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Type="normal"@@-->

又是一年高考季。

这几天,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相继放榜,录取分数线也陆续出来了。随着各地高考志愿填报开始,关于是否学医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继医学连续两年重回高考报考热门榜单前五后,今年临床医学专业在高考搜索热度榜单一举夺魁。

根据百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发布了《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显示,今年在学科搜索热度中,临床医学的人气值高居榜首,远远超过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令人惊讶!

不得不说,这届高考生的学医热情上升到了近几年来的一个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学医热”与前些年医学专业遇冷,形成鲜明的对比。

要知道,前几年,每逢高考季,医疗圈内“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等劝人莫学医的调侃言论就会刷屏。

相关数据也显示,往前数十年,临床医学高考热度排在前五名都比较少见,直到新冠疫情出现后,临床医学高考热度才保持在第五名的位置上。例如,2021年和2022年高考期间临床医学报考热度都是在第五名的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发布的《2017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02年至2017年,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比例在2011年最高,达到78.01%;即使是在2017年最低时,这个比例也达到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只是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此前,各地高考状元选择医学专业的也不多。

2016年,中国大陆22个省份的36位理科状元中,竟无一人选择医学。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4名状元中就有3人立志从医。这一特别的现象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热议,各大媒体纷纷发出了《悲报!36 名高考状元竟无一人选择学医》的感叹。

学制周期长、收入回报低、工作负担重都是让医学专业不再吃香的原因,即使是选择学医的医学生们,对自己的选择也自豪不起来,甚至还经常卖惨:

“学医要有好性子,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规培;学医要耐得住孤独,都是大龄未婚青年;学医要经得住贫穷,别人工作几年,你还在考证找工作;学医心态要好,工作多年看看其它从事其它行业的同学,一般你是最穷的……”

认证为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的“肿瘤科欧欧医生”曾在知乎平台发文认为,做了这份职业,所有的性格、习惯、喜好都要为这份职业让路。

“一想到哪个病人病情加重了,哪个病人治疗后复发转移了,心情顿时沉重,一看到哪个病人@我了,在等着我下治疗意见做各种决定,再明媚的阳光也暗淡。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学医,与钱无关,与时间无关。我不想他的人生沉重,我希望他能开开心心、轻轻松松,不要背负太多的责任。”

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是医学专业从遇冷到热门的分水岭。受到了疫情之下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的耳濡目染,许多即将迈入大学课堂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医学行业。

根据2020年的《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入选“2020年十大热搜专业”,但排名也是仅位于第10位;而这一年,受疫情之下医务人员逆行战疫的影响,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搜索同比上涨了1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临床医学突然成了一匹黑马,颇受考生青睐,突然暴涨到第一名的位置,并且热度远远甩开了第二名。

一些分析人士会将其与经济下行背景下,年轻人求稳的心态联系起来。

临床医学热是当下“体制热”的一部分,医生相较于其他公职,更显进退自如,医生的薪水天花板更高,同时还能选择更市场化的民营医疗机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遇冷,现阶段互联网的风口已经过去,高考生对计算机各专业的追捧也不再像前几年那么狂热了。

医疗,新时代下的日不落行业

从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始,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中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也是促进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另一项重要原因。

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整个社会重新思考与认识了医学的价值,医学不仅仅只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还事关社会局势的稳定与发展。

2020年健康产业市场总额已达8万亿元,占国家GDP比重达6.5%,预测2030年将达到16万亿元

从2016年到2019年,国家平均每年推出各类促进产业良性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在10项以上。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出,《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2021-2025年)》等重要政策相继出炉,普遍利好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

在政府激励政策和投资机构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本土医疗健康企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医是一个好选择吗?要不要学医?

临床医学的高热度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医学长周期的培养模式也是无法回避的争议,从居高不下的博士人数就可见一斑。

也因此,有人认为想要学医,家庭条件不能太差。毕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近十年的学生生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而真正能够自给自足,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这其中都离不开家庭的经济支持。

此前,张雪峰在很多视频中均说过类似的话:穷人家的孩子学医,想都不要想……

张雪峰说,学医很好,但也很累,求学时间很长,除了优点,你能接受它的反面吗?

