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盈在投资】,一个专注分享投资观点与知识的自媒体,点击上方【关注】,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今年一季度末的时候,传言政策要加快推动险企降低负债端成本,储蓄型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或由 3.5%调低至 3.0%。

后来这一传言得到证实,政策给了几个月的过渡期,下半年3.5%或许再难见到了。近几年储蓄型保险产品预订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到3.5%,再下调到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型产品,凭借稳定安全且现金流灵活的特点,受到消费者追捧。增额终身寿是一款以人的生命为保障标的,为被保险人提供身故保障和生存利益的寿险产品,本质是满足“长期锁定利率”的灵活现金流规划工具。

该产品在大陆保险市场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2014年以前,率先由中介渠道推出,初代产品不具备减保功能;2)2014-2015 年,产品升级,但仍未成主流;3)2017-2018年,逐步成为银保渠道主力;4)2019年以来,逐步成为个险渠道主力,尤其是2022年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后,稳健性优势凸显,备受市场欢迎。

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屡见大幅调整的时候,预订利率、刚兑属性的储蓄型保险受到客户欢迎。但较高的预订利率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利差损可能,导致经营风险;每次小保险公司出风险,都需要兜底解决,增加了监管成本,所以监管强制降低预订利率上限。

监管要求降低预订利率,很可能是看到了一种可能:降低预订利率后,此类产品的需求也不会减少。

虽然预订利率已经降到3%,但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房地产作为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的地位继续弱化,储蓄型保险产品作为唯一具有保证收益率的产品,稳健性和安全性优势愈发凸显,所以大概率会继续承接从房地产和银行理财等迁移而出的资产再配置需求。

毕竟现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04%左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04%;普通居民没法直接配置长期国债,而买投资长期国债的金融产品则需要面对波动。储蓄型保险收益率类似长期国债,但抹去了波动,持有过程比较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看到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就能明白监管为何要求保险公司调低储蓄型产品的预订利率了--预订利率没有理由比长期国债收益率高太多。

预订利率调低后,保险公司可能会主推分红联结类产品,说白了就是保险公司拿着钱去投资,盈利后分红,这是国外保险公司的主流产品。理论上来说有可能获得比3.5%高很多的收益率,但它毕竟不是保证收益的,甚至不保证不会亏损。

你的【点赞】和【评论】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