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与不防,相差多少?

差很多。

比如皮肤细腻度、柔软度、毛孔大小、水油平衡状态,以及是不是脸上还经常会发红疹子或者过敏,都跟防晒有关系。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还跟所处地区紫外线是否强烈有关。

说得“上纲上线”一点,也没错。例如,紫外线是皮肤老化的“第一杀手”,也是皮肤癌的诱因之一。

有些一辈子从来不防晒的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这就有点像抽了一辈子烟侥幸没得肺癌一样。医生会跟你辩论吗!

但如果你真的有把防晒当回事儿,那可以简单看一下“防与不防”之于皮肤衰老的逻辑是什么:

强烈的UV,会损伤细胞、母细胞,阻碍细胞分裂、新生;也阻碍表皮角质细胞的新陈代谢,造成“旧的不去,新的难来”。

不止如此,随着皮肤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紫外线触发的皮肤“炎症警报”持续拉响,随时随地都会让人变成“脆弱肌”。

二十几岁就把抗衰老挂在嘴边,我也觉着大可不必。但把防晒付诸行动,那你10年后的皮肤一定比同龄不防晒的人要强得多。

容貌焦虑、年龄焦虑要不得。但也要正视自己的生活品质,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自己好一点。人生路上已经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变得沧桑,没必要平白无故自毁容颜。

2

因地制宜,不要硬抗

关注美妆的人,大部分的人防晒意识都很强了。帽子、口罩、墨镜、袖套、防晒衣都是旅行必备。

你说是不是阴天也防晒?这确实有商榷的余地。

我个人认为是习惯。比如我就是365天每天把防晒都作为护肤最后一步来进行的。这一步,也不止于防晒,还兼具了很重要的“隔离”、“调节肤感”和“控油保湿”的作用——

A. 隔离氧化和灰尘、粉尘,阻止皮肤暗藏、脏污附着造成堵毛孔

B. 调节肤感,尤其是一些带有“粉感”的控油防晒,能“收”住上一步骤的保湿面霜,让皮肤呈现哑光感

C. 持久地控油保湿,夏天选控油的防晒,冬天用保湿的防晒,能强化调节皮肤干湿度的“持久性”

但有些人觉得紫外线强、长时间户外运动的时候防晒一下,通勤完全没必要。那我也只能说这就是“习惯问题”了。毕竟,防晒意识,有比没强。

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必须牢牢记住。这四个字的另一面还有四个字,叫做:灵活变通

“通勤”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每个人遇到的细节问题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只要花两分钟进入地铁、地道,到站后直接可以通过某个出口进入写字楼。但有人的通勤,却需要在没有树荫的阳光下行走10分钟,别看10分钟,脸已经晒红了,留下晒斑的种子。

中国的东南西北各地环境完全不同,还得看是在哪儿通的勤。

我每每在敦煌,都感叹莫高窟里的讲解员小姐姐、小哥哥们甚是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夏秋冬,罕有雨天,我们在感叹晴空万里、分外清明的时候,她们面对的是日复一日行走在强紫外线和极干燥环境。这两者之“加乘”,对皮肤的伤害,是“指数级”的。

因此,防晒这件事,真的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负责”。别人的“指手画脚”,我从来都不屑一顾。

3

防晒衣还是防晒霜?

手臂上涂了防晒霜,再穿防晒衣的话,在35度的室外不到2分钟,防晒霜就会被“汗蒸”浮起来。显然,这两者很难兼得。

如果是需要长时间走在太阳底下,我会优先选一件比较好的防晒衣。

防晒衣的防晒指数,参考一下就行了,正规品牌这里买的,都会有标注。在此基础上,我再看两点:

织物的密度:透光性太强的,防晒力肯定不行;换句话说,防晒衣不能“太轻薄”,一些看起来有点“厚度”,反而效果会更好。

面料的肤感:很多有“冰感”设计的防晒衣,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防止高温损伤,也是防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身体防晒如此,那么面部防晒呢?

个人还是坚持“软硬兼施”,口罩、面罩要戴,防晒霜也要涂。

确实啊,前两年流行的防晒口罩能完美贴合面部、眼周,跟大檐防晒帽组合一下,几乎是“无死角”了。但小小的缺点是,如果一整天的户外活动,戴上就不怎么能脱下,因为口罩会把脸上的防晒给蹭掉,尤其是除了汗之后。解决办法是随身戴一个替换的口罩,并且在中午补一次防晒霜。略显麻烦。所以,今年装备又升级了,不贴合的脸罩,和帽子扣在一起,直接把脖子一起遮挡住。实践下来,透气性不错,呼吸也更加顺畅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夏天的防晒,需要自己动脑筋。

4

防晒霜,选哪个?