学医的“反面”是什么?学制周期长、收入回报低、工作压力大负担重,这几个因素正是前些年医学专业不再吃香的原因。

他说,自己并不是要劝退穷人家的孩子学医,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他们知道,如果你要学医就要做好比别人要吃更多苦的心理准备。一则,医学的学习周期长,初步入规培工资低,二则,医院的工作现状复杂,在医院看尽人间冷暖,还会遇到医闹等各种问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医的人要经历的磨难特别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且坚定的内心,穷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在学医的路上跌倒,有的甚至再也爬不起来。

所以,如果想要学医,除了优点,学医的这些“反面”也一定要考虑到。尤其是近些年,医疗行业越来越“卷”,如果你在学医的道路上做不到足够优秀,那想进入好一些的医院,很难很难。

之前,网红烧伤超人阿宝也表示穷人家的孩子不建议读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医学恰是适合「寒门子弟」的一条出路。如果在校的时候努力学习,日后持续在医学领域深耕,那么至少可以在医院谋求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或许年轻的时候免不了穷一阵子,但未来一定有机会获得社会地位的回报。

学医,需要做好以下心理准备!

不管怎么样学医是一件要慎重考虑的事,不是靠别人的几句话,就能拍板决定的事。

(1)做好吃苦的准备

医学是一个比较幸苦且需要不断学习的专业。

1、早起

从学医开始,基本上就宣告了再也没有睡懒觉的机会了。

首先,在大学上理论课时,由于课程排得极满,肯定是一大早就要起床上课的。

到了高年级去医院实习,所有医院每天8点前雷打不动要查房。每个医生和学生都要在8点之前准备好病例(通常要背下来,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已备查房时,回答主任的问题。

2、学业压力

全世界的医学生,都是以学业繁重著称的。在医学院,要面临繁杂的学科和数不清的考试,为以后步入临床打好理论基础,正所谓“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都像在高考”。

在医学院,要面临繁杂的学科和数不清的考试,为以后步入临床打好理论基础,正所谓“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都像在高考”。

进入临床工作,除了每天的临床诊疗工作,还要兼顾各种职称晋升、发论文、搞科研等,没有最忙只有更忙,如果再遇上医疗纠纷,那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3、有超强记忆力

无论是在医学院校学习期间,还是进入临床后,都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机械记忆。学医最考验的是吃苦和记忆力,学医最需要的天赋就是背东西,有超强记忆力的人最适合学医。

第七版《内科学》教科书,有169万2千字。在一年时间里,得把这169万多字全部装进自己脑子里去。每一页,每一个知识点,都得记住。这只是其中一门功课,生理生化解剖,病理病生诊断,内科外科妇儿,等等,总计几十们功课,全部需要死记硬背,全部需要放到自己脑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学医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周期是比较长的,但问题是,医生的学习培养周期太长,获得经济回报太晚。

医学专业最起码都要研究生毕业,5年本科,3年硕士,如果再考个博,那就又是3年时间。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医生,都要等到至少35岁以后,才能够独当一面,并获得不错的经济回报。这并非中国特色,全世界都是如此,这是医学专业的特点决定的。

读书期间没钱还要交学费,规培期间只有几千块工资。条件不好的家庭是很难负担,30来岁的人还要啃老的。

(3)需耐得住寂寞,有一颗坚韧的心

医学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如果你只是做了百米冲刺的准备,那你很快就会半途而废。当医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要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高年资医生,需要20多年不懈地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热爱医学专业

如果想要学医,要做到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亮,才能支撑自己一直走下去。

学医,是不是你内心的声音?选择学医,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医?

  1. 是因为成绩太好,不选热门的临床医学划不来吗?

  2. 是因为父母老师建议你学吗?

  3. 是因为亲人受病痛折磨让你看到了家有医生的重要性吗?

  4. 是为了追求一份安稳、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吗?

  5. 还是,只是浪漫的医生偶像剧看多了?

最后,向所有在医学之路上砥砺前行的人致敬!

内容参考来源:医学界,丁香园,医脉通,梅斯医学,烧伤超人阿宝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