,而且我国股市整体资金规模和市值规模仍然不足够大,在我国外部经济和资本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大背景下,股市的过热可能会造成我国资本市场泡沫化,一旦发生资本游资的巨大动荡将给股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会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动荡,这不符合我国的“稳定压倒一切”的经济政策取向。

因此,救股市看起来符合政策取向但实际上仍然不具有政策选择的可能。

第三个方面,我国真正救内需的政策选项是提振实体经济的发展信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救楼市的政策建议并不具有可行性,虽然目前对房地产在政策上有松动调控力度的可能性,但我们对房地产救市仍然不要抱任何幻想,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通过时间换空间消化楼市价格泡沫必然要求房地产价格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台过度刺激房地产价格的措施,稳定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肯定会出现但不会出现过度的刺激价格上涨的政策措施。

同样的结论是,通过提振股市来救内需虽然在政策选择上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刺激股市、让股市价格大涨也不会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而且股市大涨会导致股市泡沫更是需要防范的政策目标。

那我国启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哪里呢?当然是刺激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所有的政策着力点都会在对实体经济的政策发力,包括税务工具、融资工具、科技创新工具和就业扶持政策等都会有政策措施出台,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要在全产业链打造、高端制造业打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上下功夫,政策上不会再延续以前的低端制造业维持生存、牺牲环境和效益而保平安的政策思路,那些希望融资上保低端制造业活下去、一些落后产能通过亏损维持生存、通过各种政策补贴和银行融资维持存活率的方式将彻底颠覆,打造更积极的实体经济生态将成为我国未来刺激内需最重要的政策取向。

专家们的救楼市、救股市都不是我国政策工具箱的选项,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和升级换代、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将是我国政策选项的最积极选择。经济转型和升级换代会导致部分人不适应,一些落后企业和产能遭淘汰将成为现实,但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你觉得还需要救楼市和救股市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麒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