再次重申,无论你选不选“硬防晒”,面部防晒霜是都要涂的。现今的防晒霜,已经不止于阻隔(吸收)百分之多少紫外线了,它作为护肤最后一层,防止皮脂过度氧化、控制皮肤水分含量的功能,足以弥补一些防晒霜本身无法达到满分的部分。

同样需要再次重申的是: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在干燥地区,哪怕是混油皮,也需要偏重保湿。反之,在潮湿的南方,哪怕干皮也要保持面部清爽。这里面,又是“只有自己晓得”,别人无法替你决定。

可选择的好防晒霜太多了,今年春天写过的几款都很棒,这篇,以我最近在用的两个来举例:

雪肌精逸透系列蓝色和白色两款防晒霜,是我日常交替使用最多的。

SUMMER TIME

两款都具备SPF50+/PA+++的防晒力。

蓝色偏控油,

白色偏保湿。

在比较干燥的地方,比如之前去敦煌、去洛阳我带的就是白色款。

雪肌精逸透致柔防晒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保湿滋润力不错,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来维持皮肤滋润,但又不会显得太过粘腻。

  • 另一方面,它还是款为敏感肌设计的防晒,采用物理防晒配方(由二氧化钛、氧化锌为主的防晒剂,通过反射UV来达到防晒效果的配方),出门在外,对皮肤的稳定性更多一份安心保障。

蓝款和白款防晒霜里都有雪肌精逸透系列的核心配方,由艳山姜、芍药花、海巴戟果汁等天然植物活性物构成(ITOWA逸透华复合精华成分),用来预防皮肤变得粗糙、暗沉,提升皮肤的屏障功能,始终保持柔软、细腻、透明感的肤质。

此外,还有一个常常在抗氧化、抗衰老精华中看到的成分——依克多因——也被添加在其中,用以抵御、修护紫外线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整体来说体现了8个字:

思路清晰、效果在线。

5

剂型:乳霜、胶棒和喷雾

乳霜是最常见的防晒产品质地

依经验来说,越是做得像面霜质地的防晒产品,越是贵。比如阿玛尼黑钥匙、POLA黑BA、法儿曼的防晒霜都要接近或超过千元。即便如巴黎欧莱雅,肤感最好的那只粉牡丹防晒,原价也在三百多。不过有句讲句,是真的好用。比如下面这3支,都能算得上是「精华乳(霜)」的水平了,Orbis这个的“精华”是名副其实的,除了肤感舒适,成分上面还用上了顶配纯度的烟酰胺,以及诸多植物精萃,来改善角质层沉淀的黑色素,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白型防晒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不意味平价防晒就不好用。这10年里,防晒霜的整体平均水平在提高。原来“摇摇乐”那种修正液的质地,最大的弊病是不易抹匀、容易假白,如今已经完全改善了。

防晒胶棒是我的第二选择

城市通勤者是用不太到的,但户外活动多的人都建议常备。(可惜国内市场太卷,这种“小众”产品迫于压力这两年都纷纷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它补防晒那是太方便了,用纸巾以按压的方法把脸上的油脂和灰尘弄干净,然后直接涂上去即可。既能保湿滋润,又能修补防晒漏洞。不只是夏天带着它方便,冬天在山上滑雪更方便,还能抵御极寒下的皮肤干燥问题。

喷雾,其实现在很少用了

一来,别看它方便,看似喷几下“雨露均沾”了,但根本不均匀,部分皮肤上的防晒量也不足,起不到应有的防晒效果。最均匀的,还是涂抹乳霜。

二来,喷雾的肤感也着实一般,喷上去时清爽,但之后总有些黏糊糊的。

三来,携带不便。压缩气体瓶的防晒喷雾无论在机场还是火车站都被视为“不友好物品”,想想还是算了吧。

6

方法:用量、补涂和清洁

一张脸上的防晒霜的指导用量,是把手掌张开,挤一元硬币(RMB)大小的量。

记得“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八字口诀,如果今天是要在外晒一天的,可以涂2遍,第二遍挤个5毛硬币大小的量着重在额头、颧骨这些位置涂抹。

写字楼通勤防晒确实不怎么需要补涂。

但真的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看看如下的建议:

第一,去卫生间把手先洗干净。

第二,用干的、不掉屑的纸巾,以按压的方式把脸上的油、汗、灰混合物弄干净。

第三,如果觉得干燥的话,可以搞点保湿喷雾让脸上清爽保湿一下。

第四,补涂防晒。

以上四步,一气呵成。

并没有什么很麻烦的,哪怕坐在旅游大巴里,也照样可以完成。没地方吸收,难道不能自己带个酒精湿纸巾了嘛?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最后,是很多人关心的,防晒要用卸妆来清洁吗?

回答一: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回答二:我每天都用。每天都多用一步ELEMIS的精油卸妆膏。

除了清洁以外,浓郁的精油味道更是一种享受式护肤。感觉这个跟洗防晒也没多大关系。非得说什么过度清洁的人,反正我皮肤肯定比你健康。

回答三:一般洁面膏完全能把防晒霜洗干净了,无非就是多冲一会儿、少冲一会儿的区别。

7

防得太牢,会缺钙吗?

没觉得这句话本身才是“智商税”吗?

8

心态:学学辩证法

不懂辩证法的人,活得很痛苦。

说了半天“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到最后还是发愁,“我”到底该用哪个?用了防晒霜是不是就晒不黑了?完了,白写那么多字。

总是不晒太阳,心情就要抑郁。

毫无措施地狂晒太阳,皮肤就会受不住。

生活只剩极端情况了吗?

非也。

护肤品是多好的“调节剂”啊,充分满足了“既要又要”。

拥抱阳光,敬畏阳光。

前者是道法自然,后者是会心一笑。