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多数人还处在一头雾水的状态,俄罗斯的军事承包商瓦格纳集团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吃瓜群众纷纷表示“看不懂”。

这个“看不懂”,层次感还特别的强。

第一个看不懂,是看不懂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好端端的一个雇佣兵集团怎么就突然敢“鸡蛋碰石头”,跑去跟自己的“甲方”杠上了?

第二个看不懂,是看不懂事件为什么进展会如此之快,一场轰轰烈烈的叛变就持续了一天的功夫,从高歌猛进到偃旗息鼓实在是太快了。

第三个看不懂,是看不懂为什么各方反应这么奇怪,美、欧甚至是当事方乌克兰对此基本上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多少有点儿想要撇清责任的意思,忙不迭的宣布跟这事儿无关。俄方和中亚、东欧国家则纷纷表态“理解俄方处境”。中国对此几乎不发表一字一句的看法,完全是置身事外的态度。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纠结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俄罗斯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对于瓦格纳集团的认知盲区主要来自于对这种准军事组织的不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类似的组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武力”特别是有组织的武装这种国家层面的“神器”,“神器旁落”一直是中华文明里非常忌讳的事情。当然这种事情其实在我国的历史里也不鲜见,比如湘军、淮军就有一定程度的私人武装性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军阀泛滥的滥觞。对于国家层面军事方面不太熟悉和了解的朋友不大容易敏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武装怎么才算是“国家的”,怎么才算是“私人的”,主要就是看财权

简单地说,一个武装集团,其军费来源来自于国家财政预算就是国家的,来自于自行筹款则必定是私人或者小集团的。

像清朝湘军和淮军出现之前的八旗兵、绿营兵,其军费来源就100%是国家财政预算,是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决定了其性质是国家常备军或者动员军。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整个中国南方、北方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动荡,国家财政这个时候面临着两个矛盾:政局动荡加上鸦片战争赔款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和流失,同时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以及“陕甘回乱”导致军费开支暴增。

维持八旗兵和绿营兵就成为了天方夜谭,我们的教科书通常这时候把责任归结于“八旗兵绿营兵腐败堕落”,其实这是不客观的。客观的讲问题来自于缺钱,千难万难,难就难在没钱,如果经费充裕其实绝大多数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当时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面对的主要问题,从治军的角度看就是没钱:不敢得罪这帮“大爷”。这群大爷腐败堕落的根本是军费入不敷出,预算太少导致不得不去干点儿“副业”,军官普遍克扣军饷甚至“吃空饷”,士兵则偷鸡摸狗无所不为。那么你说严格执行军纪行不行呢?也不行,军纪太严格了就不会有人来当兵,归根结底还是开的工资太低,干点儿别的什么不行非要来干这个刀头舔血的勾当?

这个时候编练湘军、淮军就势在必行,一方面让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自己想办法”去开拓新的收税渠道,收清政府收不上来的税,曾国藩的“曾剃头”就是这么来的,刮地皮到了掘地三尺的程度。同时人家自己出钱养的军队,你八旗老爷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不给钱的人你就别想当什么“甲方”,就这么简单。

当然曾国藩李鸿章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清政府也没办法过多插手,就是“整治腐败、革除旧弊”。一支军队有钱、按时发军饷,当然就能招募到足够的兵员形成战斗能力,这是八旗兵和绿营兵没法比的,还能让清政府没话说。

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个层面:

一是解决了清政府的燃眉之急,暂时压制住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进攻势头稳住了局面,避免了清政府重蹈大明帝国的覆辙,被农民起义军逼得上吊了事;

二是埋下了军阀混战的祸根,开启了大清王朝正式灭亡的进程,大权旁落神器易手,北洋军尾大不掉最终发展成了清政府无法控制的强大政治力量并最终埋葬了清政府。

了解了这段历史,其实瓦格纳的事情就有了个眉目。

瓦格纳集团本身就是俄罗斯内部矛盾的一个侧影,是俄罗斯国力、财力入不敷出情况下,各种矛盾的一个焦点。

一方面是俄罗斯国力下降、经济疲惫,按照美元计价的GDP还不如我国的广东省,经济结构则主要依赖能源出口,是个典型的资源输出型国家。大家不要小看这种经济结构的重大问题,有这么几个隐患是早晚要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