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当地时间26日晚8时,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为期13周的市长竞选结束,66岁的华裔政治家邹至蕙在102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当选市长。她也因此成为多伦多市有史以来第三位女市长和该市首位非白人市长。

66岁的华裔政治家邹至蕙胜出
邹至蕙1957年出生于香港跑马地社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何思是一名教师,母亲周伟新则是一名校长。1970年,13岁的她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定居于当时大多伦多地区外围城镇圣詹姆斯。
初到异国他乡难免不适应,她的父亲从教师变成打零工的无固定职业者,母亲更是从校长变为裁缝和佣人,她也因不适应新环境,在小学三年级时成绩下滑被迫留级。生活的巨大反差导致邹父出现家暴行为,她的异母兄长安德烈和母亲饱受其害。
坎坷成长的过程中,邹至蕙努力适应异国生活,学业稳步回升,八年级时她还因成绩优异获准跳级。她大学毕业后成立了一家美术工作室,从事绘画和雕塑工作,在此期间,她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政治活动。1985年,在联邦新民主党支持下,她当选多伦多市学校董事会委员。6年后,她成功当选多伦多市议员,并连任至2005年。
2005年11月28日,邹至蕙和丈夫雷顿辞去市议员职务,以联邦新民主党成员的身份,联袂竞选联邦国会议员。2006年1月23日,邹至蕙和雷顿成为加拿大有史以来第二对同时当选的夫妻国会议员。由于丈夫雷顿当选联邦新民主党党领,邹至蕙的声望也因此大涨。但被誉为“联邦新民主党有史以来最出色党领”的雷顿因癌症,成为官方反对党党领后仅3个月就与世长辞。

邹至蕙
邹至蕙的影响力并非仅因她是“雷顿妻子”,更与她致力于造福华裔和少数族裔有关。她于2007年发起国会动议,要求日本就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道歉,并于同年11月在联邦下院获得一致性通过。她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旨在敦促日本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二战罪责、将日本侵华史实写入加拿大教科书的社会活动。
她另一项脍炙人口的“职务行为”是推动通过了俗称“金牛城”法案的加拿大联邦《公民拘捕及自卫法》修订法案。2009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金牛城的一家超市里,华裔老板陈旺和两名员工抓住了一名在店里行窃后又返回的非洲裔男子,警方称窃贼“罪行轻微”,将其放走,却以“绑架和非法禁锢”为由对陈旺及员工提起了刑事诉讼。
此事引发了当地华裔的愤怒,他们发起抗议,要求修改加拿大刑法第494条。当地华裔的抗议率先得到邹至蕙的公开支持,在各方努力下,几年后,陈旺被宣告无罪,随后“金牛城”法案也被签署。自此,在警方无法到场的情况下,加拿大公民有权在合理时间内对侵害自己合法财产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拘留。
“慰安妇立法”和“金牛城”法案为邹至蕙赢得多伦多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广泛赞誉与支持。不过,在此次选举中,她也曾遭到当地反亚裔种族主义者的“抹红”攻击,甚至有人在投票前夕大肆炒作她“私通中国政府”,这也是近年来加拿大反华势力升高的一个体现。竞选过程中,邹至蕙的选情一度告急,在计票过程中曾出现过落后情况,好在待华裔集中的几个社区票箱清点完毕后,她的票数随即反超并一路领先到胜选。
相关新闻
据多家加拿大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26日,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的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出生于中国香港、后移民至当地的华裔女子邹至蕙,成功当选了多伦多首位华裔女市长。她还同时成为了多伦多第一位女性有色人种的市长,以及该市历史上第三位女性市长。
虽然邹至蕙此次的竞选之路相当顺利,很早就在民调中取得了领先,但她也曾遭到一些非常荒唐乃至恶毒的种族主义式攻击。
比如,有人就曾在投票前夕大肆炒作她“私通中国政府”。
一家名为“多伦多观察者”的网站就介绍说,邹至蕙曾在竞选期间遭到了一群反亚裔的种族主义者的“抹红”攻击。
该网站称,“抹红”是加拿大政坛一种常见的造谣套路,即通过将他人说成是“共产党”或是“私通共产党”“与共产党有关联”“同情共产主义”等方式,打击此人的公众形象。其中亚裔往往最容易遭到这样的攻击。
“多伦多观察者”还指出,新冠疫情中被煽动起来的反亚裔情绪,以及中加两国的紧张关系,也令这种政治攻讦大行其道。

报道截图
邹至蕙在竞选市长期间,就遭到了这样的攻击。在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有多个加拿大自媒体账号就在持续散布她“私通中国共产党政府”的说法。

推特截图
从先前其他加拿大媒体的报道来看,邹至蕙遭到这番“抹红”,主要是因为她曾接触了多伦多当地一个支持对华友好的华人团体。但颇为尴尬乃至有些讽刺的是,在遭到“抹红”后,邹至蕙的一名发言人在回应此事时还特别强调说,她也接触、声援乃至参加过一些对华不友好的群体或是“反中”群体的活动,想以此证明她并不“亲中”。
至于耿直哥选择将这个情况介绍出来,是希望告诉大家,华人当上西方国家的市长,虽然对提升海外华人群体的政治地位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但这些华人市长或官员,也势必要去平衡西方社会中种种势力的诉求。邹至蕙的团队在拉票期间既接触对华友好的群体,又强调自己也支持过“反中”群体,就反映出了这种复杂性。
所以,淡定看待这位华裔市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